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作文 时间:2010-03-08

【www.jinghuajt.com--高一作文】

一:[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重点总结


  必修一的历史课本是我们高一的时候要学习的,高一也是打好学习基础的黄金时期,由此可见,必修一的历史知识是十分重要的。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必必背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
  新民主主义革命
  一、五四运动和中共成立
  1、开端:五四运动
  (1)背景:
  ①根本原因: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②直接原因:巴黎和会中中国代表的正当要求被拒绝。
  (2)过程:略,注意其口号。
  (3)评价:
  ①结果:对内:释放了被捕的学生;罢免了亲日派卖国贼的职务。对外:中国代表拒绝在合约上签字。
  ②性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③意义: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④为中共的成立奠定了基础。
  2、中共成立
  (1)背景:
  ①中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为中共的成立创造了条件。
  ②十月革命的影响,为中国的革命指明了新的方向。
  ③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等。
  (2)成立:略。党的名称、党的任务、党的中心任务等。
  (3)评价:
  ①中共成立是近代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
  ②中共为中华民族的解放和实现富强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
  ③中国革命面貌此次焕然一新。
  (4)民主纲领的制定(中共二大):
  ①内容:最高纲领;最低纲领,即打倒军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②意义:是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二、国民革命(国共合作)
  1、国共合作的背景:
  (1)中共:中共领导的工人运动遭到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的残酷镇压,认识到建立统一战线的必要性。
  (2)孙中山在历次的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中的失败,以及受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感受到人民群众力量的强大。接受中共和共产国际的建议。
  (3)共产国际的帮助和指导。
  2、国共合作的实现:
  (1)标志:国民党一大召开。(2)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
  (3)意义:革命统一战线正式成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3、国共合作的评价:
  (1)性质:是近代史上前所未有的人民大革命。
  (2)意义: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基础,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4、国民革命失败的原因:
  (1)主观上:中共的年轻幼稚,中共的右倾错误等。
  (2)客观上:国民党右派背叛革命。
  三、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的开辟
  1、背景: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2、中共独立领导中国革命:
  (1)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2)八七会议:内容是开展土地革命、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决定发动秋收起义等。
  (3)秋收起义:开始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
  3、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
  4、长征:
  (1)原因: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2)转折:遵义会议:
  ①内容:结束了王明左倾错误在中央的统治;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主张;事实上确立了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正确领导。
  ②意义:是中共从幼稚走向成熟的标志。
  (3)长征的意义:战略转移完成;锻炼和保存了一大批骨干,也为中国革命留下来宝贵的精神遗产。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重点
  一、《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认识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重大意义。
  1、马克思主义诞生的标志:1848年《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二、巴黎公社革命的主要史实,认识其在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上的经验教训。
  1、巴黎公社的建立:经过1871年3月18日革命,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巴黎公社。
  2、主要举措:参照课堂笔记(政治、经济、文教)
  3、巴黎公社失败的根本原因:法国生产力发展还不足以废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4、经验教训:
  (1)成功地建立无产阶级政权须具备成熟的社会条件,决非简单地推翻旧政权即可一蹴而就。
  (2)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在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政党的领导。
  (3)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要建立工农联盟,争取广大人民的支持。
  三、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史实,认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主义国家建立的历史意义。
  1、经过:
  (1)1917年二月革命推翻了罗曼诺夫王朝,资产阶级建立起临时政府。
  (2)1917年4月列宁发表《四月提纲》,指出俄国的形势需要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实现社会主义革命,通过无产阶级政权去实行土地改革,并提出退出战争。
  (3)1917年11月6日彼德格勒的武装工人、士兵起义,推翻了临时政府,取得了起义的胜利。
  (4)全俄工兵代表苏维埃第二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组成人民委员会,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意义:
  (1)十月革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获得胜利的社会主义革命。
  (2)使俄国摆脱了封建残余的束缚和剥削阶级的统治,建立起新型的无产阶级专政,开辟出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给各国无产阶级和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3、特点:
  (1) 革命理论:列宁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在经济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
  (2)革命道路:开创了由中心城市武装起义扩展到中小城镇和农村地区的革命道路。
  (3)革命历程: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过度到社会主义革命,形成了两个不同阶段性质的革命。
  (4)革命方式:由设想和平夺权到运用暴力形式夺取政权。
  4、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的区别:
  (1)领导阶级不同:
  二月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十月革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
  (2)革命性质不同:
  二月革命是资本主义性质,未能改变俄国社会性质,建立资产阶级统治的“临时政府”。
  十月革命是社会主义性质,无产阶级专政上台建立“苏维埃”政权(苏俄)。
  (3)革命对象不同:
  二月革命推翻对象是沙皇专制统治;十月革命推翻对象是“临时政府”反动统治。
  (4)革命影响不同:
  二月革命后“临时政府”倒行逆施,对内镇压工农运动,对外继续参加“一战”。迅速被人民推翻,湮没在历史中。
  十月革命后“苏维埃”采取了对外卫国战争、对内巩固政权、保障民生的一系列有效措施,使苏俄成为世界上第一个成功的社会主义国家。
  高中历史常考的知识
  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1、智者学派产生的背景:
  雅典等一些古希腊城邦,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雅典成为希腊政治和文化中心。人在社会中的地位日益突出,有些学者的研究越来越关注“人”本身。
  2、智者学派的思想主张:
  (1)以人和人类社会为探索的主题,研究人类,反思人类自己。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社会组织、风俗习惯和伦理规范等。
  (2)强调人的价值。
  (3)代表人物及主张:
  普罗泰格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否定神的意志是衡量一切的尺度,树立了人的尊严和权威。他的思想概括了智者学派的主要思想,体现了希腊文化人文主义的本质。
  二、美德即知识
  1、苏格拉底的思想主张:
  (1)倡导“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希望重新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以挽救衰颓中的城邦制度。
  (2)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
  (3)提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世界上没有人自愿作恶,人之所以作恶是出于无知。
  (4)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教育可以使人认识自己灵魂之内已有的美德。
  2、影响:苏格拉底对人性本身的研究,是人类精神觉醒的一个重要表现,他使哲学真正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
  三、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
  1、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关注的焦点也是人类社会,著有《理想国》一书,他根据智慧品德而不是按照出身,把每个人明确分工,各司其职,主张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
  2、柏拉图的这种想法尽管有很多错误,但他鼓励人们独立理性思考.为理性主义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柏拉图的学生亚里士多德在很多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成为古希腊最博学的人。他关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特别强调在整个自然界中,人类是最高级的。

