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财经类大学研究生排名

高考作文预测 时间:2010-10-08

【www.jinghuajt.com--高考作文预测】

财经类大学研究生排名篇(1):2017会计学研究生院校排名情况


  一些准备考研的会计学专业学生很想知道,哪些开设会计学专业的研究生院校是怎么排名的?下面是小编为你整理的会计学研究生院校排名,希望对你有帮助。
  会计学研究生院校排名
  会计学研究生院校: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Xiamen University),简称厦大(XMU),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21年创办,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也是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
  建校以来,学校秉承“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校训,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师资力量雄厚、居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广泛影响的综合性大学。建校迄今,已先后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在厦大学习、工作过的两院院士达60多人。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6个学部以及28个学院(含76个系)和14个研究院,形成了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科学、管理科学、艺术科学、医学科学等学科门类在内的完备学科体系。学校现有11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5个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9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7个一级学科福建省特色重点学科、46个福建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9个国家基础科学人才培养基地。拥有31个博士后流动站;31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5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9个交叉学科;24个专业学位学科授权。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71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1826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7.0%(下同),拥有博士学位的2078人,占76.5%。学校共有两院院士21人(含双聘院士9人),文科资深教授2人,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简称973计划,含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10人次,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18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千人计划”)入选者69人(含“千人计划”青年人才34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1人、讲座教授16人、青年学者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6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8人、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教学名师1人、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9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6人,教育部“新(跨)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入选者140人;国家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6个,教育部创新团队9个,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11计划”)7个。
  学校现有在校学生近40000余人(含外国学历留学生1196人),其中本科生19782人,硕士研究生16390人,博士研究生3229人,本研比约为1:1。学校获第五、六、七届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17项,名列全国高校前茅;30门课程入选全国“精品课程”,6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篇论文入选“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厦大毕业生是最受社会欢迎的群体之一,年均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
  学校设有2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牵头单位),国家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3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5个。厦门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是福建省内仅有的两个经科技部、教育部认定的国家级大学科技园之一。“十二五”期间,学校自然科学科研实力大幅提升,在《科学》、《自然》、《细胞》及其子刊等国际高水平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50余篇;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1项成果入选“中国科学十大进展”,2项成果入选“中国高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成果获中国专利金奖。学校人文社会学科研究实力雄厚,“十二五”期间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项,教育部哲社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0项;32项成果获教育部第六届、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其中一等奖3项;厦门大学在台湾研究、南洋研究、高教研究、经济研究、会计研究、南海研究等领域已经形成自身特色,实力居国内高校前列。2016年,学校科研经费突破11亿元。
  学校对外交流与合作深入开展,已与境外300多所高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与47所世界排名前200名的高校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积极参与汉语国际推广工作,已与北美洲、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的大学合作建立了16所孔子学院,并获批建设“孔子学院院长学院”。在对台交流方面,学校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难以替代的人文优势,已成为台湾研究的重镇和两岸学术、文化交流的前沿。2014年7月,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奠基,成为中国首个在海外建设独立校园的大学;2016年2月,分校举行首批新生开学典礼;分校现已开设12个专业,有在校生1340人、教职员工120多人,获准设立“福建省政府奖学金”。厦门大学马来西亚分校被中央媒体誉为镶嵌在“一带一路”上的一颗明珠,并写入中马联合新闻声明。
