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性别刻板印象的利与弊】性别刻板印象浅析

英语写作素材 时间:2019-05-24

【www.jinghuajt.com--英语写作素材】

  
  刻板印象这一术语在《公众舆论》这本书中首次出现 。它是指按照性别、种族、年龄或职业等进行社会分类,形成的关于某类人的固定印象。性别刻板印象是指在某一社会文化中,人们对男女两性的性别角色及其行为的固定看法。性别刻板印象作为刻板印象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是社会认知研究领域中比较活跃的一部分。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性别刻板印象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个体的发展,使个体通过学习,对自己所应有的角色形成条件反射,同化着社会所赞许的不同性别所应遵循的行为准则与规范,按照不同的性别模式成长。
  刻板印象研究属于社会心理学的范畴,主要有三种刻板印象理论即一心理动力学理论、社会文化理论和认知理论。心理动力学理论强调导致和保持刻板印象的动机驱力与心理利益的内在动力。社会文化学派着重探讨通过社会学习与社会强化获得并维护群体间观念和态度的各种途径。认知理论则将刻板印象看作是一种可以引导信息加工的观念系统或认知结构, 它所要检验的是这些认知结构的发生、对信息加工的影响、对知觉的作用以及群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交往等。
  印象形成的研究则从图式和首因效应这两个方面来解释刻板印象。图式是组织好了的认知结构,它可表征不同水平上的知识,可帮助人们获得和改造新的信息以快速地形成对他人的印象。我们往往很容易地根据身体的外表、服装、走路、谈话的方式等对人分类,利用头脑中已有的图式形成关于他人的印象。但当分类错误或过分夸张时会导致刻板印象。首因效应是指首次给予人们的信息比其后第二次或第三次给予的信息对印象形成的作用更大。阿什以及后来卢钦斯等人的第一印象实验也都表明了首次呈现的信息在刻板印象形成中的重要性。
  记忆观点认为,个体对他人或某个社会群体的印象是以对目标人的记忆为基础的。人的知觉和记忆是有限的,为了减少记忆负担,需要对人进行分类,然后根据对某类人的预存印象,推论目标人的诸多人格特征。对人的记忆研究中比较盛行的理论是图式观点和网络观点。图式的观点认为当人们记忆中具有较强的、组织较好的图式时,就会有选择地注意那些与他们的知觉一致的信息和特征,不一致的信息可能会被作为偶然或意外而被抛弃。从而与预存印象一致的信息会不断地构成对他人的记忆,并且可能直接导致刻板印象的形成。网络观点认为,关于人的信息在记忆中是以命题网络的形式存储的,他人预存的印象信息和与预期信息一致、不一致和无关的信息会相互连接成一个网络。为了获得所有信息间的平衡, 观察者会试图将不一致信息解释为意外,同时他还会对不一致信息进行深加工以融合冲突片断,形成一个和谐的印象,从而有利于刻板印象的形成和稳定不变。
  Ashmore等人认为:①性别刻板印象同认知有关;②它是由一组看法构成;③它的内容是大多数人怎么看男性和女性;④它被某个团体所有成员共有。在个体成长过程中,性别刻板印象一经形成后便对人们的心理和行为产生了普遍的影响,不仅影响人们对行为的归因、判断和评价,还影响个体的行为、动机、自我评价等方面(Ashmore& Del Boca, 1979)。Martin等人的研究也发现儿童在性别化领域的刻板印象是有所选择的,随着年龄不断增长,他们趋向于从运用具体的、外在的性别化特征发展到运用更抽象的、内在的性别化特征来描述他人(Martin,& C.L., 1990)。Martin 的实验也证明了年幼的儿童只能根据自身喜好和角色性别为他人选择玩具,而年长一些的儿童则可以综合运用多种信息,帮助自己做出正确判断。此外,当已知信息与儿童自己的性别刻板印象相悖时,他们还会通过主观修正或遗忘来改变对这种信息的记忆。Huston(1983)认为7岁以后,儿童的性别刻板知识会不断增长,但他们对性别成见不能改变的认识开始变得灵活(Huston& A.C., 1983)。Turner和Gervai的研究表明,儿童所处的文化环境给予了男性角色更高的地位,但男孩也往往比女孩承受着更大的性别角色压力,而女孩可能在性别角色发展中有相对较大的自由(Turner& Gervai,1995)。也有研究发现性别刻板印象获得的发展模型中包括两种成分的发展,其一是垂直联系(即将性别与相关的属性联系起来,如“车是给男孩子玩的”等);其二是水平联系(即将男性女性各自分享的属性联系在一起,如“男孩子喜欢车”那么“男孩子也喜欢抢”)(包雷萍,2006)。
  性别刻板印象普遍存在于青少年之中,她(或他)们也在依此为模板塑造着自我。当然,一个人要适应社会,发展自我,学会认识自己的性别并选择相应的性别角色行为是十分必要的,也是一个人社会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偏颇的性别刻板印象会给人们的认知和行为带来负面影响,扩大性别的社会资源占有、社会地位确立、发展机遇享有的不平衡,致使人类自身发展失调――男女数量上的失衡,质量上的倾斜,关系上的疏离。因此研究刻板印象为个人乃至社会服务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
  参考文献:
  [1]Ashmore,R.D.& Del Boca,R.K(1979).Sex stereotype and 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Toward a cognitive-social psychological conceptualization.Sex roles,5,219-248
  [2]Bussey K.& Bandura A. (1992). Self-regulatory mechanisms governing gender development [J]. Child Development,63(5):1236-1251
  [3]Carol Lynn Martin. (1990). Attitudes and expectations about children with nontraditional and traditional gender roles. Sex Roles,22(3),10-16
  [4]Huston,A.C.(1983).Sex-typing.In E.M.Hetherington(ED),Handbook of child psychology:Socialization,personality, and social development (Vol. 4, PP.388-467).New York:Wiley
  [5]Martin,C.L(1990).Attitudes and expectations about children with nontraditional and traditional gender roles.Sex Roles,22, 151-165
  [6]Turner, P-J.,& Gervai,J.(1995).A multidimensional study of gender typing in preschool children and their parents:Personality, attitudes,preferences,behavior,and cultural differences.Developmental Psychology,31,759-772
  [7]包蕾萍.独生子女公众观的变迁:一种刻板印象的社会心理溯源.2006年度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重大课题(编号06JZD0027)“中国独生子女问题研究”的中期成果
  作者简介:
  游贝贝(1987.3~),女,河北邯郸人,单位: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历:研究生,职称:中级讲师,研究方向:心理学。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yingyuzuowen/46829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