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

中考作文解析 时间:2011-05-13

【www.jinghuajt.com--中考作文解析】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篇1:江苏省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带答案


  初中的学生需要参加学业水平考试,在复习语文这一学科是时候,可以多做试卷巩固知识点。小编为大家力荐了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卷以及答案解析,给大家作为参考,欢迎阅读!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试卷和参考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1.阅读下面的语段,把其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拼音所表示的汉字依次填在方格内。(2分)
  迎接晨曦 ( ),不仅是感官愉悦,更是精神体验;不仅是人对自然的阅读,更是太自然以其神奇作用于人的一轮撞击。它意味着一场相遇,让我们有机会和生命完成一次对视,有机会深情地打量自己,获得对个体亚细nì ( )、清新的感受。它意味着一次洗礼,一桩被照耀( )和沐浴的仪式.它赋yǔ( )生命以新的索引、知觉,新的闪念、启示与发现……
  (摘自王开岭《精神明亮的人》)
  1.xī 腻 yào予(答对一个或两个得1分,答对三个及以上得2分)
  【解析】此题考查汉字的读音与书写。能根据注音写出相应的汉字,并给常见的汉字注音即可】。
  2.默写。(8分)
  (1)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样《过零丁洋》)
  (2)落红不是无情物, (龚自珍《己亥杂诗》)
  (3)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4)海日生残夜,曲 (王湾《次北固山下》)
  (5) ,其翼若垂天之云。 (《庄子·北冥有鱼》
  (6)君子喻于义, 。 (《论语·里仁》)
  (7)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8)会挽雕弓如满月,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措》)
  2.(1)留取丹心照汗青 (2)化作春泥更护花(3)却话巴山夜雨时(4)江春入旧年 (5)怒而飞(6)小人喻于利(7)安得广厦千万间(8)射天狼(每句1分,有错该句不得分)
  【解析】此题考查古诗文名句的识记和默写。解答时,要注意上下句之间的关联,不要写错别字。
  3.名著阅读。(6分)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父亲北后,阿廖沙与母亲、外祖母乘船前往尼日尼,轮船行驶得很慢,在路上他们走了好多天,但在阿摩沙看来,这些天恰恰是充满了美的日子
  B.保尔在筑路时,遭受到严寒的侵袭,患上了伤寒并发了肺炎,生命垂危,被送回家家,但他并没有性疾病夺去生命,终于第中次跨过死亡的门槛。
  C.结婚后,祥子不愿闲着,还想拉车,虎妞一开始坚决不答应,后来得知父亲刘四弃她而去,她的计划全盘落了空,方才答应祥子买辆车位。
  D.绍兴城的两位名医都替鲁迅的父亲看过病,他们用药平常但药引奇特.特别是陈莲河先生,每次所开的药引既买不到也,找不到,比如“经霜三年的甘蔗”。
  (2)阅读《西游记》选段,在横线上补写原文中的名号。(1分)
  他是牛魔王的儿子,罗刹女养的。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牛魔王使他来镇守号山,乳名叫做 ,号叫做圣婴大王.
  (3)阅读《水浒传/》选段,回答问题。(3分)
  林冲叫扶上车子,便差三阮,杜迁、宋万选回山寨。其余十五个头领在寨中商议:“今番晁天王哥哥下山,不想遭这一场,正应了风折认旗之兆。我等只可收兵回去,这曾头市急切不能取得。”
  ①晁天王此次下山的原因和目的分别是什么?(2分)
  ②文品说“遭这一场”指什么事情?(1分)
  3.(1)D【解析】(1)此题涉及的作品有《钢铁是怎样练成的》《骆驼样子》与《朝花夕拾》。D陈莲河先生开的药引最平常的是“蟋蚌一对”,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
  (2)红孩儿(1分)(3)①原因:晁天王听说曾头市的史文恭和曾家五虎发誓与山寨势不两立,并要捉尽山寨头领,心中大怒。(1分,意思对即可)目的:捉拿史文恭及曾家五虎。(1分,意思对即可)②晁天王脸中毒箭。(1分,答出“中箭”即可)(2)此题涉及的作品是《西游记》,圣婴大王即红孩儿。(3)此题涉及的作品是《水浒传》,相关情节是第五十九回“公孙胜芒砀山降魔,晁天王曾头市中箭”。要对情节比较熟悉。
  4.下面语段中标序号的句子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3分)
  雾霾害人,是其中的多种微粒物质作祟的结果。①能否把这些微粒物质清除掉,才是治霾成功的关键。为此,②研究人员建议,清除局部霉霾,采取向空中喷洒水雾比较有效。实施的办法是在城市的所有高层建筑的顶部,装上喷霉喷头,向空中喷水雾,这样水雾在空中下降的同时,就吸附了空气中的尘埃微粒,并把这些微粒带到了地面。③当然喷洒设备要进行定时控制——在夜深人静时加强时喷雾时间,在白天人们上班时停喷,以不淋湿行人的衣服为度。④不过,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而且风大之时效果差,不适合广泛应用。
  (1)第①处不合逻辑,应删去
  (2)第②处成分残缺,应在 词语后增补
  (3)第③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4)第④处语序不当,应将____与 互换位置。
  4.(1) “否”或“能否”(2)“水雾”“的方法”“办法” “的措施”等词语(3)“加强” “加长”“延长”等词语(4)“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风大之时效果差,(或“风大之时效果差”“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改对处得1分,满3分为止)【解析】此题考查病句的识别与修改。第①句不合逻辑。“能否”与“成功的关键”;盾;第②句成分残缺,“采取”后面应有宾语;第③句“加强”和“时间”搭配不当,可改为“加长”或“延长”;第④句语序不当,“而且”有递进意味,“人力物力投入比较大”意思更探一层。
  5.下列材料都是央视《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热播后引发的相关言论,阅读后回答司题。(6分)
  【材料一】小廖是一名刚踏入社会的“90后”大学生,在营销策划公司工作,拼文案、写策划成为她的家常便饭。“写文案的时候,想写得高大上一点,但是常常找不到理想的词,最后只好用通俗的语言代替.却削弱了我要的那种表达效果。”她说。据调查,此现象较为普遍。
  (2014年8月4日《人民日报·海外版》)
  【材料二】“键盘打字取代了手写.拼音输入法让字形模糊化,不需记忆字形就能打字交流,导致手生。目前高校“失写症”现象很严重,在学生们用电子笔记、拷贝课件,手机拍照等方式取代了传统的手写笔记,考试时的潦草字迹和连篇错宇,常令老师们叫苦不适。”
  (摘自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王统尚讲话)
  【材料三】《中国又字听写大会》同期举办的网络活劝“全民焐热冰封汉字行动”,吸引了6亿人次参与。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研究员唐正大认为,《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作为个契机能够鼓励国人更多地阅读一些古代典范书籍。他建议从《古文观止》读起,阅读一些在汉语发展史上出过重大贡献的作家作品,以丰富语言知识储备和积累。
  (1)依据材料,说说当下民众在汉字运用与书写上的现状。(2分)
  (2)依据材料,说说出现如此现状的主要原因。(2分)
  (3)依据材料,请探究主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 这一活动的根本目的。
  5.(1)“词汇贫乏”或“词不达意”;“书写能力低”“或提笔忘字”。(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