  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科研设备和公共服务体系。目前学校占地9000多亩,其中思明校区2600多亩、漳州校区2500多亩、翔安校区3600多亩、马来西亚分校约9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210多万平方米。学校拥有纸质图书馆藏410多万册、电子图书490多万册,固定资产总值91亿元,仪器设备总值28亿元;拥有8家附属医院。校园高速信息网络建设的规模、水平居全国高校前列并成为CERNET2的核心节点之一。厦大校园依山傍海、风光秀丽,已成为公认的环境最优美的中国大学校园之一。
  中共厦门大学第十次代表大会确定了厦门大学今后一段时期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在建校一百年时全面建成世界知名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在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跻身世界一流大学行列。目前,厦门大学正昂首阔步朝着既定的奋斗目标阔步迈进。
  会计学研究生院校: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教育部、财政部和北京市共建的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211工程”建设和首批“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项目建设高校。
  学校始建于1949年11月6日,创办之初由财政部主管,历经中央税务学校、中央财政学院、中央财经学院、中央财政金融学院等发展阶段,1996年更名为中央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转教育部直属管理,2005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6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建设高校。长期以来,学校秉持“忠诚、团结、求实、创新”的校训,传承“求真求是,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10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被誉为“中国财经管理专家的摇篮”。
  学校总占地面积1027165平方米,其中学院南路校区占地面积141962平方米,沙河校区占地面积789798平方米。
  截至2017年9月,全校教职工1759人,其中专任教师1178人。教授29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4.87%,副教授45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8.29%;具有博士学位者86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3.17%。 学校现有全日制学生15359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0101人,硕士研究生4342人,博士研究生674人,留学生242人。
  学校形成了以经济学、管理学和法学学科为主体,文学、哲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 学校设有50个本科专业,拥有经济学、管理学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拥有8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和7个北京市特色专业建设点;拥有应用经济学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和会计学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拥有工商管理一级学科、统计学一级学科,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世界经济二级学科和经济信息管理、跨国公司管理交叉学科等北京市重点学科;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76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会计硕士和法律硕士等1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其中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等三个专业学位与2010年获批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全国保险、资产评估专业学位研究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设在我校;拥有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北京市级精品课程17门,6门国家级公开视频课,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先后获得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和30项北京市教学成果奖。拥有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工商管理、马克思主义理论、统计学等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首批5个试点项目之一“经济学与公共政策优势学科创新平台”;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精算研究院和首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北京财经研究基地。
  长期以来,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在老一代教师中,著名经济学家和学者陈岱孙、崔敬伯、崔书香、李宝光、刘光第、胡中流、李天民、张玉文、闻潜、姜维壮、魏振雄、王佩真、侯荣华、李继熊等先后在校任教,其中一些老教授仍活跃在教学科研第一线。学校先后有42人成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在中青年骨干教师中,学校拥有“千人计划”入选者2人、长江学者7人、国家教学名师2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新世纪优秀支持人才”等各类杰出人才。学校是首批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的人文社科类院校。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和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7个。近年来,学校着力在全球范围内平台式引进大批海外优秀人才,聘请了一批国内外著名学者担任学院领导和学术带头人,例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劳伦斯·克莱因、约瑟夫·斯蒂格利茨、罗伯特·恩格尔、埃里克·马斯金、罗杰·迈尔森等担任学校学术委员、名誉教授、客座教授和兼职教授,为学生授课。
  作为我国经济学、管理学学科领域的重要科研创新基地,学校充分发挥国家部委和地方政府决策的“思想库”和“智囊团”的作用,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保证和有力的智力支持。“十一五”以来,学校承担了440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课题攻关项目等重大科研课题。学校举办的各类论坛和高水平国际研讨会在国内外产生了巨大影响。
