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体验式营销]体验式学习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实施

语文题库 时间:2019-05-22

【www.jinghuajt.com--语文题库】

  所谓“语文体验式学习”,就是让学生作为生命个体的存在,心灵敞开地面对语文,在和谐宽松的环境中亲历语言实践活动,带着自己的心理特征、生活体验,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感悟语言、欣赏语言、积淀语感、运用语言,使个体心灵从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的乐趣,让语文的学习过程与生命个体的丰富、发展过程相一致,从而享受到生命活动带来的震撼和愉悦。
  “体验式学习”作为新课程改革中一种大力提倡的学习方式,是对以往的“接受性学习”的重大突破,是一种符合时代精神和当代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观和教学方式。体验式学习是以经验为基础,是对经验的一种升华与超越。
  第一,它是一种关注学生个体特征的学习方式。在一般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强调更多的是知识经验的普遍接受和共同感受。而体验则指向每一个个体,让每一个个体都亲历学习过程,引起个体心灵的震撼、内省、反思,激发对学习材料的独特领悟,将个体独特的心理内容、体验的个性特征得到充分展现。
  第二,它是一种将新的学习材料与学生已有积累相联结的学习方式。体验是学生内部积累与外部学习材料发生联系的一个张力场,在情境创设、角色互换、激发回忆等条件作用下,学生已有的与新的学习材料相关的知识积累、事理感受、人生体验便被激活、催化出来,并在多种形式的语言实践活动中进行多次加工、创造,不断地冲突、顺应、融合,从而累积新的体验。
  第三,它是一种让学生享受生命快乐的学习方式。语文教材蕴含着丰富的人生真谛、人品精华、人情意蕴、人世沧桑……体验式学习让学生的心灵走进教材、走进生活,在不断地感受、理解、领悟、欣赏中体味祖国语言文字带来的语言美、人文美、精神美,沉醉于这种心灵的震撼之中,从而享受生命的充实。且这种感受、理解、领悟、欣赏是在一种无拘无束的自然状态下进行的,是学生用适合自己的方式积极主动而又趣味盎然地探究、体验的,学生从中也充分享受着学习语文的乐趣。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实施体验式学习呢?下面笔者在实施新课程几年来就此方面的实践与探究谈些切实可行的做法:
  一 表演――演课文情节,助情境再现
  小语教材中有许多内容描述了生动场景,学生通过朗读,这些场景已在脑中留下了初步印象,若进一步组织学生表演,静态的文字就会化为一个动态的“社会文化情境”,既有声,又有情。此时,声情并茂,内容会更加直观、形象、丰富,学生的体验也就愈发深刻,进入文我交融的情境之中。
  如在上《威尼斯小艇》(人教版第10册26课)一课时,我是这样做的:在教学伊始,我在引导学生理解了“纵横交错”一词后,随手在黑板上勾画了纵横交错的威尼斯河道简笔画;接着让学生把课前制作的、想象中的威尼斯小艇贴到黑板上的“河道”中,一时间黑板成了五光十色的纸船世界;然后我让学生手拿小艇模型在“纸船世界”中表演船夫驾驶自如、穿梭自由的绝技,要求这名“船夫”一边表演一边说怎样驾驶。扮演船夫的学生犹如身临其境,使出浑身解数夸自己的驾驶技术如何好。他们身上所展露出的自信、从容、幽默,不正是新型人才所要求的素质吗?
  低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在低年级教材中有许多童话故事非常适合学生表演。如二年级上册的课文《小柳树和小枣树》、《从现在开始》、《称赞》、《纸船和风筝》等课文,都是学生很喜欢读的童话故事,语言很富有童趣。在教学这些课文时,我们无须做烦琐的讲解,让课堂变成孩子们的舞台,让孩子们在舞台上随意表演。通过角色的扮演使学生亲身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进行语言运用。这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合作能力。
  二 游戏――激活思维,让学生在游戏活动中体验
  爱动是孩子的天性.有趣的游戏是孩子们喜爱的。为学生创设适合儿童心理特点的游戏情境,把学习、游戏融于一体,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充分激发学生思维,让他们在游戏情境中自觉或不自觉地体验语文学习的乐趣,促使他们发自内心地喜欢上语文。
  识字教学是儿童学习文化、掌握知识的奠基工程。在识字教学中,将游戏融于其中,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如给字卡找朋友、抓住汉字的特点编一些通俗易懂的儿歌,或画不同的果树,再把写有形近字的水果形卡片贴到相应的果树上。
  让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相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动中学,在动中练,在想想、做做、玩玩中进行尝试体验,学好语文。
  三 争辩――争辩中体验,开发创新潜能
