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家国情怀的作文素材|高二作文:家国情怀

高二作文 时间:2020-09-27

【www.jinghuajt.com--高二作文】

  导语: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两篇关于家国情怀的作文,一起来看看吧!

  篇一:藏品里的家国情怀

  我家成了一个小小博物馆,到处是爸爸的藏品——最多的是旧书刊,还有连环画、老照片、宣传画、字画、像章、纪念章、瓷瓶、邮票、门票、火花、烟标等。仅旧书旧报,爸爸就装了20多个书柜,名家的签名本、报刊的创刊号、号外分别也有千余种。

  我家的房子原本不算小,却被爸爸的藏品占据得满满当当的。听妈妈讲,我家好几次不是因为人的需要而购房,而是因为爸爸的藏品空间太“拮据”而被迫搬新家。爸爸是北京旧货市场的“常客”,经常带我们去潘家园淘红色藏品。他的确太贪婪,不到罢市不收心,好些老报刊、老物件成了他的至爱,被一一收入囊中,我们倒成了他的搬运工。每每“拣漏”,他都乐得合不拢嘴。爸爸常说,这些旧藏品是“红色经典”,能唤醒历史记忆。最初我有些懵懂,后来在爸爸写出的好些有关共和国历史的畅销书里我读到了这话的真谛。

  以前有人称爸爸是“文忙”,现在有人戏言他“啃老”——这“啃老”不是依靠老人过日子的意思,是笑话他依据自己收藏的一些老藏品写作。爸爸一直没有从故纸堆里走出来,他越啃越有滋味。妈妈也为爸爸高兴,因为爸爸通过这些老藏品做了不少研究,有些成果听说还填补了国家一些历史研究的空白。

  爸爸说,他的藏品可以分成许多专题,有的可以见证老百姓的生活,有的可以感受新中国的进步,有的能够缅怀共和国的英雄人物,还有的能够再现新中国的岁月。好些东西我可能还不很了解,因为需要积累足够的相关历史背景知识,但是我愿意在学习中慢慢走近它们。这些年来,爸爸带我们去得最多的地方是博物馆、纪念馆,看得最多的是历史文物。

  每逢什么纪念日或国家开什么大会的时候,爸爸就忙起来了,到附近的报摊搜刮自己想要的藏品。妈妈曾说他是个“拾荒的”,爸爸则说,昨天的物件是今天的文物,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多找机会收一些,让孩子长大后知道当年的那些大事。我记得前些年的一天,妈妈冒着倾盆大雨到各大报摊帮爸爸收购建党90周年的报纸。

  让我感动的是,我出生的当天与第二天,爸爸珍藏了大量的报纸,尽管现在报纸已有些微黄,但每每翻起这些生日报,我就似乎看到爸爸当年四处搜集的身影,感受到爸爸忙碌背后的爱意,从这些报纸里我读到了出生时海内外发生的大事,也知道生活的这个城市发生了什么,了解到这个时代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和生活的美好。

  在爸爸的藏品里,我看到了自己之前没有见过的粮票、布票。妈妈说,几十年前,国家还困难,供应很紧张,就是你有钱也不一定能买到东西,许多生活日用品要凭票供应。爸爸也告诉我,那个年代做新衣要凭领取的布票去店里买布,他当年穿过的衣服叔叔接着穿,有时穿旧了爷爷用土方法染色后给孩子当新衣穿。我无法想像当年的情景,只是看到如今物资这么丰富,没有买不到的生活日用品,我们庆幸生活在这么好的时代。

  爸爸的特殊收藏,是自己对过去岁月的一种特殊情怀,也可能是他们那代人或几代人的集体记忆。这些东东多是纸质品,爸爸很注意它们的品相,淘时尽可能找些个画面完整、封面整洁的。他只进不出,不受一些市场上的升值诱惑而动心出售,这方面让人佩服。