二:[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总结


  很多高中的学生认为必修一的历史学习只是死记硬背,其实更好的方法是总结知识点。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总结
  太平天国运动
  一、太平天国运动的原因:
  1、根本原因: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阶级矛盾激化(封建统治者与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2、重要原因: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民族矛盾激化
  3、具体原因:自然灾害严重
  二、兴起
  1、准备:洪秀全成立拜上帝会(基督教)
  2、开始:1851年金田起义
  3、1853年定都天京形成了与清政府南北对峙的政权
  4、军事上进行了北伐和西征,1856年达到全盛
  5、政治上颁布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天朝田亩制度》
  1、内容
  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将土地分为三级九等,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
  ②产品分配: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③目的是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2、评价
  ①革命性:《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运动的革命纲领,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
  ②空想性:在产品分配方面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无法调动农民阶级的积极性,是一种空想,无法实现。
  三、天平天国运动的衰落
  1、由胜转衰的标志:1856年天京事变
  2、重建领导核心:军事上启用陈玉成、李秀成
  政治上启用洪仁?
  洪仁?提出了近代中国第一个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社会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3、1864年,天京陷落,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高中历史必修一重要知识
  一、中日甲午战争
  1、原因
  ①根本原因:日本侵华是蓄谋已久的基本国策。
  (解析:日本明治维新后,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但由于改革不彻底,封建残余浓厚,国内市场狭小,日本需要从侵略扩张中寻找出路,因此制定了侵略中国为中心的大陆政策)
  ②具体原因:日本国内爆发了经济危机。
  ③导火线:朝鲜东学党起义
  2、过程:
  ①开始的标志:日本在朝鲜半岛丰岛海面偷袭清军运兵船,甲午战争开始。
  ②结果: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
  3、《马关条约》主要内容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领土主权)
  ②赔偿日军军费两亿两白银(是中国财政不堪重负)
  ③开放重庆、沙市、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最里面为重庆)
  ④允许日本在华设厂(列强对中国侵略由商品输出到资本输出的变化,影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是《马关条约》所有条款中危害最严重的一项)
  4、《马关条约》对中国的危害
  通过内容分析可以得出《马关条约》是继《南京条约》后对中国危害最大的条约。
  ①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大大加深。
  ②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掀起了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序幕是:三国干涉还辽。三国指俄国、德国和法国)
  ③巨额赔款加重了中国财政的负担,使之不得不转借外债,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
  ④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
  ⑤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
  义和团运动
  1、兴起原因:
  ①根本原因:中国民族危机大大加剧(体现了中国当时主要矛盾的变化:阶级矛盾——民族矛盾)
  ②具体原因:山东、直隶等地洋教势力猖獗。
  2、性质:农民阶级的反帝爱国运动。
  3、口号:扶清灭洋
  【重点问题突破】“扶清灭洋”口号分析
  (1)突出反映了中华民族和外国帝国主义的矛盾上升为中国主要矛盾。
  (2)提出“扶清灭洋”口号,出自农民阶级朴素的爱国热情和对外侵略的义愤,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没有能力分辨出帝国主义侵略和清政府反动统治之间的关系。
  (3)“灭洋”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体现了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的精神,但是他们也没有能力辨别外来侵略和西方现金文明成果,盲目排外,与中国近代化的趋势相违背。
  4、失败原因:
  (1)主观原因(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①没有先进阶级的领导
  ②没有先进思想指导
  ③采用了封建迷信的手段
  (2)客观原因: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5、历史意义
  义和团运动体现了中国人民反侵略的英勇斗争精神,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的改革运动。