  马克思说:“真理是由争论确立的。”社会在发展,时代在前进,新事物、新观念也层出不穷,孰是孰非往往在争辩中更能泾渭分明。“争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推进学生对文本多样化的解读、体验,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有效地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争论的学生,必然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寻找不同见解,智慧的火花必会竞相迸射。在辨析中,学生个性开放,享受了成功的愉悦。
  在辨析过程中,没有预设答案,没有统一结论,只有学生的个性展示,学生的认知在动态中生成。
  四 实验――动手操作,丰富体验
  阅读教学中,教师利用学生好奇、好动的特点,有目的、适当地安排学生动手操作,有利于为学生的学习活动提供良好的情境,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体验、思考,从而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叙述条理,培养学生思维的严密性、逻辑性,慢慢丰富体验,发展思维能力,真正保证学生的个性发展。
  如在上《蜜蜂引路》这一课时,看学生是否读懂课文,对“附近”、“旁边”这些词有没有忽略。我让学生小组合作,根据第三自然段的内容,在白纸上画出列宁的行走路线的简图。出示剪贴画:花丛、园子、小房子、小路,让一位小学生上黑板摆、贴,同学们根据课文的内容进行评议。借助于动手操作是激发学习兴趣、调动思维积极性的有效手段。通过动手实践,促进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五 媒体――辅助教学,直观体验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被较广泛运用在各学科的课堂教学中,如幻灯、实物展台、录音机、录像机、CD、VCD、多媒体计算机等。但语文学科自身属于人文学科的特点就决定了在语文课堂上各种教学手段不能为用而用,这就提出了一个在语文课堂上要合理运用各种现代化教学手段的问题。如果某种教学手段的运用不仅不能起到引发学生积极思维、突破教学重点、难点的作用,反而阻碍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和感性认识,那就是事倍功半了。
  在教学四年级上册11课《去年的树》一课时,我把文章内容设计成动画,声情并茂地再现课文内容,然后只出现动画和音乐,让学生给动画中的角色配音。这时学生的积极性非常高,为了给动画中的角色配好音。他们一遍一遍地读课文,认真体会文中角色的思想感情,把课文读得有声有色,有的还配了动作,加入了自己的想象。在有效的训练中,学生的阅读能力普遍得到了提高。
  六 朗读――以读为主,感悟体验
  语文教材以文字的形式呈现在学生面前似乎是静止的,其实,语文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学生情感的初始状态是粗线条和浅表层的,不容易进入课文中的情感世界,进入了往往又会因教师的一不留意而离情远去。只有学生的情感与文本的情感融合在一起,他们对课文的体验和感悟才是真切的。因此,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动真情,教师就要充分了解学生,努力使学生的情感与文本情感相融合。读,就是让学生去与教材对话,它是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一种目的,更是一种过程。教师可以充分调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入情入境,去亲历、去感受、去体验、去深刻理解文中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去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
  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棉花姑娘》这一课时,我充分利用课文插图引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通过对比朗读、分角色朗读和表演朗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一方面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内容,读中体验思想情感,让孩子从课文学习中感受爱、表达爱,关爱自然,珍爱生命;另一方面在读中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和爱读的情感,从而促进语言表达能力的发展。
  总之,我们的语文课堂,如果没有了学生自身的参与,语文素养的培育也就成了一厢情愿。现在我们越来越多地珍视“体验”,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充实,在充实中成长。努力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日积月累,悟得终身学习的方法,获得语文学习中的积极情感,体验语文学习中的乐趣。
  〔责任编辑:王以富〕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xiaoxuezuowen/53059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