  我家珍藏有《人民日报》创刊号金箔版,历次国庆阅兵的《人民日报》也收藏有,还有开国大典当天与第二天的报纸。我家还收藏有几卷家谱,上面记载了我们这个家族繁衍发展的过程和本族一些人的事迹。爸爸说,国家有史,地方有志,家族有谱,“很多姓氏有很深厚的历史文化,我们要了解自己的姓氏、自己的家族历史,从自身的历史了解开始,再去了解中国历史、世界历史”。家谱上面名字很多,一代代的发展下来很不容易,一个国家应该也是如此。

  渐渐地,爸爸的收藏有了一些规模,于是他想开设一个属于自己的“红色中国博物馆”,让更多的人能近距离接触到那些老藏品,分享藏品背后的故事。如果他的“红色中国博物馆”建成了,那么我理所当然成了这私人博物馆的第一个参观者。我期待……

  篇二:夏衍的家国情怀

  在浙江省杭州市江干区庆春门外有一条叫严家弄的小街道,街道熙熙攘攘,人来人往。在严家弄的一角僻静之处,有一栋明末清初的平房,房子古朴典雅,别具一格。这里曾是我国革命文艺运动的先驱者之一,中国著名文学、电影戏剧作家、艺术家夏衍爷爷的旧居。

  望着夏衍爷爷身着西装,面目清瘦,戴着一副深度眼镜的雕像,我在思索:在那动荡的年代,究竟是什么支撑着爷爷永不停息地奋斗呢?我想是他有伟大的家国情怀。

  提起家国情怀,马上能让我想到的,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的霍去病;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文天祥;是舍身炸碉堡,临终前高喊“为了新中国,前进!”的董存瑞;是精忠报国的岳飞……他们都是有家国情怀、舍身为国的英雄。但是夏衍爷爷却是用另一种方式诠释了什么是家国情怀。提起他的那篇著名的《包身工》,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那位骨瘦如柴的可怜包身工“芦柴棒”,那野兽一般处处监视你的“拿摩温和“荡管”。夏衍爷爷就是用他那支犀利的笔,无情地揭露了旧社会包身工制度对工人的迫害。为了国家和民族,他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以另一种方式勇敢地战斗着,他创作了剧本《狂流》、《上海二十四小时》、《上海屋檐下》。抗战爆发后,夏衍爷爷更是积极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中,直到1945年抗战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夏衍爷爷仍然笔耕不缀,创作了《林家铺子》等一大批优秀的作品。活到老,工作到老。夏衍爷爷八十四岁高龄仍在积极创作,发表的《懒寻旧梦录》,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史料。正是他有一个火热的爱国心,有伟大的家国情怀,才激励着他在创作道路上永不停息。

  夏衍爷爷在“文革”中度过了八年零七个月的“监护”生活,留下了无法治愈的残疾。但是,尽管残疾了,他身残志坚,凭着一股力量,继续奋斗,继续工作,不断地出版自己的作品,为祖国的事业奋斗。

  到了晚年,夏衍爷爷更是将珍藏的纳兰性德手札长卷和233件珍贵邮票都无偿捐献给了上海博物馆。他还将珍藏的百余幅包括“扬州八怪”、齐白石等名家字画也无偿捐给了浙江博物馆。夏衍爷爷曾说:“这些收藏都是国家的,我只是代为收集而已。”夏衍爷爷的孙女沈芸说:“祖父一生只为兴趣追索,懂物惜物,风雅自乐,但在国家大义面前,情怀慷慨,奉献全部。”这正是对夏衍爷爷家国情怀的真实写照。

  夏衍爷爷虽然已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他身上映射出的伟大的家国情怀,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崛起的不息动力。习近平爷爷在深情阐述“中国梦”时讲道:“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这是对“家国情怀”的通俗解读。我想爱岗敬业是“家国情怀,奉献牺牲是“家国情怀”,那作为一名在校的少年,刻苦学习文化知识是我的职责,同样也是“家国情怀”。

  夜深了,我忽然想起周恩来总理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于是我悄悄地走进书房,打开台灯,打开了书本。

  我想夏衍爷爷正在美丽的天堂慈祥地望着我……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gaozhongzuowen/53901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