  进入新世纪,根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对拔尖创新人才需求的新形势,学校注重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设立了人才培养模式试验区,着力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人才,取得了良好的成效。2006年和2007年,学校相继成为教育部“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首批高校。2010年, 学校成为国家“财经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 院校和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院校。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快速推进,学校实施国际化战略,大力开展多形式、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遍及世界五大洲的高校、政府机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等126家单位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2006年以来,作为国家援外项目培训发展中国家政府高级官员的学校受中央政府委托,先后对来自91个发展中国家730名政府高级官员进行培训,受到了广泛好评。学校是“国家建设高水平大学公派研究生项目”首批46所高校之一。2005年和2007年,学校先后成为我国接受外国留学生政府奖学金项目学校和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
  学校根据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结合自身发展优势,经过科学论证,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将中央财经大学建设成为有特色、多科性、国际化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财经类大学研究生排名篇(2):考研中国大学财经类大学排名参考资料

财经类大学研究生排名_考研中国大学财经类大学排名参考资料


  在我们中国的大学,有着许多财经类的专业。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中国大学财经类大学排名,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中国大学财经类大学排名
  国内6大重点财经类院校实力大比拼
  中央财经大学
  中央财经大学号称我国银行家的摇篮,在金融界的校友资源全国第一。
  中央财经大学好的专业:
  1、金融学:是国家级重点学科,设有金融学、应用金融、金融工程、国际金融、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五个教学单位。
  2、会计学:与安永国际会计师事务所合作,进行本科生成建制班海外实习这种独特的人才培养方式,渐渐得到了社会的普遍认可。
  3、经济学:拥有经济学本科专业自主设置权。
  4、保险学:在保险领域,中央财经大学算是中国国内知名度最高的院校,从事保险行业所必需的重要资格证书都得在这里培训和考试。
  5、财政学:历史积淀很深,但近年来有些没落。
  6、统计学:教学与科研并进。
  7、管理学:拥有管理学本科专业的自主设置权。中央财经大学最好的专业是金融学院的金融、金融工程、国际金融,财政税务保险等等。
  上海财经大学
  上海财经大学是全国著名的财经类大学,全国财经院校综合实力前五,经济学实力全国前十。加上地处上海这个金融大都市、全国金融中心,上海财大的未来将更加辉煌。
  1、会计学院是第一学院,也是王牌大院。国际会计班包括ACCA、CGA、美国会计师。
  国际会计班的CGA和ACCA比较好,美国会计证书很难考。非国际会计班包括会计学、注册会计师、财务管理。国际会计班学费贵,考证难,但是教学条件什么的都好得多,好多是外教上课,教室都有空调。
  2、金融学院是第二大院,金融工程是蛮好的专业的。将来往证券业发展,现在中国的金融分析师少,就业前景很好的,像花旗,汇丰每年点名要金融学院的人,前景很好。
  3、经济学是要走研究路线的,如果讨厌数学千万别报经济学,数学分析非常难,文科生数学基础不太好的要慎报。
  4、国际贸易是工商学院王牌的专业。国贸是中外合作专业,是全英文教学,如果家境不错而且英语也好,那么还是建议把国贸排在前面。
  5、财务管理虽然不是会计学院的王牌,但是因为跨金融和会计,可以学到的实用东西、接触的东西更多;财务管理是会计学院的,会计学院是第一大院,从学术实力到综合能力都是最好的,只是财务管理专业在会计学院是垫底的专业;
  6、税务是公管学院的王牌专业。
  7、数量经济学,不是理科生千万别选,对数学要求很高,数量经济学的头都大
  8、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外教多,学的也比较广泛,但是面太窄了)‘
  9、上海财大就是个全民考CPA的学校,有些缺少人文教育,很难体会到大学的感觉,校区又小的可怜,很难和综合类院校比,但是就业率在上海是数一数二的。
  建议:如果你的小孩是个安分的,建议选会计,最好是国际会计这个,不愁找工作,如果不安分,建议选金融,财政,经管这些专业。 如果想做学问,推荐经济学院。
  上财的国际会计基本上有大半去了四大会计事务所, 四大国际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德勤、安永、毕马威。
  对外经贸大学
  对外经贸大学,近年来比较热门的就是金融,金融工程,会计,商院这些,因为社会行情嘛,任何有点实力的大学这些专业都很火爆。
  国际贸易一直是对外经贸大学老牌的强项,近几年一直以国际经济贸易这个大名头招生,而大二时在细分专业,比如国际物流、国际税务、国际贸易,金融,经济学实验班等等。
  建议暂时只想在经济方向发展,但没定好具体的朋友选这个。
  其实,在贸大就业不一定完全对口,因为学校要求每个学生都要学够一定的经管法的学分,所以学生领域宽泛是贸大很稀松平常的事。
  贸大的辅修和双学位在人才市场上很被认可的。有很多学习小语种的贸大人都会被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录用。
  贸大的法学和小语种一直保持着小而精的传统。尤其是近年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就业非常紧俏,几乎就是100%就业,待遇也好。
  在贸大学习法学和小语种,因为有着经济和贸易知识上的优势,往往在就业中更具优势。
  对比分析1
  中央财经和对外经贸两个学校方向相反,如果你觉得跟着党走是正道,报中央财经,如果你喜欢高工资紧张的职业生活即外企,去外经贸。
  对外经贸的国际贸易专业全国第一。经济类其他专业,还是中央财大较好。
  两个学校差不多,对外贸大对英语要求高点,中财对数学要求高点。
  对外的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很强,中财金融学,会计学很强。对外的校区环境很好,在鸟巢附近。中财则要到沙河新校区,环境差点。各有利弊,怎样选择看你了。
  中财的国家级重点学科是金融学,另外会计学、财政学以及保险专业也是响当当的!中财还拥有中国精算研究所,所以学保险精算在中财也很好。将来工作的主要方向是金融机构及财政机关。关于外经贸的专业,最好的自然是国际经济与贸易,而金融财政税务专业相比中财就次一点了。你想学财政的话,还是去中财。财政学院是中财的老大哥,历史久远,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培养出的优秀人才也很多。
  如果你愿意留在上海找工作,当然选上财,如果想在北京,当然是央财,这两个学校都非常牛的,都很难考进去。这两个学校都牛的专业是金融和会计,央财的金融大于上财金融,因为上财金融还不是国家重点。
  上财的会计好过中财的会计,上财会计国内第二,中财会计是第二批的国家重点。上海财大的工商管理也非常牛,理论经济学在国内超牛;中央财大的应用经济学相当厉害,尤其是保险专业非常厉害。
  西南财经大学
  西南财经大学以前是人行直属院校的老大,隶属金融体系。金融专业是很有影响力的。西南财经大学传统强校,金融学全国前10。学校的名气在金融界应该是很响的了,几乎金融界大部分的一把手都是毕业于此,银行学的研究在全国被视为数一数二,拥有像曾康霖、刘锡良、殷孟波这样的著名学者。中国金融研究中心也设在这里。是全国第5个国家重点学科。
  金融学科:金融,金融工程,金融双语,金融学(证券与期货);
  会计学科:会计,财管,审计,会计双语,财管双语;
  统计学科:统计学;保险,保险双语
  金融(金融学、金融双语、金融工程等)和会计(CPA、会计、会计双语、财务管理)等是财大最好的专业,录取分数也是最高的,具体分数参考学校的招生办网站历年录取分数情况!