  (2)“缺乏经典阅读”或“阅读积累不够”;“电子产品的冲击”或 “动手写的少”。 (每点1分-意思对即可)(3/)唤醒和激发民众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如答成“对汉字的热爱之情” “对汉字传承的担忧”“对汉字关注的情感”或“对祖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等亦可,如答“焐热冰封汉宇”或“鼓励国人多读典范书籍”得1分)【解析】 (1)此题考查信息的提炼。其需在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提取相关信息概括。(2)此题考查对材料内容韵解析。只需对材料二和材辩三中相关信息进行分析提炼。(3)此题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综合三则材料,由现象到本质,揣摩举办方的用意。
  二、阅读理解(共45分)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6-8题。(共6分)
  柏林寺南望
  郎士元
  溪上遥闻精舍①钟,泊舟微径度深松。
  青山霁②后云犹在,画出东南四五峰。
  【注释】①精舍:佛寺的别称,此处指柏林寺。②霁(jì):雨止天晴。
  6.请根据诗意,在下i面括号内填写出诗人的先遣。(2分)
  ( )→松径(或松林)→( )
  7 登高远眺,诗人眼中山色尤为苍翠,试根据第三句分析原因。(2分)
  答:
  8.“画出西南四五峰”不但写出了山峰的美妙,还表达了“望者” 怎样的情感?(2分)
  6.溪上或船上(1分)柏林寺(1分)【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可从“溪上” “柏林寺”等关键词中得到启发进行作答。
  7.一是雨后,青山加洗,苍翠欲滴;二是白云映衬,更显苍翠。(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意的理解。“青山霁后云犹在”一句中的“霁”字表明雨后初晴,所以“青山如洗”,“云犹在”写出雨后天空中飘着白云,与青山相互映衬,显得更加苍翠。
  8.“惊喜”或者“惊奇与愉悦”。(答对“喜爱”“赞美”“热爱”等情感,而无“惊”或意外”之意,得1分)【解析】此题考查对诗歌情感的把握。从诗歌中所描写的景物和诗人的行踪可以看出“望者”内心的愉悦,“雨后初霁”可谓“惊喜”。
  (二)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选段),完成9-12题。(共13分)
  【甲】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宜付有司论其刑赏,以昭陛下平明之理;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乙】公①无事,带一书一役,挨村讲乡约,参以时事,民皆乐听,浅直易从,无窒碍②难行者。遇孝慈节义之人,立即表扬,且为之咨嗟叹赏曰:“我所不及。”凡获小偷到案,则曰:“汝亦有人心者也,何至为此?”偷曰:“小人为贫所迫耳。”公曰:“是不难。为利之最厚者,莫如纺织,且人人能为之。”随命仆市棉花斤余,使偷在堂右,教以纺花之法。曰:“能,即释汝;不能,即惰也,罪加倍。”偷愿速释,无不留心学习,数日间,即能为矣。公曰: “此赀③本不过数百钱耳,今数日内,循环例换,已赢余若干,除汝饭食外,尚剩有数百钱,汝回去执业。倘再犯,不恕汝也。”偷泣而去,改过迁善者多。间有犯,则杖而后教之,在堂上纺花一月。三犯,则曰:“是不能改矣。”使二役挟之急行千步,以热醋灌之,一碗饮至半,使一人突拍其背,则嗽终身不愈,不能作贼矣,仍纺花以没世④。
  【注释】①公:陆稼书:清朝康熙年间曾任嘉定]灵寿两县知县。②窒碍:阻碍。③赀:通“资”。④没(mò)世:死。
  9.解释下列句中,点的词语。(4分)
  (1)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2)随命仆市棉花斤余:
  (3)间有犯,则杖而后教之:
  (4)是不能改矣:____
  10.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两句句子的意思。(4分)
  (1)陟罚臧吾,不宜异同。
  译文:
  (2)偷泣而去,改过迁善者多。
  译文:
  11.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乙】文中陆知县改造小偷的方法有哪些独到之处。(3分)
  答:
  12.【甲】【乙】两文都表达了无论为君还是为官都应做到____的观点,在此基础上,【甲】文还委婉批评后主有“ ”(用文中一词)的行为错误。(2分)
  9.(1)“显示”或“表明”(2)买 (3)偶尔(4)“这”或“这种人”“这人”(一个1分)【解析】此题考查文言词语的解释。涉及的同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
  10.(1)升降官吏,评论人物,不应/该因在宫中或府中而异(不同)。(2分)(2)小偷哭着离开,改掉偷盗的毛病变好的人很多。(2分)【解析】此题考查句子的翻译。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重视句式的选择、特殊用法和句中关键词的意思。(1)关键词“陟罚臧否”“异同”。(2))关键词“去”“者”。
  11.重视感化教育;教以谋生之法;断其做贼后路,致其终生无法偷盗。(共三点,答出两点得3分意思时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解答时,先从文中找出知县改造小偷的方法,然后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表述。
  12.赏罚得当(1分,赏罚分明.有奖有罚,赏罚公\平等意思都对)偏私(1分)【解析】此题为比较阅读。甲文是诸葛亮对君主刘禅的劝谏,要他做到赏罚公平,同时委婉地道出他对后宫“偏私”的错误行为;乙文中‘写到了知县对孝顺仁慈有节操讲道德的人进行表彰宣扬,对小偷进行一定的惩罚,做到了有奖有罚。
  【附译文】
  陆知县空闲时.(常常)带丰书和一差役,一村一村结合时事讲解乡规民约,百姓都很喜欢听,(他讲的)通俗易懂、理由充分,容易(让人)遵从,没有阻碍和难以做到的。(陆知县)遇到孝顺仁慈有节操讲道德的人,立即表彰宣扬,并且为了他感叹赞赏说“我比不上啊。”凡是抓到小偷,就(会对他)说:”你也是有人必的人啊,何至于做这种事7”小偷回答:“小人(这是)被贫穷逼迫罢了。”陆知县说:“这不难(解决)获得利益最丰厚的事,没有什幺比得上纺棉织布,.而且人人能做这事。”随即命令仆人买一斤多棉花在公堂的右侧,把纺棉的方法教给小偷。又说:“学会了,就放了你,学不会,就是你懒惰,加倍惩处。”小偷希望很快被释放,没有不专心学习的,几天时间,就学会纺棉了。陆知县说:“这本钱只不过几百钱,现在几天之内,已经赚取了许多,除去你的伙食钱外,还剩余几百钱,你回家就从事这个职业。如是再-犯,是不会饶恕你的。”小偷哭着离开,(像这样)改掉偷盗的毛病变好的人很多。偶尔又犯的,就先打他(一顿),然后再教导他,并罚他在公堂上纺一个月棉花。屡教不改的,就说:“这种人不能改变了。”(然后),派两个差役用胳膊夹住他,急速走上一千多步,用热醋(从他口中)灌入,当一碗醋喝到一半的时候,让一人突然拍他的背部,(小偷)就会咳嗽不止,一辈子治不好,再也不能做小偷民.(只好)仍旧纺棉,一直到死。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3-1 6题。(共10分)
  标语口号应提醒幸福
  张颐武
  ①我们周围,有太多劳多的标语,让人看了心里不是滋味。“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酒后驾车,离死不远”“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宁添一座坟,不添一个人”……这样冷冰冰的标语口号,不仅令人望而生畏,起不到警示教育作用,反而让人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让国人看了皱眉,让外国人看了,还会有损我国的国际形象。
  ②有人认为,这种标语口号的出现并不奇怪,文明的提升需要过程,这种标语出现也是我们现代化过程中不可逾越的一个阶段。随着中国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高速推进,人们很多积习难以跟上现代化发展的速度。相当一部分人的素质没有达到适应现代社会的水平。随着城市管理的细微化,我们确实发现越来越多的不文明行为出现了,这也就出现了这样那样的提醒“标语”,来督促大家做一个具有国际化素质的市民,所以这种提醒是必要的。
