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文本解读范例_浅谈文本解读

语文题库 时间:2019-05-22

【www.jinghuajt.com--语文题库】

  当今社会是信息化的社会,各种各样的信息充斥着我们。面对海量的信息冲击,有几个人能保持清醒的头脑,在每天的阅读中产生自己独立的思考?很多教师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越来越差,这就对我们的阅读教学提出了迫切的要求。听了上海市教研员谭轶斌老师“基于阅读教学下的文本解读”讲座,让笔者对于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有了一些自己的思考。
  1.何为文本解读
  在思考如何进行文本解读前,我们首先应该搞清楚的是“何为文本解读?”人们对于阅读文学作品的角度有很多观点,有的人提倡“作者论”,把作品看作是被创造物,强调它是作家赋予生命的产品,研究者十分重视作者的原意,如西方施莱尔马赫、狄泰尔的方法论解释学,包括中国古代孟子的“以意逆志”等,都执此种观点。有的人提倡“读者论”如加达默尔的哲学解释学、姚斯的接受美学,包括我们常说的“诗无达诂”等,则重视阅读者的构建。有的人提倡“文本论”如俄国形式主义、英美新批评等则割断了作品的外部联系,强调文本自身的意义和独特价值,对作者赋予作品的意义和读者的理解基本不予理睬,研究者重视的是文本的言语形式。阅读其实是一种很私人的事情,所以无论从什么角度阅读,都有其一定的合理性。
  不过作为一名教师,从本身需求出发,笔者更倾向与“主体论”。文本(文学文本)具有相对独立性与可被再创造性,文本的构成中留有许多空白,它包含着阐释的多样性。不同的读者可从一部作品中读出不同的意义来。文本不是一个封闭体,而是一个开放的、有待于读者去填补和再创造的符号体。但是读者的解读还是要基于文本之上,符合文本原本的逻辑性。
  2.以学生为本,是文本解读的前提
  在理解了文本解读的概念后,就不难明白文本解读必须以学生为本。传统的阅读教学一般都是以教师为中心,教师事先对文本进行解读,然后形成教案,并引导学生在老师的思路下进行解读,使学生完全处于一种被动的接受状态,久之,学生的创造天赋被扼杀。因此,“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讲解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如何将文本解读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呢?
  (1)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沉浸文本
  英国作家王德尔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书的另一半。”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吸引学生以本身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所以教师所要做的就是积极地创设情境,帮助学生沉浸于文本当中,适时地加以点拨。
  (2)在对话中进行文本解读
  二期课改强调了“以学生为本”的核心概念,这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要实实在在落实在我们教学活动的方方面面的,文本解读也不例外。一般我们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过程中,往往会事先进行问题设计,并对所设计的问题进行预设,这样做无可厚非。可是如何设计问题,课堂上以何种方式进行提问是值得教师反复思量的。既然确定了文本解读的主体是学生自己,请君入瓮式的提问方式就一定要加以修正,从而引导学生自主地进行文本解读。基于这个目的,笔者想,对话式的教学模式恐怕更适合我们的文本解读。教师不再是一个高高在上的引导者主导一切,而是作为一个平等的对话者,与学生共同参与解读,并且共同交流自己对于文本的理解。
  对话的要义即是平等,是有所得,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重所提问题的数量与质量,要注意提问时的语态与形体动作,如我们可以问“读这这句话的时候,觉得有些奇怪?你们有没有类似的感觉?有的话,我们一起来说说看。”要把自己放在一个沟通交流者的地位,而不是一个简单的灌输者。同时,我们不仅要通过提问让学生掌握文本中的一些基本知识,比如表达方式、写作方法等,我们还要通过提问帮助学生对文本的解读形成自己个性化的思考,并在潜移默化中养成自己的一种思维模式。
  3.帮助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几点阅读教学策略
  (1)加强诵读,感受文本的独特魅力