  就业角度来说偏地域性,西财也是如此,虽然是教育部211,但是会计类就业的去向以本土及周边居多。 因此选择那个学校都没什么区别,关键是看你将来希望在哪里工作,抛却区域因素而选择财经学校在就业方面是要吃亏的。
  西财在广东那边就业还是蛮好的。会计专业也是财大非常吃香的专业,比金融还好就业。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比较好的专业有会计学院、金融学院、财税学院、经济学院、法学院。
  就业地区主要集中在珠三角,即广州深圳东莞佛山顺德等珠三角经济发达城市。
  会计和金融就业最好。金融学院一般就业都是银行、证券公司为主。广东几乎所有证券公司营业网点都有校友。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财政学也很牛,也老早都是国家重点学科。要学法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比西南财经大学好。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有会计学、财政学、金融学和民商法四个国家级重点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法学四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
  对比分析2
  从就业来看,西南财经大学不错,在西南地区以及一些中东部地区不错的,但是地处西南边陲,受到一定限制。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在中南地区都很吃香,特别是在两广和海南地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所在地武汉经济发达,交通要道,是一座有创新力竞争力的城市,只是气候大热。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给人感觉因合并而增强了实力,有些大而杂、不精的认识,既有经济又有政法,还都不太弱。
  西南财经大学是老牌财经大学,专营金融经济,目标明确,坐车换车方便,气候适宜,特别宜于居住。
  两个学校排名差不多,不相上下。西财属人行,中南属财政部,西财强的是金融,中南强的是财会。
  东北财经大学
  创建于1952年10月,其前身是东北财经学院,1959年与辽宁商学院合并组建而成。2000年,东北财经大学由财政部划归辽宁省人民政府管理,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辽宁省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曾经简称“辽财”,现通常简称“东财”。东北财经大学在统计、金融、审计、财务管理、财务会计及会计理论方面深有研究。其产业经济学和会计学为国家级重点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和理论经济学有博士点。
  综合对比分析
  中央财大是政治定位所驱动的,就是国家需要一所高水平的财经类院校在北京首都,它的学术根基可能不及西南财大。
  上海财大是国际化水平最高的财经类院校,海归学者趋之若鹜的地方,所以有同学去上财回来就会感叹其他财经类院校都是土鳖。
  西南财大作为央行长子,业内口碑和学术地位是不可撼动的,尤其是金融学科,一般国际金融学家来华报告演讲必会不辞辛苦先跑去西南财经。但其地理位置会被一心想去北上广大展拳脚的热血青年所忽略。
  考研专业课几大经济类考研方向
  一、专业简介
  金融是指以银行为中心的各种形式的信用活动,以及在信用基础上组织起来的货币资金的融通。这是研究人们在不确定性条件下如何跨时配置稀缺资源的一门学问,时间和不确定是金融经济行为的核心要素。
  二、就业前景
  金融学研究生毕业后可进入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类机构工作,收入相当可观。
  三、报考热度
  金融学专业的毕业生走俏人才市场,发展前景广阔,几乎每所高校的金融学录取分数线都是经济类中最高的,是目前报考最火的经济类专业。也正因如此,金融学考研的竞争异常激烈,每年在考试中失利的同学都很多,报考难度相当大,专业实力不是很强的考生最好量力而行。
  四、研究方向
  中央银行理论与宏观金融调控、商业银行理论与经营管理、金融市场运行与管理、公司金融、国际金融理论与政策等。
  五、主要课程
  金融工程、汇率经济学、金融风险管理、个人理财研究等。
  六、推荐院校
  北京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苏州大学、天津财经大学。
  数量经济学 (考虑调剂)
  一、专业简介
  数量经济学是在经济理论的分析基础上,借助数学方法和计算技术研究经济数量关系及其变化规律的经济学科。
  二、就业前景
  在实际经济方面的工作中,经济学多是通过数学模型来验证各种经济变量之间的关系。像保险、股票、利率这些经济变量的预测就是通过数学模型进行预测的,所以该专业的很多毕业生进入各类金融机构(如期货市场、外汇市场)做技术分析工作。
  三、报考热度
  该专业在国内是新兴专业,许多考生不是很了解,报考难度没有金融专业那么大。有志于在经济学领域发展的考生,特别是那些想考金融又担心成绩不够理想的考生可以考虑报考数量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
  四、研究方向
  计量经济理论与应用研究、金融数量分析。