  ③也有一种观点认为,标语口号反映了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不应该只是板着面孔告诉人们不应该做什么,而应该用善意的语言引人向善。在语气和修辞上,口号的制定者应该多下功夫。放眼西方,充满人文关怀的口号不胜枚举。如美国某妇产医院正厅标语:“我们在爱中生长,爱也在我们中生长”;美国某老年公寓大厅内的标语:“爱一个人要付出很大代价,但不爱任何人时,代价就更大”;加拿大一家福利机构的募捐宣传语:“幸福的人善于忘记自己给过别人什么,却永远记得别人给过自己什么。”
  ④如何把催人向上的“标语”设计得更美观、更合理,是标语口号的制定者需要思考的。任何人都会对冰冷、强硬的要求产生抵触。像“严禁酒后驾车”就没有“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来得深入人心;“禁止浪费水资源”就没有“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就是您的眼泪”更发人深省。像最近随处可见的讲文明、树新风系列公益广告,其中用到了泥人张和杨柳青年画的元素,不仅美观、大方,装饰了城市,而且宣传了我们的价值观,弘扬了民族文化。
  ⑤作家毕淑敏写过一篇叫《提醒幸福》的散文。她说,“提醒注意跌倒……提醒注意路滑……提醒受骗上当……提醒宠辱不惊……先哲提醒了我们一万零一次,却不提醒我们幸福。”在我们文明程度日益发达的今天,我们的口号标语是不是也应该与时俱进,多一点感情和温度,多一点幸福的提醒呢?换一种思维方式,口号标语也可以深入人心。
  (选自201 5年1月17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13.本文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答:
  14.结合全文内容,说说“冷冰冰“的标语口号出现的原因有哪些。 (2分)
  答:
  15.第③段写美国某妇产医院正厅标语和加拿大一家福利机构募捐宣传语有何用意?(2分)
  答:
  16.第④段为什么说“严禁酒后驾车” 没有“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来得深人人心?(4分)
  答:
  13.标语口号应提醒幸栅(或“我们的口号标语也应该与时俱进,多一点感情和温度,多一点幸福的提醒”,意思时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议论文中心论点的提炼。论点即作者的观点、态度和主张。文章的标题即本文作者的主要观点。
  14.文明的提升过程,中,部分人积习难改,需要督促;(1分,意思对即可) 自古以来的传统沿袭:从不提醒幸福。(1分,意思对即可) 【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结合文章第②段和第⑤段的相关内容进行概括。
  15.运用举例论证,(1分论证了“标语口号应庐用善意的语言引人向善,并充满人文关怀”的观点。(1分,如答“论证了标语口号应提醒幸福”不得分) 【解析】此题考查对议论文论证方法的运用。“美国某妇产医院正厅的标语”和“加拿大一家福利机构募捐宣传语”是两个具体的实例与“冷冰冰”的标语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从而论证了标语口号应该用善意的语言引人向善,并充满人文关怀”的观点。与文章的中心沦点相照应。
  16.“严禁酒后驾车”是一种强硬的命令,给人冷冰冰的感觉.(1分,意思时即可)而“一杯醉驾酒,多少离别愁”从形式看.运用对偶,句式整齐,既美观醒目,叉朗朗上口(或“容易记忆”);(2分,应涉及“观”与“读”或“记忆”两个点,每点1分)从内容看,含蓄委婉提醒醉酒驾车,后果严重.让人容易接受。(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运用文章观点解析生括现象的能力。解答时,要结合文章的观点“标语口号应提醒幸福”,从语气和修辞等角度进行分析。
  (四)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7-21题。(共16分)
  河床开始回忆河流
  施尔吉·原野
  ①大地上的河床像一个干瘪的口袋,粮食没了,口袋显出宽阔。我在各地见到许多干涸的河床,它们不是耕地、不是广场,是从天边延伸而来的河床,只是没有水。
  ②所谓一无所有,说的正是河床。如果有,也只有一些鹅卵石。夏天,不长庄稼不长草的土地是干涸的河床。乍见白花花的河床,心里惊讶,它是什么?它几乎什么都不是。你能相信一个宽阔的河流竟然一滴水都没有吗?在雨后,在盛水期见到干涸的河床让人不安,无法想象当年这里曾经有过河,可以用汹涌、清澈、波浪和白帆形容的河,它竟然没了。
  ③对大自然来说,河没了,比人丢了钱更痛苦。如果河没了,鱼和水鸟的家也没了。两岸的青草没了,倒映在河里的星星也没了,因为星星不能倒映在石头上。如果河没了,连同河床一起消失是最好的。没有水,留下的河床好像是伤疤,是一条长长的干鱼的尸体。是的,干涸的河床如同尸体。是谁的尸体?是河的尸体吗?没听说河竟然还有尸体,水干了,白花花的河底只能是河的尸体。
  ④干涸的河床好像在回忆,它抱着不应该拥有的沉寂回忆涛声和蛙鸣。河床回忆什么是水,它不知道水流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知道水会不会再来。当年水来的时候匆匆忙忙走过河床,带来鱼虾和泥沙。水没等站稳脚跟歇息,就被后面的水挤走了,水比车站的人流更拥挤。河床从来没想过一条叫做河的水流会干涸,这种惊讶比一个朝代的更迭更让人吃惊。
  ⑤河床的悲哀是一个母亲的悲哀,她的产床上已经没有了孩子,她还在等待,并且哭干了泪水。一家外媒报道,从卫星上观察,中国境内二十年前约有五万条河流,现在这些河流中已经失去了两三万条。有两万多个河床母亲手里失去了孩子,她们怀里空荡荡的,等待人类把孩子还给她们。
  ⑥人说,人是无所不能的,起初我不相信。当我看到一条又一条干涸的河床时,我相信了这一点,并为自己作为人类的一分子而感歉疚。人把河都消灭了,还有什么做不到呢?消灭一条河比建造(请原谅我使用的“建造”这个词,这完全是人类爱用的词,而河流无法建造)一条河更容易。把河流上游的树木和竹林砍光,草原沙化,河就死了,只剩下河床这条敛尸袋。
  ⑦当大街出现一个带刀痕的死人时,警察会为这个人的死因搜寻原因,曰侦察破案,人类为此发明了一个词叫“人命关天”。如果一条河死了,没人破案,没人痛哭,更没人祭奠。所以,当中国死去两三万条河流时,人们并没觉得失去什么,因为他们不是小鸟不是青草。他们忍受气候变化并心安理得,却没一个人指认杀死河流的凶手。在所有的案件里,如果凶手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社会的时候,罪行自然会被赦免,我们都不是罪人。
  ⑧我们都不是罪人,我们劝自己欢乐并制造更多的欢乐。我们保持着正常情感。而河床敞开空荡荡的怀抱,她的孩子没有了,她以为人们会惊讶会替她找回孩子。先前的人类离不开河流,人类所谓的“文明史”都诞生于河流的两岸。看地图,人类的城市多建造于河边,中国有多少城市的名字带着水字边。古时候,人祭祀河、景仰河,谁能想到后来竟杀死了河。这何止于狠,是把事做绝了。
  ⑨我们应该派人到河边告诉河床,河已辞世,水利术语叫断流。我们理应为河床献上一些祭品表达歉意,因为河的消失毕竟不是小事。或者,在河边装一个高音喇叭,日夜播放河水流过的声音和鸟啼声。总之,人应该为河的陨灭略微表示一点态度。
  (选自201 5年5月22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注释】河床:河流两岸之间容水的部分。
  17.请根据文意填空。(3分)
  面对河的“辞世”,作者的情感是复杂而富有变化的。开始,作者是 与 ;后来,借大自然和河床之口,说出了自己的 和 ;最后作者是 和 。
  18.结合上下文,具体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
  19.根据要求赏析第④段画线的句子。(3分)
  水没等站稳脚跟歇息,就被后面的水挤走了,水比车站的人流更拥挤。
  (1)从修辞手法的角度:
  (2)从表达情感的角度:
  20.体会第⑨段画线句子的深刻含义。(4分)
  总之,人应该为河的陨灭略微表示一点态度。
  答:
  21.本文以“河床开始回忆河流“为题,有何好处?(3分)
  答:
  17.“惊讶” “不安”(1分,只要答对其中一种即可)“痛苦”“悲哀”(1分.只要答时其中一种即可)”愤怒” “无奈或歉疚”(1分,必须要答出“愤怒”方可得分)【解析】此题考查梳理作者的情感变化。解答时要联系全文,根据文意,结合题干的提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乍见白花花的河床,心里“惊讶”“在丰水期见到干涸的河床让人不安”,“乍见”就是“开始”,此时作者的感情是“惊讶”和“不安”;“对大自然来说,河没了,比人丢了钱更痛苦”“河床的悲哀是一个母亲的悲哀”,前者是借大自然之口说出的,后者是借河床说出的,这一阶段的感情是“痛苦”和“悲哀”;最后作者说“当我看到一条又一条干涸的河床时,我相信了,并为自己作为人类的一分子而感教疚”,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愤怒”和“歉疚”之情。