  课时的限制,使得许多教师降低了对学生朗读文本的要求,有的教师甚至根本取消了学生朗读文本的环节。充分的有层次的朗读是学生解读文本的重要手段。课前的预习朗读,帮助学生熟悉文本、了解故事梗概,这是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第一步,如果在开始教学之前学生没有做好熟悉文本的工作,那会大大影响之后文本解读的推进。在文本解读的过程中仍然应该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这时的朗读要要求学生带着对于文本的理解有感情地来进行朗读。如果说之前的文本解读是一个个人心理的内化过程的话,这时的朗读就是将这个内化过程进行一个外化的转变。同时在这一转化的过程中,原来形成的一些模糊的、不明确的体验也会随着朗读得到明确和具体。所以朗读是解读文本一个很重要的策略,所谓“读书千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
  (2)将解读落实到文本的字里行间
  文学作品的感情都极其真挚,但真情不是空中楼阁,它必须有依托,而这个依托就是语言文字。很多时候,我们大谈作家的人文精神和作品的深刻内涵,却忽略了具体字词句背后所隐含的意蕴。其实,文章的思想、作者的情感无不寓于语言文字之中。文本中的遣词造句不仅具有它的表层意思,立足全篇,它的背后蕴藏着作者的情感与思想。很多时候,从几个词语入手,就能带动起对全篇的理解,这样的解读虽然没有“超链接”的大容量,有时反而会使教学变得丰满,远离今天某些课堂的“假厚重”。
  文本的字句总的说来可以从几个点加以关注:①反常态化表述,如“我家后园有两棵树,一棵是枣树,另一棵还是枣树。”②矛盾的表述,如“以后的日子,我也许还会继续流浪,在这极大又极小的世界上,寻觅着、创造着自己精神的家园。”③反复出现的语句,如“首句:马来西亚的魅力,应在雨季。末句:马来西亚的魅力,在雨季。”文本的字里行间投射出了作者的创作本意,我们只有咀嚼文本中一些字句的深层含义,才能真正触碰到作者的思想,找到与作者心灵上的契合点。
  (3)不要放过课堂中的突发情况,要抓“生成性”教学
  明确了文本解读的主体是学生后,课堂教学就不再是“预定性”的了。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个性化的解读,自然就会出现很多不可预设的情况,课堂的开放性更大了,这也对我们教师的智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很多时候,我们教师由于担心课程进度、课堂节奏等问题,不能抓住课堂中出现的突发情况中有价值的生成性问题,组织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思考,进而提高阅读的质量。不要害怕在解读过程中,学生的想法与教师不同,有时候学生的一些不同解读往往是很有思考价值的,教师要学会聆听,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情感,通过沟通交流,进行思维的碰撞,在这样的碰撞中,学生的理解也会更上一个层楼。
  (4)鼓励学生对文本进行质疑
  很多学生在学习上非常依赖教师,常常听到学生说:“这个不会做,老师没讲过。”离开了教师,学生仿佛就成了寸步难行的傻瓜,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教育的悲哀。所以教师要营造一个积极、平等的课堂环境,指导学生从文本中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在提出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于文本的理解。
  考试制度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对于所谓的标准答案的迷信,所以学生在解读文本中会不由自主地去揣摩教师的心理,猜度标准答案究竟是什么,这也就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也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要鼓励学生对于文本进行质疑,首先就要打破学生对于标准答案的迷信,要让学生知道文本解读原本就没有对与错,只有哪个更趋合理。帮助学生在摆脱思想上的禁锢后,学生就会慢慢形成自己的思考,自然也就会渐渐形成问题意识了。
  文本解读没有标准的模式,每个人都可以有自己的观点,我们不能苛求学生在我们的思维轨道上解读,要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立解读,只要适时加以点拨,和学生共同参与解读,在交流探讨中帮助学生对文本进行合理深刻的解读,进而培养学生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卢兴治.语文阅读教学设计例谈[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0,(5).
  [2]覃康.新课程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浅探[J].考试周刊,2010,(20).
  
  (吕燕婷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硕士;华东师范大学附属杨行中学 200023)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xiaoxuezuowen/532315/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