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浅谈作文教学心得体会_浅谈作文教学心得

老师 时间:2019-05-22

【www.jinghuajt.com--老师】

  一篇好文章的产生,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因而在作文训练中,老师对作文的基本要求也就讲得很多。   作文教学难,这是不争的事实。难在何处?语文教师用一大堆理论与模式来指导学生写作,这本身就有问题。作文是学生张扬个性、舒展心灵、表达思绪的过程,但是教师指导的缺场势必带来更多的负面影响。将原本属于学生的权利归还给学生,这本来是无可非议的,但是把教师应有的权利(抑或说是责任)也一并交给学生,这就值得商榷了。我想就此谈一谈我个人对作文教学的看法。
  
  一、要满腔热情地、精益求精地进行作文教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搞好作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的重要职责。仅从分值上看,作文是50分,占语文学科120分的接近“半壁江山”。因此,不管作文教学这个果子有多硬、多涩,我们都还要“啃”,还要“嚼”。否则,就有悖于课程标准和我们语文教学的初衷。
  事实上,大多数学生对作文的确是“望而生畏”,写作文时“咬笔杆”“挠头皮”是常有的事,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教师的帮助。在写什么的问题上帮他们找“下锅之米”;在怎样写的问题上把他们“领进门去”。
  我们的教学对象主要还是乡村的娃娃,他们虽有乡村儿童生活的一些积累,但他们读书很少,习作机会又不多,大多数同学都没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坚持写日记的习惯。仅仅靠学那么几篇课文和屈指可数的几次作文训练,显然是杯水车薪。所以,作文教学是一件十分不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千方百计、呕心沥血,以满腔热情、精益求精的态度进行作文教学。
  
  二、从基础做起,教给学生基本“套路”
  
  这里,我想以写“读后感”为例加以说明。书上说:写读后感,“读”是基础,“感”是重点,这话千真万确,无可非议。但是,这话太空了――“读”,怎样去读,才算打好了基础?“感”这个重点怎样确立?这些都是未知数。在教学实践中,我总结出了写读后感的“基本套路”――先用简明扼要的语言概括所读内容,然后提出自己的观点,即读后感的中心意思。继而用充分的论据论证自己的观点(所读文章的内容理所当然地成为论据之一)。最后重提所读之文,强调或倡导自己的论点。实践证明,这一基本“套路”行之有效。用上这一“套路”,就完全能克服“原文抄写一大篇,感想却只写一两句”的弊端。
  到了初三,在学生已掌握这一“套路”的基础上,应从理论上加以指导。向学生明确“读后感”这种体裁,属于议论文范畴,应按议论文的要求去构思。再从技巧上告诉学生,读后感与原文的关系是“不即不离”――“不即”就是不能大量抄写原文内容,末尾来个“我感到……”;“不离”就是紧扣原文,不能与原文脱节,否则那就不是读后感了。
  也许有人担心,照这样指导,学生写出来的作文岂不是“千篇一律”?其实,这种担心是不必要的。因为,同读一篇文章,每个学生的感受不可能一模一样。另外,在论证时,所用论据也不可能“如出一辙”南阳名师张惠灵先生曾这样说:“把所读内容作为第三个论据最为合适”。
  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师应大胆地教给学生习作的一般“框架”,帮助学生掌握写作的基本思路和技巧。
  总之,作文教学的写前指导不同于作文共性问题的讲述,相对于传统写作仅重技能训练的做法无疑是一种大胆创新。
  作者单位:河北省霸州市第三中学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huatizuowen/53187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