  18.承七启下;(1分,答“过渡”亦可)既具体概括了境内河床干涸现象的严重,(1分,意思对即可)又以“等待人类把孩子还给她们”一句引发对人类(或“人们”)行为的反思。(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语段在文中的作用。可从结构和内容两个角度进行分析。
  19.(1)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若答“对比”亦可)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往昔河水的湍急(或汹涌)、喧闹,充满着生机活力。(1分,意思对即可)(2)强烈表现了河床对往昔河流的喜爱和怀念之情。(1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一般从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两方面赏析。从文中“站稳脚跟”“歇”“挤”等词可以看出句子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0.①对于河流的陨灭,我们人类负有主要责任,应该有表达歉意的行为(意思对即可);②在无奈之下,期待人们的良心发现(关键词是“期待”或“希望”,意思对即可);③呼吁人们行动起来,珍惜河流,保护河流(关键词为“呼吁”,意思对即可);④警示人们,如果继续麻木不仁,执迷不悟,必将后悔莫及(关键词为“警示”,意思对即可)。(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2分,答对三点得4分)【解析】此题考查对句子深层含义的理解解答时,要联系全文内容,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作为文章的结束句,要从揭示文章主旨的角度去理解。
  21.①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河床、河流以生命,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情趣;②形象概括了河水断流的现象,揭示引发作者思绪的本源;③“开始回忆”表明河流已无回归的可能,河床不再期待,暗示人类尚未觉醒,表达了作者深深的担忧之情。(答出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得3分,意思对即可)【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题目的理解赏析。首先,从文字本身“河床开始回忆河流”进行分析,运用了拟人手法;然后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概括了河水断流的现象;最后结合文章的主旨和作者的情感分析。
  三、作文(共50分)
  22.请以”补”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自选。
  ②文中不得出现(或暗示)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③不少于600字。
  22.略【解析】这是一道命题作文,题目只有一个“补”字,给人较大自由发挥的空间。写作时要善于大题小做,化虚为实。可以把“补”字作为中心词进行填充思考‘,例如:谁在补?补什么?怎样补?为什么补?然后据此选择材料进行写作。
  初中语文学业水平考试高分技巧
  ❶良好的记忆、扎实的基础
  生字、解词、背诵、常识性知识是学习语文的基础。
  扎实的基础依靠良好的记忆,清晰、一丝不乱,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
  ❷课外名著阅读,语文学习的“内功”
  你是否阅读过《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原著,以及其他名著,有童话、神话、寓言的启蒙阅读?因课外名著阅读的难度高于课本和试题,其宽度广于课本和试题,在学习、考试时你会“游刃有余”。在阅读名著的同时,借助点评语增强阅读理解能力,增强了解人的能力。
  ❸熟读重点课文
  所谓重点课文可通过课本目录的标示分出。讲授这些课文时老师会有大量的示范、分析,一定要注意老师是如何朗诵、思考,老师的思路最接近试卷出题人的思路,而不是你或其他什么人的思路。
  ❹要形成知识结构
  习武之人,都知道通过手部来运用手臂、肩膀、全身的力量。语文学习也是这样,知识形成结构的好处是:第一不会遗忘,第二知道和不知道,第三能系统来解决具体问题(有水平的人都是如此)。
  ❺生活知识和课本知识要思考,学会融会贯通。
  ❻兼具丰富细腻的情感、严密综合的理性思维。
  初中男生语文普遍不如女生是因为前者,所以平日里要培养一下。
  ❼提高几项语文能力
  了解自我的能力,能用爱的眼光观察事物,对自然有内心的亲近感,能将阅读转化为作文。同时,纠错能力的培养,学会整理错题,争取不会再犯。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篇2: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模拟试卷及答案


  每年的中考试题都不是一成不变的,它是根据考生的真实情况去变动的,所以模拟题的存在就十分重要了,下面是百分网小编整理的最新中考模拟试题,希望能帮到你。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模拟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判断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第I卷(选择题、判断题 共7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要求的。
  1、“我认为君主应把仁作为立身处世的准则,自己不想做的,也不要强迫别人去做。”这句话有可能出自
  A、老子 B、孔子 C、墨子 D、孟子
  2、在课堂上,老师询问小明和小玟,你们心目中的好国君应有怎样的作为,两人的回答如下图。请问:小明和小玟的阐述,分别对应于春秋战国时代的哪家思想
  A、儒家、道家 B、法家、墨家
  C、儒家、墨家 D、法家、道家
  3、宋人范仲淹曾提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这体现了哪一家学说的精神
  A、经学 B、佛学 C、玄学 D、理学
  4、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 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乙方代表人物主要观点的是
  A、“存天理,灭人欲” B、发明本心
  C、“知行合一” D、“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
  5、下图所示的“孙、周、吴、郑”四个字是
  A、甲骨文 B、隶书 C、楷书 D、行书
  6、印度总理尼赫鲁曾说:“世界上有一个古老的国家,它的每一个字,都是一幅美丽的画,一首优美的诗……”关于颜真卿字体(右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温柔婉约,如春意柳莺
  B、讲究法度与规范
  C、追求个性,倡导有意无法
  D、潇洒风流,如斜风细雨
  7、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
  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
  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
  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
  8、宋人称:“柳郎中词只好十七八女郎按执红牙拍,歌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绰板,唱大江东去。”与“学士词”词风一致的代表人物是
  A、李煜 B、李清照 C、陆游 D、辛弃疾
  9、《西游记》刊刻于明万历二十年,主角孙悟空向往“天不收、地不管,自由自在”的生活,对强加于他头上的紧箍圈一直耿耿于怀,成佛之后首先想到的是把它打个粉碎。它反映出明代出现
  A、追求个性自由,反对纲常礼教的思想
  B、注重气节,自我节制,奋发立志的思想