三:[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学科的知识内容是十分丰富的,从学习必修一开始,我们就要认真学好每个知识点。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西安事变
  1、发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②主要原因:张学良、杨虎城受到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主张的感召和影响。
  2、时间:1936年12月12日
  3、要求: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4、结果:在中共的调解下,和平解决。
  【分析】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原因
  (1)根本原因:当时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
  (2)重要原因:为了逼蒋抗日,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5、意义: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全民族抗日局面的最终形成打下了重要的基础,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
  二、国共合作抗日
  1、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1)根本原因: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2)实现过程:《八一宣言》(中共提出建立统一战线)——《西安事变》(蒋介石答应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七七事变”(1937年7月7日,日军开始全面侵华,中国全面抗战开始) ——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标志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
  (3)标志:1937年9月22日,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国共合作宣言》, 标志着国共第二次合作的实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要点
  解放战争
  1、两种命运(抗日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民主与专制、和平与内战两种命运)
  (1)中国共产党 1945年召开七大 主张废止国民党一党独裁,建立民主联合政府。
  (2)中国国民党 1945年召开六大 主张准备发动内战、坚持一党专政和拒绝成立联合政府。
  (3)为了实现和平民主建国的目标,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一系列的斗争
  ①1945年8月,“重庆谈判”——1945年10月10日,签订《双十协定》,确立了和平民主建国方针。
  ②1946年1月,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举行,分定了国民党内战独裁方针。
  2、解放战争的过程
  (1)中国共产党战略防御阶段
  ①解放战争开始的标志:1946年6月底,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规模的内战开始。 ②国民党重点进攻陕北与山东解放区,国民党由全民进攻转入重点进攻。
  【注意】与山东有关的重点战役:1947年的孟良崮战役。
  (2)中国共产党的战略进攻阶段
  1947年夏,依照毛泽东确立的“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部署,刘伯承、邓小平千里挺进大别山。
  中国共产党转入战略反攻。
  (3)双方决战
  ①背景:解放军的力量已经超过国民党军;战略决战的时机已经成熟。
  ②时间和战役:1948年9月——1949年1月,三大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和平津战役。
  ③结果:中国共产党胜利。整个东北全部解放,华北及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除少数据点外也全部解放。
  (4)解放战争的结束
  1949年4月,人民解放军发动渡江战役,解放了南京,国民党政府在中国大陆的统治结束,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了基本胜利。
  高中历史必修一知识点
  一、开国大典
  1、《共同纲领》
  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北京召开,我们书上把这次政协会议称之为“新政协”是相对于1946年1月重庆政治协商会议而言的。从时间背景上来看,解放战争已经取得成功,所以这次政协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建国问题。在这次会议上制定了一个重要文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1)《共同纲领》的作用:“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2)《共同纲领》体现的原则:人民民主原则。
  (解析:注意一个问题,这个时期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呢?这是时期中国不是社会主义社会,还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这主要是由当时社会经济成分所决定的,从这一点上大家应该可以得出《共同纲领》之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
  2、新中国成立
  (1)时间:1949年10月1日
  (2)成立的历史意义:
  ①新中国的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 中国进入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新时代。
  ②新中国的成立,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胜利。
  ③新中国的成了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
  二、1954年宪法(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1、颁布背景:
  ①政治上:为了保障中国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
  ②经济上:为了给社会主义改造创造条件。需要制订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内容:
  ①确立了我国的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政府组织原则(民主集中制)。 ②规定了人民的权利和义务。
  ③制定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方针政策。
  ④将过渡时期总路线写入了宪法。
  3、特点: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体现了人民民主原则和社会主义原则。
  4、意义:①它的颁布加强了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了中国人民革命和建设的成果。
  ②反映了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根本要求,反映了广大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社会的共同愿望。
  ③它的颁布极大地提高了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推动了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奠定了基础。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gaozhongzuowen/470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