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伟大的悲剧|《伟大的悲剧》课文教案设计

国学作者 时间:2019-05-21

【www.jinghuajt.com--国学作者】

  《伟大的悲剧》的作者是茨威格,是一篇传记文,《伟大的悲剧》的上课的教案是怎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伟大的悲剧》课文教案设计,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1】《伟大的悲剧》课文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快速默读课文,把握内容,体会作者感情

  2、理清故事情节,体味关键语句

  3、激起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培养团结合作,勇于牺牲的精神。

  【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颂扬之情,通过默读、重点朗读,体味关键语句,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对关键语句的理解,认识人类挑战自身,实现生命价值的伟大。

  【教学流程设计】

  一、导入:南极,曾是一块神秘的大陆,吸引着众多的探险者来到这里。 1910年6月1日,英国人斯科特带领探险队离开英国,前往南极。1911年11月,他们在埃尔斯角附近登陆,准备征服南极点……请同学们设想一下,他们此行结果如何? 现在就让我们跟着奥地利作家茨威格的步伐一起走上这条探险之旅。

  二、速读,整体感知:

  1、走进茨威格 :(1881—1942),奥地利作家。主要成就在传记文学和小说创作方面,传记作品有《罗曼·罗兰》等,主要中短篇小说集有《最初的经历》《马来狂人》《恐惧》《感觉的混乱》等,唯一的长篇小说《焦躁的心》。

  2、快速浏览课文,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课文,完成这个句子:“茨威格给我们讲述了一个 的故事。”并从文章中找出依据,读一读。

  三、研读,探究赏析:

  我发现:聪明的你,在阅读中是否发现“悲”之所在?

  ①假如你是斯科特探险队中的一员,当你发现失败已经成为事实的时候,你的心情会如何? ②他们当时是怎样想的、怎样做的?

  ③他们认为:“对于人类来说,第一个到达者拥有一切,第二个什么也不是”,你怎样理解这句话?你同意这个说法吗?

  “悲”之所在: A 死亡之悲:在归途中全部队员牺牲了

  B 失败之悲:阿蒙森一行已先到达南极

  C 作证之悲:为阿蒙森的成功作证

  我认识:课文题目中编者特意在“悲剧”之前加上了“伟大”,你认识到他们的“伟大”之处了吗?

  斯科特和他的探险队员们表现出人类怎样的优秀品质?具体表现在课文的哪些地方?

  『文章中有许多感动人心的细节,正是从这些细节,我们发现了探险家高尚伟大的地方』 细节:

  ①历尽艰险到达极点,等待他们的却是占领者阿蒙森留下的国旗和信件,并要斯科特这个失败者见证他们完成的业绩,而斯科特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项任务。

  科学家博大的胸襟让人叹服。

  ②负责科学研究的威尔逊博士,在离死神只有一步之遥的时候,仍坚持科学观察,并拖着16公斤的珍贵岩石样品?

  科学家勇于探索和顽强进取的精神让我们感动。

  ③不幸的奥茨先是要求给他十片吗啡,以图尽快结束自己,其他队员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第二天,他独自走向了帐篷外的茫茫风

  科学家强烈的自我献身精神和以集体为重的高尚人格不能不令人为之泪流满面。

  ④斯科特海军上校极其冷静地将日记记录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直到他的手指完全冻僵,笔从手中滑下来为止。

  科学家热爱事业、执着、拼搏的精神不得不令人赞叹。

  优秀品质:

  诚信,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斯科特一行在与阿蒙森的竞争中失败了,但他们勇于承认失败,并愿意“在世界面前为另一个人完成的业绩作证,而这一事业正是他自己所热烈追求的)

  坚毅,执著,为事业而献身的英雄气概;课文中,写他们自己所进行的探险是人类的不朽事业时,就有了超人的力量。事实上,没有对探险的执著、超人的力量和勇气,是不可能从事这项事业的。而他们在归途中与死亡抗争,一个个倒毙时,没有一个孬种,都是响当当的汉子,活得明白,死得悲壮。

  强烈的集体主义精神;探险需要团结协作精神,在关键的时刻为了保护同伴,有时要勇于献出自己的生命。这一点斯科特和他的队员们都做到了;无私的爱;斯科特在生命的最后一息,考虑的不是一己之利,心中惦记的始终是别人:朋友、同伴、妻小,还有他的祖国和人民。他最后的遗书不是为死后的沽名钓誉,而完全是爱的真情流露;信写得如此镇静,丝毫不像一个行将离世的人!斯科特是怀着一种热烈的爱而没有丝毫的恨离开了那个冰冷的世界

  “伟大”之所在:A热爱探险事业,勇于为事业而献身

  B 从容面对死亡

  C强烈的团队精神

  D 诚实、守信用,有令人敬佩的绅士风度

  四、小结:

  作者倾注了他的全部感情来写了这个悲剧,颂扬一种人类勇于探索的精神、为事业而献身的崇高精神。他们的精神让所有人仰慕,给后人以精神的鼓舞。

  【2】《伟大的悲剧》课文教案设计

  一、学生的学习情况

  学生对所传授知识的接受状况:本课时是在学生自主质疑的前提下师生共同完成对课文的理解的,因此学生对课文知识以及相关内容掌握较到位,特别是对“悲”和“伟大”的理解,收到了教师上课前所预期的效果,绝大多数学生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或者说思想来理解课文内容,完成了师生的对话。

  学生在课堂上发表的独到见解: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想法,善于采撷集体智慧来丰富和完善自己的知识,提高教学质量。本课时有不少学生发言,他们虽然不一定说得最好,但其中不乏精彩的地方:比如自主质疑时有学生就问了“斯科特等人为什么要去探险”、“他们可以不死吗”、“他们的悲是因为他们死得悲壮吗”、“他们的伟大是因为他们面对死亡很坦然”……,在一节课上学生能够有着这么多出乎人意料的发言,应该说学生的思路是打开了,思想情感已经进入了课文情节,效果不错,同时也完成了生与文本的对话。

  学生在课堂上的讨论活动情况:教学过程应该是一个教师——学生——文本的对话过程,所以学生活动尤为重要。本课时,我采取了学生同桌2人讨论、前后四人讨论由一中心发言人发言的讨论,同时让学生单独有感情的朗读、男女生比赛读、全般齐读等朗读方式增强课堂气氛。活动中学生基本能够作到自主学习、自主探讨、自主讨论并发言,声音洪亮,情感较为丰富。

  学生学习过程中的遗憾和不足:个别学生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在对“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内容”时,有学生在我的指导下仍然不能够表述完整,对记叙要素也存在不怎么理解的情况;自主活动讨论时也有少数学生无所事事,存在不愿意动脑筋、拿别人现成答案的现象;做笔记的习惯还没怎么养成。这一切都还有待进一步强化训练。

  二、反思后的思考、建议:

  通过教学和反思,我觉得新课标下的语文教学的确应该让学生多自主活动,一定要培养他们个人的活动意识;在扩大知识面方面,教师不应该仅仅限于书本,应该利用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学生服务,替学生着想,把“小语文”真正变为“大语文”,让学生在有限的空间和时间内学到最大限度的多的知识。作为学生应该积极主动配合教师的教学指导,不要一味的老想着“拿来主义”,同时要多读一些健康有益的书,当然包括语文课本。

  总之,我认为本课时我对教材处理较为合理、教学目的设置明确恰当,基本作到了重点突出,难点突破,在多媒体辅助教学下让学生从中受到了一种永恒的精神教育,当然也有很多的遗憾和不足,期待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一一完善。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xiezuozhidao/506836/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