  C、追求民主自由,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
  D、追求金钱,海外冒险的拜金主义思想
  10、1839年《澳门新闻纸》报道:“中国官府完全不晓得外国的政事,又不询问考求……只有林总督行事与其他官员相反。”林总督行事“相反”是指
  A、抗击英国侵略者 B、设立译官,翻译西学
  B、虎门销烟 D、学习西方政治制度
  11、《海国图志》序言中说:“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上述言论反映出作者
  ①主张与外国礼尚往来②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③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④学习西方长技旨在抵御外国侵略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2、19世纪90年代,维新思想进一步发展。作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康有为的维新思想与梁启超相比,最显著的特点是
  A、宣传救亡图存的道理 B、吸取西方政治启蒙学说
  C、抨击封建专制思想 D、借用传统学说鼓动革新
  13、“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D、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
  14、李大钊在《庶民的胜利》中写道:“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必经一番苦痛,必冒许多危险。……这新纪元的创造,也是一样的艰难。……须知这种潮流,是只能迎,不可抗拒的。”这“潮流”是指
  A、民族解放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民主和科学 D、社会主义革命
  15、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的产物。它们的共同点主要有
  ①思想核心是实事求是②是党集体智慧的结晶③照搬了苏联的经验④是对马列主义的继承和发展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16、1956年,中共中央提出了“百花文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百花齐放”主要针对
  A、政治领域 B、学术领域 C、艺术领域 D、经济领域
  17、新中国实行的高考制度在“文化大革命”中中断。其间,高等学校在1966~1969年未招生,1970~1976年实行“自愿报名,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学校复审”的办法招收工农兵入学。由此可见,1977年“恢复高考”主要指恢复
  ①高等教育②以群众推荐为主的招生方式③高校招生④以文化考试作为录取的主要依据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18、邓小平说:“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为推进教育发展采取的最大举措和取得的成就有
  ①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②国民教育体制初步形成
  ③颁布《义务教育法》④实行“科教兴国”发展战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孔子和苏格拉底是公元前5世纪的东西方思想巨人,两者思想的不同之处是
  A、重视道德的意义 B、肯定人的价值
  C、强调知识的作用 D、推崇君主的权威
  20、下面两幅作品之所以誉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们都
  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 B、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C、赞美了人体的美丽和人性的伟大 D、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压迫
  21、1521年有教皇代表与马丁•路德辩论说:“信仰无法安稳地奠基于《圣经》。因为《圣经》就像软蜡一样,可以让每一个人随兴所致地扭或拉。”他们的主要分歧在于
  A、教会是否腐败 B、信仰是否必要
  C、《圣经》能否作为信仰的基础 D、信徒能否仅仅依靠信仰得救
  22、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
  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 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
  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 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
  23、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
  A、教随国定 B、信仰自由 C、反对宗教信仰 D、因信称义
  24、19世纪初,在一位名人的讣告中提及该名人的发明“他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他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坚实基础,将有助并补偿后代的劳动。”这位名人及其发明是
  A、瓦特——改良蒸汽机 B、西门子——发电机
  C、爱迪生——电灯 D、哈格里夫斯——珍妮纺纱机
  25、从交通运输的角度看,代表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是
  A、蒸汽机车 B、内燃机车 C、电力机车 D、汽车
  26、当今世界不分国家、不分地区,每个人都是地球村的公民。“地球村”由理想变为现实的最重要条件是
  A、原子能工业的兴起 B、遗传工程的发展
  C、因特网的发展 D、航天事业的发展
  27、爱因斯坦说自己是站在牛顿的肩上取得了科学成就。下列关于牛顿经典力学与爱因斯坦相对论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牛顿力学是相对论在低速状态下的一个特例
  B、相对论出现后,牛顿力学体系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
  C、相对论否定了牛顿力学体系的绝对时空观
  D、相对论继承和发展了牛顿力学体系
  28、《圣经》记载,世间万物包括人类都是由神创造的。而达尔文证明“造物主”即神根本没有存在的必要,这是因为他创立了科学学说
  A、血液循环理论 B、细胞学说 C、电磁波理论 D、生物进化论
  29、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
  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 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
  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 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
  30、下面图1、图2为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作品反映出该画家力图
  A、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 B、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
  C、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 D、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判断正误,正确的在括号内写“A”,错误的写“B”。
  31、小杰在书店看到一则连环漫画(如下图),这则连环漫画反映了先秦时代的墨家思想。
  32、京剧将独具特色的中国戏曲推向一个新的高峰,被誉称为“国粹”。某位同学用“兼容并蓄,融会贯通”这一词语精辟地概括了京剧的艺术精髓。
