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李叔同作品

文学常识 时间:2010-02-10

【www.jinghuajt.com--文学常识】

篇一:[李叔同作品]李叔同的著名作品有哪些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以下是百分网小编精心整理的李叔同的著名作品,希望能帮到大家!
  李叔同的著名作品
  李叔同是个多领域都很有成就的名家,他的作品涉及美术、音乐、文学、书法和话剧等等,他的作品由于战乱,多有流失,保存下来的不多。
  李叔同绘画方面的作品,比如《自画像》,1911年创作的,高是60.6厘米,宽是45.5厘米,画中的李叔同是半身像,眉毛浓密,眼睛很有神,鼻子很大很挺,嘴巴上方留着胡须,留着中分头。这幅油画是他在日本画的,他曾经到日本留学,学习的是油画专业。绘画作品中还有一幅很出名,就是《半身裸女》,画中女子微闭着眼睛,脸部线条很柔和,躺在一张椅子上,椅子上铺着绿色的毯子,女子半裸上身,衣服褪到肚脐的位置,衣物是和绿色极为相反的红色,她的手里拿着一把团扇。这幅画收藏在中央美院美术馆,是馆内的镇馆之宝。
  李叔同音乐上的作品有好几首,最有名的是《送别》,小编本人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他的这首歌,描写的是古道边的长亭里,朋友之间要告别,远处是绿草连天,太阳快要西沉,再不分别就要天黑了,今天分开后,就各自奔天涯,喝完最后剩下的一点酒,就再见吧,以后难得再相聚,希望彼此都能保重。这首歌的传唱度高,是因为世间的人一生中总会经历过几次难忘的离别,《送别》恰好唱出了离人的心声。
  李叔同的话剧作品《茶花女》是中国人自己编演的第一部话剧,他创的“春柳社”是我国第一个话剧团,他把话剧带到中国,给当时的中国文学领域带来很大的影响,是我国话剧事业的先驱。
  李叔同的生平简介
  李叔同简介主要是李叔同一生的简要介绍。他生活的时间是1880年到1942年。祖上是浙江人,后来到天津,父亲乐善好施和爱好禅道对童年的李叔同产生很深的影响,父亲在他五岁的时候就去世了,为他留下很大的家产。
  1898年,李叔同听从母亲的命令和俞氏结婚,女方是做茶叶生意的商人家庭。同年六月,发生有名的百日维新事件,他认为康有为关于变法的言论是正确的,遭到当时朝廷中人的迫害,他无奈之下,带着家人到上海。
  1901年,李叔同在上海有名的南洋公学读书,老师是蔡元培。学校也是新旧思想激烈竞争的地方,学校领导不给学生阅读书籍和报纸的自由,学生和学校之间发生激烈的冲突,蔡元培是支持学生的代表人物,多方争取后都没有效果,蔡元培带着部分学生和老师离开南洋公学,其中包括李叔同。
  1905年,李叔同到日本留学,他学习的是美术系油画专业,同时抓住机会学习音乐,还和一帮中国学生一起创造话剧社“春柳剧社”。
  1910年,李叔同回到中国,在天津当图案教员,第二年当音乐教员,第三年任报纸的文艺编辑。1918年,李叔同结束他的教书生涯,在杭州落发为僧,开始到东南沿海的各个城市去讲经。后来抗日战争爆发,他还把佛法与抗击日军结合起来,表现出他的爱国情怀。
  从李叔同简介可以看出李叔同擅长的方面很多,诗词歌赋样样精通,任何一样在该领域里面都是翘楚,战争的缘故,留下来的作品很少。
  李叔同的后人介绍
  李叔同后人在李叔同去世后怎么样了呢?原来,李叔同和原配俞氏有三个儿子,但是第一个儿子小时候就夭折了只有一个乳名叫葫芦。他们成人的大儿子李淮在上世纪的50年代去世。李淮有一个儿子和一个女儿。第一胎是个女儿,取名叫李然平。第二胎是个儿子,李瑞说过他们的父亲李叔同在出家后只写过两封信,而第二封信的内容就是给李淮的儿子取名。
  弘一法师给他的孙子起名叫李曾慈,用来纪念他的母亲王氏。李曾慈1930年出生,在李家分家以后,大家便各奔东西了。李准一家去了北京。李曾慈现在住在北京平谷果各庄,居住在农村,是农村户口。李然平现在是随军家属,住在河北省石家庄市。
  李瑞有三个女儿,大女儿是李汶娟。李汶娟小时候下乡因为体弱病倒了,回到了城里之后,李汶娟进了一家针织厂工作,现在也早已退休了。二妹李莉娟在她出生的时候,她的祖父李叔同就已经圆寂了。当年李莉娟从农村回来之后,就在天津的河东区里的一家副食品公司当了营业员。在她工作刚两个月之后因为出色的业绩,成为了核算员。随后,李莉娟又考上了会计,脱产读了三年中专,之后又读了一些书。小妹李淑娟,回到她的父亲李瑞的单位,从事行政工作,现在也退休了。
  大姐李汶娟和二姐李莉娟她们始终都没有结婚。李淑娟结了婚,生了一个儿子,在银行上班。但是最近有研究人员说,李叔同在日本的夫人也为李叔同生下了两个孩子,一男一女,但是到了现在也没有李叔同后人在日本的消息。
 