  五、主要课程
  经济预测与决策、数理经济学、证券投资分析、抽样理论与方法等。
  六、推荐院校
  清华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华侨大学。
  财政学
  一、专业概况
  财政学主要研究政府部门在资金筹集和使用方面的理论、制度和管理方法,同时也研究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的税收问题,以及国内外财政和公共财务管理理论与实践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二、就业前景
  与此专业适应的工作主要集中于政府的相关部门,如财政部门、税务部门及政府其他经济管理部门,对想当政府公务员的考生来说,报考财政学专业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具有了财政学方面的专业知识,不论是在政府管理部门还是在政策的研究部门,职业发展空间都很广阔。
  三、报考热度
  目前财政学在经济类专业中属于中等偏上热度,报考人数也是居高不下。很多重点院校的录取比例达到了十几比一,竞争激烈,考生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四、研究方向
  财政理论与制度研究、公共财政管理研究、区域地方财政与地方财政研究。
  五、主要课程
  税收理论、财政管理研究、财务分析与决策、财税政策与制度研究等。
  六、推荐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山东大学、西南财经大学、江西财经大学。
  产业经济学(*)
  一、专业概况
  产业经济学也叫产业组织学,属于微观经济学的重要板块,是现代经济学中用来分析现实经济问题的新兴应用经济理论,也是当今经济学的三大前沿学科之一。
  二、就业前景
  现在产业经济学关心的主要是垄断行业的运行机制以及各垄断公司的竞争行为,以后想去大型企业工作的考生可以选择这个专业。很多大公司都设置有专门的市场研究部门,这些部门就是利用专业的经济学理论来分析现有行业情况,得出分析结果,然后作出企业的决策。这些部门需要的正是产业经济学的专业人才。
  三、报考热度
  产业经济学属于应用类经济学,实用性强,对就业很有帮助。该专业的报考人数逐年增加,竞争压力不小。
  四、研究方向
  产业结构、组织与政策研究、产业投融资研究、现代工业经济与公司制度研究。
  五、主要课程
  产业组织学、公司理论与实务、产业投资理论与实务、规制经济学等。
  六、推荐院校
  复旦大学、辽宁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
  国民经济学
  一、专业概况
  国际经济学是从经济学的角度分析国际上的各种经济现象,探究经济规律,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世界经济概论。
  二、就业前景
  对想从事国际贸易和打算在跨国公司工作的考生来说,国际经济学是一个可优先考虑的专业。虽然国际经济学只是从经济理论上阐述国际经济中的一些关系,但系统学习之后,在从事对外经济工作时会有一种全局感,也有相应的理论基础,对职业发展很有好处。同时,国际经济学对英语的要求较高,该专业学生在外语方面具有相当竞争优势,受到很多跨国企业的青睐。
  三、报考热度
  因为就业方面的优势,国际经济学也是每年报考的热点,想报考该专业的考生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
  四、研究方向
  发达国家市场经济研究、国际经济运行理论与政策研究、当代国际经济关系研究。
  五、主要课程
  国际经济学、世界经济研究、国际金融与贸易研究、国际宏观经济理论与实践等。
  六、推荐院校
  浙江大学、湖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浙江工业大学。
  西方经济学
  一、专业概况
  西方经济学专业是以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现代经济理论与经济政策为研究对象,从理论层面上讨论各种经济关系,通过理论的总结来指导人们的经济行为。该专业属于理论经济学,其他经济学科都是建立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之上,学习西方经济学能对整个经济学知识的框架结构有一个整体认识。
  二、就业前景
  对现代经济理论感兴趣或是以后有志于从事经济理论研究的同学来说,这个专业是最好的选择。毕业后可以进入高校,或者继续读博深造。
  三、报考热度
  本专业报考热度一般,一些学校的西方经济学专业上线人数和录取人数相差不大,是经济类专业中相对容易考的专业。因此,对经济学感兴趣而对自己实力不是很自信的考生可以考虑报考该专业。
  四、研究方向
  现代企业理论与实务、公共经济调控理论与实践。
  五、主要课程
  高级微观经济学、高级宏观经济学、高级计量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等。
  六、推荐院校
  中国人民大学、南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南京财经大学。以上就是小编为您带来的经济类考研方向的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祝大家考研成功!