  33、《东方杂志》某年2月发表文章说:“一年以来,社会主义的思潮在中国可以算得起风起云涌了。报章杂志的上面,东也是研究马克斯(思)主义,西也是讨论布尔希(什)维克主义;这里是阐明社会主义的理论,那里是叙述劳动运动的历史;蓬蓬勃勃,一唱百和,社会主义在今日的中国,仿佛有‘雄鸡一鸣天下晓’的情景。”文中所说的“一年”最有可能是在1915年。
  34、历史学习小组收集到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关键词如下:1978年;抛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开放。
  35、20世纪初,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爱因斯坦提出了相对论,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30分)
  三、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36题10分,第37题10分,共20分。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3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人)是存在的事物存在的尺度,也是不存在的事物不存在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 这种对赎罪券的荒谬宣传,使得那些有学问的人,对于保持大家对教皇的尊敬,也确实感到困难。对于俗人的怀疑和非难又是难以解答。
  ——周一良、吴于廑《世界通史资料选辑》
  材料三 社会秩序乃是为其他一切权利提供了基础的一项神圣权利。然而这项权利决不是出于自然,而是建立在约定之上的。……就是共同意志的体现,代表所有人的权利与自由。这是至高无上的……不可侵犯,不得转让,不受限制,不准分割。
  ——卢梭
  请回答:
  (1)普罗泰格拉属于什么运动(或学派)的代表人物?材料一体现了他的哪一思想主张?(2分)
  (2)材料二关于“赎罪券”的争论引发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由谁引发?该运动的历史影响是什么?(4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卢梭的主要思想观点。(2分)
  (4)假如上述材料作为研究性学习的素材,你认为该组材料最恰当的主题是什么?(2分)
  3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魏源《海国图志•序》
  材料二 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
  ——魏源《海国图志•议战》
  材料三 然则欲制外夷者,必先悉夷情始;欲悉夷情绪,必先立译馆,翻译夷书始。
  ——魏源《海国图志•议战》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魏源提出了什么思想命题?(2分)
  (2)根据材料二,魏源认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3)根据材料三,魏源认为向西方学习的具体方法(途径)是什么?他是怎样做的?(4分)
  (4)从材料看魏源对外国人的认识尚存在什么偏见?原因何地?(2分)
  四、问答题:本题10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
  38.20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为了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中国人民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抗争与奋斗。在此期间,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以各自的思想理论及其革命实践成为引领时代进步的三位伟人。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初,孙中山的民主革命纲领中“民权主义”的含义是什么?20世纪20年代中期,其纲领的发展对中国民主革命起了什么作用?(3分)
  (2)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有哪两大创新性理论成果?列举建国后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毛泽东发展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重要著作。(4分)
  (3)邓小平初级阶段理论中的基本路线是什么?其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有何指导意义?(2分)
  (4)上述三位历史伟人在创立思想理论方面有何共同特点?(1分)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历史模拟试卷答案
  1.B 2.D 3.D 4.A 5.A 6.B 7.C 8.D 9.A 10.B 11.B 12.D 13.B 14.D 15.D 16.C 17.B 18.D 19.D 20.C 21.C 22.C 23.B 24.A 25.A 26.C 27.B 28.D 29.D 30.B
  31.B 32.A 33.B 34.B 35.A
  36.答案:
  (1)智者运动。(1分)人是万物的尺度。(1分)
  (2)宗教改革运动。(1分)马丁·路德。(1分)传播和发展了人文主义,它将西欧人从长期的基督教神权统治中解放出现,为启蒙运动的到来做了思想上的准备。(2分)
  (3)天赋人权、社会契约。(2分)
  (4)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2分)
  37.答案:
  (1)“师夷长技以制夷”。(2分)
  (2)内容:坚船利炮、养兵练兵之法(或先进的军事技术)。(2分)
  (3)设立译馆、翻译外国书籍,了解外国情况。(2分)在林则徐《四洲志》的基础上,编撰《海国图志》一书。(2分)
  (4)偏见:仍将外国人称为“夷”。(1分)原因:传统观念的影响(固守传统的华夷观);闭关自守状态下的虚骄自大心态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1分)
  38.答案:
  (1)含义:创立民国(或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1分)
  作用:是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国民革命时期的旗帜,推动国民革命展开。(2分)(2)成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或“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思想;“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理论);新民主主义理论。(2分)
  著作:《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2分)。
  (3)路线: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1分)
  意义:是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1分)
  (4)特点:根据中国的国情,与时俱进。(其他答案,只要言之有理也可)(1分)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篇3:初三学业水平测试卷以及参考答案


  初三的学生面临着学业水平测试,很多同学对语文这一学科感到头疼,那么你不妨试着多做一些试卷。小编为大家力荐了初三学业水平测试卷以及答案,给大家作为参考,希望能帮到大家!
  初三学业水平测试卷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被yù( ▲ )为“海上仙山”的普陀山,处处mí ( ▲ )漫着神异气息:险如滚卵的“磐陀石”,清晰可辨的“观音跳”,声若雷鸣的“潮音洞”……在欣赏大自然鬼斧神工的同时,你是否想过,这些美丽而诡奇的景观是怎么形成的?它们会消shì( ▲ )吗?普陀山的奇山怪石也许正等待着你去探寻其中的奥mì( ▲ )。
  2.古诗文名句默写。(8分)