  

篇二:[李叔同作品]送别歌笛子简谱及歌词


  《送别歌》是一首由艺术家李叔同作词的中文歌曲。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是城南旧事的主题曲,歌词类似中国诗词中的长短句,有古典诗词的文雅,但意思却能平白易懂。下面由百分网小编为大家介绍《送别歌》笛子简谱,希望能帮到你。
  《送别歌》笛子简谱
【图片来源:中国曲谱网】
  《送别歌》歌词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觚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
  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
  惟有别离多。
  《送别歌》创作历史
  十九世纪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John Pond Ordway)作有一首歌曲《梦见家和母亲》(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后来《梦见家和母亲》流传到日本后,日本音乐家犬童球溪以原歌的曲调(可能作过略微的改动),填上日文的新词,作成《旅愁》这首日文歌。1907年《旅愁》发表后,在日本被广泛流传。1905年至1910年,李叔同留学日本,故接触到了《旅愁》,他被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所打动,产生了创作灵感,回国后,“天涯五友”,这段时期的生活显然给李叔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叔同与许幻园宣扬民权思想,提倡移风易俗,宣传男女婚姻自主。一度成为社会风口浪尖改革潮中的一份子,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称帝、这些层出不穷的社会变幻,导致许幻园家中的百万资财和家业荡然无存,许幻园赶京找袁世凯讨回公道,离别时,李叔同在百感交集中写于此歌送别许幻园。也是李叔同的优秀音乐作品,被中国数代人所传唱。
  在歌曲上,《送别》用的是安东尼·德沃夏克的曲调。在歌词上,《梦见家和母亲》、《旅愁》、《送别》则分别是三位艺术家的个人创作,是三个独立的作品,之间无直接联系;当然由于曲调的一致基础,或许在艺术神韵和表现感情上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送别歌》词作者介绍
  李叔同,浙江平湖人,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不仅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而且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是“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大师,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艺术之先河。他把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推向了极至,“朴拙圆满,浑若天成”,鲁迅、郭沫若等现代文化名人以得到大师一幅字为无尚荣耀。他是第一个向中国传播西方音乐的先驱者,所创作的《送别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同时,他也是中国第一个开创裸体写生的教师。卓越的艺术造诣,先后培养出了名画家丰子恺、音乐家刘质平等一些文化名人。他苦心向佛,过午不食,精研律学,弘扬佛法,普渡众生出苦海,被佛门弟子奉为律宗第十一代世祖。他为世人留下了咀嚼不尽的精神财富,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是中国绚丽至极归于平淡的典型人物。

篇三:[李叔同作品]经典歌曲送别小提琴谱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庞德·奥特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这首歌历经几十年传唱经久不衰,成为经典名曲。是城南旧事的主题曲。下面由百分网小编为大家介绍送别小提琴谱,希望能帮到你。
  送别小提琴谱
  送别歌词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瓢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问君此去几时来,来时莫徘徊。
  天之涯,海之角,知交半零落。
  人生难得是欢聚,惟有别离多。
  送别创作历史
  十九世纪美国音乐家J·P·奥德威(John Pond Ordway)作有一首歌曲《梦见家和母亲》(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后来《梦见家和母亲》流传到日本后,日本音乐家犬童球溪以原歌的曲调(可能作过略微的改动),填上日文的新词,作成《旅愁》这首日文歌。1907年《旅愁》发表后,在日本被广泛流传。1905年至1910年,李叔同留学日本,故接触到了《旅愁》,他被这首歌曲的优美旋律所打动,产生了创作灵感,回国后,“天涯五友”,这段时期的生活显然给李叔同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李叔同与许幻园宣扬民权思想,提倡移风易俗,宣传男女婚姻自主。一度成为社会风口浪尖改革潮中的一份子,二次革命失败、袁世凯称帝、这些层出不穷的社会变幻,导致许幻园家中的百万资财和家业荡然无存,许幻园赶京找袁世凯讨回公道,离别时,李叔同在百感交集中写于此歌送别许幻园。也是李叔同的优秀音乐作品,被中国数代人所传唱。
  在歌曲上,《送别》用的是安东尼·德沃夏克的曲调。在歌词上,《梦见家和母亲》、《旅愁》、《送别》则分别是三位艺术家的个人创作,是三个独立的作品,之间无直接联系;当然由于曲调的一致基础,或许在艺术神韵和表现感情上有一定的相通之处。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xiezuozhidao/1153/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