财经类大学研究生排名篇(3):考研财经类院校目前排名参考资料


  我们在准备考研财经类的时候,择校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关注好院校的排名。小编为大家精心准备了考研财经类院校目前排名,欢迎大家前来阅读。
  考研择校:财经类院校目前排名
  考研经济类联考数学复习规划
  相较于大部分院校选择数学三来说,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的数学要简单许多,因为目标定位就是为了满足经济分析的应用需求,必然不会涉及太多的理论内容,出题点全部围绕着基本方法和基本概念设置,所以在内容的要求上也比较简约,明确对应以下三部分内容:
  1.微积分部分
  一元函数的微分、积分;多元函数的一阶偏导数;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
  2.概率论部分
  分布和分布函数的概念;常见分布;期望值和方差。
  3.线性代数部分
  线性方程组;向量的线性相关和线性无关;矩阵的基本运算。
  虽然考试大纲对具体考点没有做出明确说明,但是考查的题型基本以基础概念辨析和简单计算为主,难度不大于数学一、二、三中的填空题,剖析历年真题,不难看出以下考点的曝光度较高:
  微积分部分主要以一元函数为主,运用极限概念求导多以单选题呈现,一元函数的积分和微分也是每年必考,不定积分和单变量的含参量积分是出题主角,题型还是单选题多见;对于求解二元函数的一阶偏导和二次函数的单调性和极值多以解答题形式出现,还有用洛必达法则求不定式极限和两个重要极限公式也是重点复习内容,还要兼顾到边际函数做经济应用分析。整体看来,微积分部分考查内容较多,能有6-8道题,是各位考生复习的第一重点。
  概率可以说是经济分析比较重要的数学工具,在数学部分也有着不小的题量。主要集中在分布函数,涉及概念和理论的基本很少出,重点还是计算,特别是求随机变量在某段区间或某点处的概率,几乎为必考题型。对于常见的分布(正态分布、指数分布、二项分布、泊松分布)的定义、性质以及期望和方差一定要熟记,题目的计算量不会很大,比较容易得分。选择题的题量大概为4个题左右,解答题有2个题左右。
  对于线性代数这块,基本的数学一、二、三模块也多以计算为主,在经济类联考中更是如此。多以齐次、非齐次线性方程组或向量组的线性表示为载体要求计算某些数值;矩阵的考查则以方阵为主,关于矩阵的运算多出现在解答题中,变形和性质则出现在选择题里,知识点考查相对单一,不如前两部分的综合性强。
  根据王老师的建议,提醒经济类联考的考生们,在三个月左右的考前复习中,首先参照至少五年的真题,先将这三部分内容涉及的基础概念和方法做下全面梳理,尤其是自己薄弱的部分要重视;其次,通过对知识点的把握,提升做题能力,前期注重准确度,后期提升速度,考前一个月要进行至少两到三轮的全真模考。
  总体上看经济类联考综合数学部分的难度不是很大,备考重心是做题速度和准确率兼顾,这样才能保证有充足时间完成逻辑和中文写作,在考前100天的关键节点,预祝各位备考经济类联考的小伙伴们以优异的成绩冲击名校经济类专硕。
  考研哪些条件更适合读经济类专业
  “经济”的行业是高薪行业?