  (1)子曰:“ ▲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论语·里仁》)
  (2)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 ▲ 。(《诗经·蒹葭》)
  (3)会当凌绝顶, ▲ 。(杜甫《望岳》)
  (4)予独爱莲之 ▲ ,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5)龚自珍在《己亥杂诗》中比陆游的“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思想境界更高远的诗句是:“____ ▲ _____,___ ▲ ____。”
  (6)古诗文中有许多名句能给遭受挫折、永不言败的人以无穷的精神动力,请写出能表达这样意思的两句连续的古诗文名句: ▲ , ▲ 。
  3.名著阅读。(6分)
  (1)阅读下面语段,在横线上分别填入有关人物的名字。(2分)
  (甲)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 ▲ 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老弟,这是冒牌的英雄主义!干掉自己,任何一个笨蛋,任何时候都可以做到。”
  (乙) ▲ 骂道:“直娘贼!还敢应口!”提起拳头来就眼眶际眉梢只一拳,打得眼棱缝裂,乌珠迸出,也似开了个彩帛铺,红的、黑的、紫的都绽将出来。
  (2)阅读下面语段,指出其错误并加以改正。(4分)
  (甲)就是在这个时候,他想起他的车,而喊出:“凭什么?”但是空喊是一点用处没有的。他去摸摸马儿,他始终还不知自己拉来几匹。摸清楚了,一共三匹。
  应把“ ”改为“ ”。
  (乙)大概是太过于念念不忘了,连阿长也来问《二十四孝图》是怎么回事。这是我向来没有和她说过的,我知道她并非学者,说了也无益;但既然来问,也就都对她说了。
  应把“ ”改为“ ”。
  4.综合性学习。(8分)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学校准备开展一次“走进母语”活动。
  (1)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句宣传语。(2分)。
  ▲ 。
  (2)几千年来,汉字对保存、传播和发展我国优秀文化起了巨大作用。请你参考示例,从下面备选汉字中任选一个,紧扣其字形,结合自己的感悟,对其作新的理解和诠释,并赋予它以积极的意义。(2分)
  备选汉字:休 品 夯 出
  [示例]劣:平时少出力,最后总会比别人差一点。
  ▲ : ▲ 。
  (3)在横线上填写出相关植物的品质特征,使前后文意连贯,表述得体准确。(2分)
  中国人看到竹,便想到“虚怀若谷”;看到兰,便想到“清幽高洁”。看到松,便想到 ▲ ;看到梅,便想到 ▲ 。这种凝结在字面上的文化意味是汉语所特有的。
  (4)对联是汉语所特有的一种艺术形式。请选用下列地名把对联补全。(2分)
  泰顺 文成 苍南 瓯海
  [对联]雁山展颜年年 ▲ ,
  ▲ 扬帆岁岁瑞安。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一)(16分)
  雨中的男孩 葛昕旭
  ⑴春鳅夏鳝冬至狗。老天爷也知道这几天该吃狗肉了,天气骤然地就冷了下来。
  ⑵晚上,坐在值班室里,看着窗外纷纷扬扬的细雨,同事们想吃狗肉的念头一下就活蹦乱跳地冒了出来。有了念头,第二天,我就和一位同事去山下寻狗。谁知,我们走了几户农家,却一直没有结果。我们知道,喂大一条狗不容易,农民和狗早已有了感情,不是有特别紧要的事情,谁也舍不得卖。但我们不死心,继续在村里寻找。
  ⑶又走了几户农家,终于,在最偏远的一户里,我们看见了一条壮实的本地土狗。那土狗的样子,特别惹人喜欢。我们找到狗的主人。主人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大约四十岁左右,但一脸的皱纹,却跟树杈子没两样。当我们上前说明来意,农民的头立马就摇得像拨浪鼓。我回头看了一眼同事,摊摊手,做了一个无奈的表情。此时,同事的两眼,正死死地盯着那条土狗。我回过头,看了一眼农民,说了一个平时我连想也不敢想的价钱。
  ⑷农民先是一愣,随后看了看屋里,顺着农民的目光,我们看见屋里的床上躺着一位面容憔悴的妇女。那妇女干生生的脸上,竟没有一点儿肌肤应有的光泽。我知道农民的心动了。看来还是钱能通神。我的脸上,溢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⑸这时,农民再次看了一眼床上躺着的妇女,取下嘴里含着的烟杆,走到了拴狗的柱子前。我接过拴狗的绳子时,农民的儿子放学走进了院子。农民的儿子十岁左右,虽说穿得有点破,却是一个长得很阳光的小男孩。
  ⑹男孩听说我要买狗,一下呆住了。片刻,男孩反应过来,蹲下身子,一把抱着狗,嘴里大喊着不卖不卖!农民看男孩的样子,身子僵了僵,也慢慢地蹲下去。农民在男孩的耳边不停地说着什么。男孩双手抱着狗,瞬间,一串串泪珠,就在男孩的脸上,落雨一样地婆娑了起来。
  ⑺我和同事愣在那里,不知所措。那天,我和同事牵着狗上山时,谁也没说话。
  ⑻回到站里,看见狗,站里的同事全欢呼雀跃起来,整个小站一下就焕发了生机。我把狗拴在厨房门口的树上,一个人悄悄地回了宿舍。
  ⑼谁知,吃过晚饭,同事跑来说,狗不见了!我一听,翻身起床,到拴狗的地方一看,狗是扯断绳子跑的。我知道,狗肯定又跑回去了,狗是通灵性的,认识路。
  ⑽此时,雨,忽然大了起来。
  ⑾回到值班室,听着外面越来越大的雨声,想到丢失的狗,同事们开始互相埋怨。坐在那里,我没说话,脑中闪现的,是小男孩抱着狗流泪的样子。忽然,门外传来了汪汪的两声狗叫。我心里一惊,跑出门看,上午的男孩,牵着狗,站在门口,浑身被雨水淋得透湿。
  ⑿男孩看见我,脸上露出一丝憨厚的笑容,说,叔叔,你们买的狗跑回了我家,我爸叫我给你们送来。说完,男孩把手中的绳子递到了我的面前。
  ⒀我站在那里,傻了似的,目光虚虚的不敢去碰男孩的眼睛,心里的愧疚软软地堵着,就像泡了水的豆子,胀胀的透不过气来。好一会儿,反应过来,我忙叫男孩进屋坐坐。
  ⒁男孩把绳子塞到我手中后,抹了一把脸上的雨水,转过身,跑入雨中。
  ⒂屋里的同事愣在了那里,谁也不说话。
  ⒃第二天,杀狗的师傅上山时,狗,早已不知了去向。
  (原载2010年2月8日《文学报》)
  5.从发现“狗”的那刻起,一直到最后“狗”不见踪影,在“买狗”事件中,“我”的心理发生了复杂的变化。请简要概括,把下面“我”的心理变化过程填补完整(每处不得超过四个字)。(4分)
  6.结合上下文,品味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6分)
  ⑴男孩双手抱着狗,瞬间,一串串泪珠,就在男孩的脸上,落雨一样地婆娑了起来。
  ▲
  ⑵我站在那里,傻了似的,目光虚虚的不敢去碰男孩的眼睛,心里的愧疚软软地堵着,就像泡了水的豆子,胀胀的透不过气来。
  ▲
  7.第⑹段中说“农民看男孩的样子,身子僵了僵,也慢慢地蹲下去。农民在男孩的耳边不停地说着什么。”请结合上下文内容,揣摩农民此时的心理,用第一人称把他对儿子讲的话表述出来。(4分)
  ▲
  8.小说的结尾“第二天,杀狗的师傅上山时,狗,早已不知了去向”这句话颇耐人寻味。对狗不知去向的原因有多种理解:
  A. 我或我的同事把狗放跑了;
  B. 小男孩的父亲退了钱,又把狗要回来了;
  C. 狗再次扯断绳子逃走了。
  请谈谈你的理解,并简述理由。(提示:可以是上述三种理解中的一种,也可以是其他理解。) (4分)
  ▲
  (二)(14分)
  新闻三则及网络热评
  新闻一:
  2012年4月3日,兰州市各大超市人头攒动,抢购食盐热潮难以平息。据记者了解,市民对缘何疯抢“绿色精制碘盐”说法不一。不少人看见别人抢,就加入其中。市民李大妈一次性买了20袋,原因仅为一位亲戚打来电话说这种盐以后不生产了。甘肃省盐务总局兰州分局计划管理科科长张彦勇告诉记者:“我们从来没有接到关于个别种类的食盐涨价或者要断货的通知。我省碘盐产量充足,供应不存在任何问题。”
  (原载2012年4月5日《西部商报》)
  新闻二:
  “2012年12月21日黑暗降临后,连续三天地球将会是黑夜。”近期,这个流言在四川省隆昌县的街头巷尾,以口口相传的方式不断扩散,不断发酵,并演化出各种版本。近日,听信流言的市民在集市上疯狂抢购白蜡烛,造成白蜡烛脱销。
  (原载2012年12月6日《华西都市报》)
  新闻三:
  12月10日,宁波一家文化创意公司通知员工20日、21日放“末日假”两天,发600元“末日遣散费”,希望员工与家人及最爱的人一起吃顿团圆饭,送份温情的礼物。这一举动引起社会热议。公司总经理坦言,并不相信世界末日,只是深知“家庭对员工的重要性,希望给员工家人同样的温暖,传递正能量”。
  (原载2012年12月12日《宁波晚报》)
网络热评(7428人参与/1119条评论)
网友:黯然销魂
食盐也抢,蜡烛也抢,这样的日子真让人抓狂。
12月15日21:00 顶  回复
网友:一个兵
那个宁波老板太可恶!为了知名度,故意炒作,弄什么末日假啊。纯粹是为了挣钱吗!
                             12月18日9:15  顶  回复
网友:就是简单
我不同意“一个兵”的看法。           ▲         。
12月21日12:52  顶  回复
网友:走在阳光下
“世界末日”远去,太阳照常升起。何不让“世界末日”成为我们进行思考和总结的“反思日”呢?我们的社会应该多多地传递正能量,给人以信心与希望。
                    12月25日 10:20  顶  回复
  9. 从新闻一和新闻二来看,造成“抢购风”的原因有哪些?(4分)
  ▲
  10.“新闻三则”引发了网民热议,请你结合以上材料,根据语境,在横线上补充网友“就是简单”的观点。(3分)
  ▲
  11.材料中两次出现“正能量”这个词语,请你结合语境说说这个词语的含义。(3分)
  ▲
  12.读了这三则新闻及网络热评,请你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流言”这一社会现象。(4分)
  ▲
  三、古诗文阅读(27分)
  (一)(5分)
  边 词 (唐)张敬忠
  五原春色旧来迟,二月垂杨未挂丝。
  即今河畔冰开日,正是长安花落时。
  13.诗中描写五原“ ▲ ”、“ ▲ ”的景象,突出了边关春色姗姗来迟的特点。(2分)
  14.诗的最后一句提及“长安花落”,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3分)
  ▲
  (二)(11分)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15.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3分)
  ⑴臣之妻私臣    ⑵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⑶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16.下面选项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3分)
  A.皆以美于徐公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B.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孔子云:何陋之有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D.王曰:“善。”乃下令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17.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18.邹忌的进谏为什么能让齐威王接受并称“善”? 请你作简要分析。(3分)
  ▲
  三(11分)
  孝 丐
  丐不如其乡里,明孝宗时,尝行乞于吴①。凡丐所得,多不食,每贮之竹筒中。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故,曰:“吾有母在,将以遗之。”有好事者欲窥其究,迹之行。行里许,至河旁,竹树掩映,一敝舟系柳阴下。舟虽敝,颇洁,有老媪坐其中。丐坐地,出所贮饮食整理之,奉以登舟。俟母举杯,乃起唱歌,为儿戏,以娱母。母食尽,然后他求。一日乞道上,无所得,惫甚。有沈孟渊者,哀而与之食,丐宁忍饿,终不先母食也。如是者数年,母死,丐不知所终。丐自言沈姓,年可三十。
  【注释】①吴:古地名,今江苏常州一带。
  19.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3分)
  俟 母 举 杯 乃 起 唱 歌 为 儿 戏 以 娱 母
  20.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不同的一组是( ▲ )。(3分)
  A.吾有母在,将以遗之 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B.行里许,至河旁 (五柳)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C.丐自言沈姓,年可三十 谭中鱼可百许头
  D.竹树掩映,一敝舟系柳阴下 余则?袍敝衣处其间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见者以为异,久之,诘其故。
  ▲
  22.文章通过哪些事例表现了这个“孝丐”的“孝”?请简要概括出其中两个事例。(2分)
  ▲
  四、作文(60分)
  23.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请以“追梦路上”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你可以讲述故事,抒发情感,也可以发表见解。角度自选,立意自定,文体不限。字数600以上,不得抄袭。
  初三学业水平测试卷答案解析
  一、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26分)
  1.(4分,每字1分)誉 弥 逝 秘
  2.(8分,每空1分)⑴见贤思齐焉  ⑵在水一方 ⑶一览众山小 (4)出淤泥而不染 (5)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6)示例: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有漏字、加字、错字、别字,则该空不给分;第⑹小题不是连续的上下句扣1分。)
  3.(6分。每空1分)(1)【甲】保尔&柯察金(保尔) 【乙】鲁达 (2)【甲】应该把“马儿”改为“骆驼” 【乙】应该把“二十四孝图”改为“山海经”
  4.(8分)⑴(2分)示例:走进母语,探究千年文化。学好母语,弘扬中华文化。(符合主题,语句简洁顺畅,意思清楚,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得2分;符合主题,但语句略有问题或缺乏积极意义,得1分;不符合主题,或出现语句不通、逻辑错乱等严重错误,不得分。)
  ⑵(2分)示例: 休:人靠在树旁,休息。体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品:多吃几口,细细品味,才能品出真正的滋味。夯:费大力气,才能夯实基础。出——翻越了两座山,总会找到出路的。(2分。能紧扣字形特点作出恰当诠释,并有积极意义,得2分;作出的诠释略有牵强,或缺乏积极意义,得1分;诠释与字形无关或明显错误,不得分。)⑶(2分)志存高远(高远) 傲凌霜 (孤傲/坚贞) ⑷ (2分)泰顺 瓯海
  二、现代文阅读(32分)
  5.(4分,每空2分)窃喜(或高兴、得意),愧疚(内疚、自责)
  6.(6分,每题3分)⑴“婆娑”一词生动地写出了男孩听到自家的狗要被别人买去后涕泪纵横的情景(2分),表达了男孩对狗的难舍之情(1分)。(意对即可)
  ⑵ “虚虚的”、“软软地”、“胀胀的”运用叠词(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男孩诚实无私的行为面前(1分)愧疚自责的心情(1分)。(意对即可)
  7.(4分。)儿子,爸爸知道你喜欢狗,和狗有感情。可是妈妈现在有病,急需用钱,我们卖掉狗,就有钱送妈妈到医院去看病了。你是孝顺的儿子,你一定会同意爸爸这样做的。(用第一人称表述1分,对儿子的安慰1分,向儿子阐述卖狗的理由,即照应男孩母亲生病这一伏笔2分)
  8.(4分)示例 (1) :我赞成理解A。因为“我”和同事把狗买回来时看到男孩流泪时的“不知所措”,和后来男孩把狗送回来时,我和同事的神情举止中反映出来的自责和愧疚,都充分表明了我们为自己想吃狗肉的行为感到了后悔,把狗放跑,正是我们可贵的自赎行为,也更符合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
  示例 (2):我赞成理解B。因为男孩对狗的喜爱和不舍,文章中多次提及,男孩的父亲知道儿子对狗的感情,不忍心让儿子伤心,把狗换回来,也是合情合理。
  示例(3):我赞成理解C。因为狗已经扯断绳索逃回去一次了,第二次逃跑也在情理之中。(理解及理由各2分。选A或B 的理解2分,理由符合文本且言之成理的得2分;选C的理解得1分,符合文本且言之成理的得2分;有自己的其他理解,能符合文本内容且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9.(4分)听信流言 盲目随从 (从两方面回答,得出一点给2分。)
  10.(3分)示例:我觉得宁波公司的老总这样做是为了善待员工,善意提醒员工珍惜家庭,传递正能量呢!(只要能从“肯定公司老总管理人性化、有创意;善待员工,善意提醒员工珍惜身边的亲人;这个举措可以唤起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增强公司凝聚力”等中选取一点作答即可)
  11.(3分)能够给人以温暖、希望、信心,引导(激发)人健康乐观、积极向上的信念、力量或者情感、态度。(大意对即可)
  12.(4分)示例:流言是人们轻信、盲从的结果。它不可信,更不可传。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理性分析,让谣言止于真相,并尽自己的力量化解流言,向社会传递正能量。(只答出不信谣,不传谣,给2分;体现社会正义、积极应对即可得4分。观点模糊或表达不清,酌情扣1-2分。)
  三、古诗文阅读(27分)
  13.(2分)垂杨未挂丝 河畔冰开。(2分只写“垂杨”、“河畔冰”不给分。)
  14.(3分)表达了诗人思念故土,希望早日回归故里的思想感情。
  15.(3分)⑴偏爱  ⑵指责  ⑶间或,偶然(每小题1分)
  16.(3分)C(A.认为/因为 B.宾语前置标志(无义)/的 助词 C.于:介词,引入对象 向、到 D.于是,就/竟然)
  17.(2分)由此看来,大王所受的蒙蔽很厉害啊。(“蔽”和“甚”的解释各0.5分,句子通顺1分)
  18.(3分)邹忌从日常小事入手,以家比国,以己比君,语言委婉含蓄,使对方受到启发;而且处处为国为君着想,晓以利害,使齐威王能愉快地接受意见。同时齐威王本人虚心纳谏,勇于改过,胸怀宽广,有富国强兵的愿望等。(从邹忌和齐威王两个方面来回答,前一方面2分,后一方面1分。答题符合大意即可。)
  19.(3分)俟母举杯/乃起唱歌/为儿戏/以娱母。
  20.(3分)B (A.赠送 B.左右/处所,地方 C.大约 D 破)
  21.(3分)看见(他这样做)的人都对此感到奇怪,时间长了,问乞丐这样做的原因。(“异”和“诘” 的解释各0.5分,句子通顺1分,共3分)
  22.(2分) ①每次乞讨到食物,自己不吃,把它储存在竹筒中带给母亲吃。②整理乞讨来的食物,恭恭敬敬地捧给母亲并伺候母亲吃。③唱歌、像小孩子游戏那样闹着玩,逗母亲开心。④为母亲能吃饱,到处乞食,不惧疲惫。⑤宁可忍受饥饿,也不在母亲吃之前吃讨来的食物。⑥把母亲住的破旧小船收拾得干干净净。(写出其中的两点,意思正确即可,一点1分)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chuzhongzuowen/64139/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