  就业状况,往往成为考生及家长选择专业的重要依据。高薪、稳定、需求多,是很多考生家长对经济类专业今后就业前景的看法,而一些人力资源公司、调查公司公布的数据更让家长们获得了有力的支持。智联招聘公布的一份数据显示,最近两年以来,金融业对人才的需求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翰德人力资源有限公司公布的一份薪资调查报告显示,在销售、法律、制造、电信等9个行业中,金融业仍是年收入最高的“金领行业”。全球著名管理资讯公司华信惠悦的一份数据则显示,银行业去年在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四个城市的总体加薪幅度均超过了9%。
  然而,事情的发展并不一定和考生的美好愿望一致。经济相关行业依靠竞争来维持其生存,人与人容易拉开差距,处在顶端的人只是少数,少数的人占有多数的资源,领取高额的薪水。一名刚毕业的学生生要能脱颖而出,绝非易事。整个行业的高收入水平是一种统计造成的假象——这种高收入是纯粹的平均水平。事实上,这个行业内管理层与基层,经验丰富者与应届毕业生,甚至不同公司的员工之间,收入水平都会有天壤之别。
  经济热催生扩招
  据国务院学位办公室发表的统计数据,我国大学授予的经济学学士占学士总数的14.36%,授予的经济学硕士占硕士总数的5.24%,经济学博士占博士总数的5.34%。本科生充足的数量保证了考研的高报考率。此外,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金融服务业发展迅猛,于是金融专业成为众多开设经济学专业学校的“金字招牌”,就业前景大家一致看好。
  然而,经济学专业的扩招也埋下了许多隐患。经济学类专业知识结构复杂,内容繁多,现代经济学又强调数量化的概念(这是对我国传统经济学的巨大革命),而且特别强调实战能力。扩招很容易降低整体的师资水平、学习条件以及单个学生受关注的机会。本科生的基础知识不够扎实,也导致了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下降,毕业生就业困难也就自然而然了。对于市场来说,需要大量的大量需要“经济类人才”,但却不一定需要“经济学毕业生”。一方面是市场对高素质经济类人才的强烈需要,另一方面这也是高等教育中经济学人才培养的缺陷。这种巨大落差导致报考经济类研究生面临着巨大挑战。
  报考经济类研究生应该从自身实际出发
  有必要澄清对经济学读研的三个误解: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读经济类研究生;并不是所有的经济类专业前景都一样;并不是所有经济类毕业生都能找到理想的工作。
  (一)更适合读经济类专业的条件
  一些具有学术基础和理想的同学,希望在经济学研究领域或者经济教育领域有所作为,可以从事理论经济学或者经济学理论的研究。金融危机只会使经济学更加受到人们的重视,有很多需要研究和探索的问题现在已摆在人们的面前。从调查得知,有学术研究兴趣的人不多,因为从事科学研究的路是坎坷和孤独的,需要有一定的决心和能力。更多同学优先考虑的是自己的生存以及就业问题,希望通过经济学加强自身竞争力。报考经济类学生大致可分为:
  1.本科阶段就是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一般基础较好,这些同学大可不必放弃所学的经济学专业,要坚持发展提高,因为中国的未来需要经济人才。
  2.本科阶段是经济学相关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学习成绩一般但综合能力突出,如果确实跨专业更能发挥自己的潜力,也不必留恋。
  3.希望跨专业考经济学研究生的同学,跨考中不少是逐热而来,看中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的美好“钱”景。可能今天的热门也许到毕业时已经不是热门专业,竞争激烈程度不会因为金融危机为下降。因为在金融危机动荡的环境中往往中小企业和基础竞争力较低的个人首先受到冲击,一定要慎重。
  经济学包罗万象,具备了广泛的经济学常识之后还要有一个自己专攻的领域。如:擅长英语和交流的考生,可选择国际贸易方面;数学专业基础好的考生,可从数量经济学、统计学、金融工程这些点进入经济学;了解西部的考生,可以报考区域经济学、赶超经济学(辽宁大学),虽然对经济学的整体轮廓的把握是必须的综合素质要求,但是我们必须给自己找个立足点,从本科经济学相关专业,找到了自己的点,结合自己的点打破经济学专业范围,扩大知识面,甚至可以选修相关课程或者修读双学位,比如应用心理学、贸易英语等等。
  总之,不要让学科限制自己,而是掌握与某个部门相关的知识、技巧和能力,在市场中往往很多时候都是不分学科的。如果通过不同的途径,形成自己的专长,在茫茫求职大军中会显得相对突出。
  (二)经济学类不同专业之间差别极大
  经济学,一个学科内就设置包含了将近20个具体专业。不同的专业,在报考难易、学习过程、就业前景、发展道路也是大不相同。总体而言,经济类专业分成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理论经济学包括政治经济学、经济思想史、经济史、西方经济学、世界经济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二级学科。应用经济学下设二级学科为: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金融学、产业经济学、国际经济学、劳动经济学、统计学、数量经济学、国防经济学。
  在当今讲求实用的社会风气下,人们多倾向选择应用经济学,成就了金融学、国际经济学、国际贸易学这样的超级热门专业。这些专业相比其他专业确实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选择这些专业的人数太多,如果学艺不精可能会消减掉这些专业优势。统计学和数量经济学紧随其后,这两个专业的特点是能够学到一门纯熟的统计工具,能够对经济问题进行专业的数量分析。精确的量化分析恰好是现代经济的特征和发展方向,因此这两个专业对擅长数理的人是性价比很高的专业。国民经济学、区域经济学、财政学(含税收学)、产业经济学、国防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虽然属于应用经济学之列,但是在学习中理论性也较浓。
  理论经济学中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是研究经济的最基本理论的学科,适合造就经济方面的通才,就业面宽阔,但是针对性不强,可能什么都可以做,但是又属于什么都不是特别对口的情况。这两个专业是理论经济学的热门专业,能够帮助学习者建立扎实的经济学基础,如果有自己的其他特长,将会成为特别受市场欢迎的“综合能力强+特长鲜明”的高级人才。经济思想史、经济史、世界经济以及人口研究性特别比较浓厚,容易考取,但是很多为了读研而读研的考生选择了这个专业后,因为缺乏兴趣而倍受煎熬。资源与环境经济学这一专业属于新兴的专业,如果能把握时机,学有所成,值得看好。
  (三)热门专业选择更需关注院校、方向选择
  人们通常对“名校情节”有相反意见,事实也确实如此,不管什么样的学校都能出人才。但是对这种热门专业,名校的意义往往更突出。从事经济研究的人,在名校能获得更好的平台和更多的资源。那些真正想投身经济领域的人,名校毕业无异于给自己一个更好的商标,一个复旦的金融学硕士生,若能被录用到外资的金融机构,年收入就可能达到数十万元,而外资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的遍地开花,必然需要大量的中层金融白领来承担。
  现在研究生招生人数增加,很多二本院校也有了研究生硕士点,特别是热门专业硕士点的数量更多。如果为了报考热门专业而去实力一般的学校,就会导致毕业之后,在人山人海的金融学、国际贸易学的毕业生就业群中毫无过人之处。
  此外,经济学作为一门实用学科,紧跟社会的发展,一些学校纷纷开设特色专业和新兴学科。理论经济学上有:中国人民大学的网络经济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厦门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发展经济学,辽宁大学的转轨经济学、比较经济体制学等,上海财经大学的经济哲学。应用经济学上有:西南财经大学的税收学,南开大学的物流学,厦门大学的资产评估等等。
  这些专业表面上对口的就业领域很窄,但是尽快就读这些专业正是有的放矢,一个萝卜一个坑,把握住专业的就业机会。当然,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是有相当风险一样,新兴专业可能会冒一定的风险,但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学有所长是能规避风险的。
  经济研究生职业遐想
  不少考生在考前抱着考上了再说的心态,结果拼尽全力考上之后发现自己走错了路但不得不苦苦支撑。因此,选一条适合自己的路比选一条众人推崇的路走起来更轻松自如。想象考上研会怎么样,以后毕业会怎么样的问题,也许能帮自己做个当下的决定。我们不妨展望读经济研究生生活。
  经济类毕业生最受追捧的真正的黄金职业是:金融分析师、特许财富管理师、基金/证券经纪人、保险类职位、精算师、财务规划师、行业分析师。那么,我们大学本科毕业生甚至研究生距离这些高薪岗位有多远的距离呢?每个高薪岗位都对应着很高的门槛,从上面所提到的岗位来看,可以归结为三种:一是很强的专业课功底,最好是能够取得相关的资格证件。大陆目前只有几十人拥有CFA资格,CWM证书的要求是精通至少2个投资领域。二是拥有广博的多学科知识,比如财务规划师至少懂得经济、金融、管理以及法律知识,精算师不仅要求深厚的数学功底,对经济学、统计学、财经、金融、管理、法律、计算机和医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应该多掌握几门。三是综合素质比较高。行业分析师要求逻辑思维能力、分析能力,操盘手要求市场洞察力,市场洞察力远不是一般的能力。有些部门还需要公共关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等等。四是需要一定的实战经验,这个需要在入行时放低要求,多多积累。
  因此,对于真正想考取经济类研究生的考生,不能得过且过,要放手拼搏。仔细思考以后可能工作的区域,自己突出的能力和尚欠缺的方面,然后综合选择自己所有就读的专业和院校。
  温馨提醒:热门只表示选择这个专业的人数多,并不意味着这个专业优于别的专业,也不意味着它适合每个人。对于每一位考生来说,只有适合的专业才是好专业,只有选择了适合的专业才适合发展。我们应该清楚,“热门”终究会有一天不再受人追捧,但是“热门”和“冷门”中练就的精英,却会时刻都让人备受关注。理性务实看待热门,这样你的就业前景才会更加“热门”。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gaozhongzuowen/34263/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