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高一化学必修二

高一作文 时间:2010-02-23

【www.jinghuajt.com--高一作文】

高一化学必修二篇1: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的特点是跨度大,知识点多,想要学好必修二的化学,平时要勤看书,将知识点弄懂,熟记好。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一化学必修二必备知识
  一、硅及及其化合物性质
  1. 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2NaOH+H2O=Na2SiO3+2H2↑
  2. 硅与氢氟酸反应:Si+4HF=SiF4+H2↑
  3. 二氧化硅与氢氧化钠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4. 二氧化硅与氢氟酸反应:SiO2+4HF=SiF4↑+2H2O
  5. 制造玻璃主要反应:SiO2+CaCO3高温===CaSiO3+CO2↑ SiO2+Na2CO3高温===Na2SiO3+CO2↑
  二、 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1. 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Mg+O2点燃===2MgO
  2. 在氮气中点燃镁条:3Mg+N2点燃===Mg3N2
  3. 在二氧化碳中点燃镁条:2Mg+CO2点燃===2MgO+C
  4. 在氯气中点燃镁条:Mg+Cl2点燃===MgCl2
  5. 海水中提取镁涉及反应:
  ① 贝壳煅烧制取熟石灰:CaCO3高温===CaO+CO2↑ CaO+H2O=Ca(OH)2 ② 产生氢氧化镁沉淀:Mg2++2OH-=Mg(OH)2↓
  ③ 氢氧化镁转化为氯化镁:Mg(OH)2+2HCl=MgCl2+2H2O
  ④ 电解熔融氯化镁:MgCl2通电===Mg+Cl2↑
  高一化学必修二考点知识
  化学中的“一定”与“不一定”
  1、化学变化中一定有物理变化,物理变化中不一定有化学变化。
  2、金属常温下不一定都是固体(如Hg是液态的),非金属不一定都是气体或固体(如Br2 是液态的)注意:金属、非金属是指单质,不能与物质组成元素混淆。
  3、原子团一定是带电荷的离子,但原子团不一定是酸根(如NH4+ 、OH- ); 酸根也不一定是原子团 (如 Cl- 叫氢氯酸根).
  4、缓慢氧化不一定会引起自燃。燃烧一定是化学变化。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高压锅爆炸是物理变化。)
  5、原子核中不一定都会有中子(如H原子就无中子)。
  6、原子不一定比分子小(不能说“分子大,原子小”)。 分子和原子的根本区别是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
  7、同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不一定是单质,也可能是几种单质的混合物。如O2和O3。
  8、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粒子不一定是稀有气体元素的原子,也可能是阳离子或阴离子。
  9、稳定结构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不一定是8,如氦原子。(第一层为最外层2个电子)。
  10、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不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因为粒子包括原子、分子、离子,而元素不包括多原子所构成的分子或原子团)只有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 单核粒子 (一个原子一个核)一定属于同种元素。
  高一化学必修二知识
  1、构成物质的三种微粒是分子、原子、离子。
  2、还原氧化铜常用的三种还原剂氢气、一氧化碳、碳。
  3、氢气作为燃料有三大优点:资源丰富、发热量高、燃烧后的产物是水不污染环境。
  4、构成原子一般有三种微粒:质子、中子、电子。
  5、黑色金属只有三种:铁、锰、铬。
  6、构成物质的元素可分为三类即(1)金属元素、(2)非金属元素、(3)稀有气体元素。
  7,铁的氧化物有三种,其化学式为(1)FeO、(2)Fe2O3、(3) Fe3O4。
  8、溶液的特征有三个(1)均一性;(2)稳定性;(3)混合物。
  9、化学方程式有三个意义:(1)表示什么物质参加反应,结果生成什么物质;(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各物质问的分子或原子的微粒数比;(3)表示各反应物、生
  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化学方程式有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依据;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10、生铁一般分为三种:白口铁、灰口铁、球墨铸铁。
  11、碳素钢可分为三种:高碳钢、中碳钢、低碳钢。
  12、常用于炼铁的铁矿石有三种:(1)赤铁矿(主要成分为Fe2O3);(2)磁铁矿(Fe3O4);(3)菱铁矿(FeCO3)。
  13、炼钢的主要设备有三种:转炉、电炉、平炉。
  14、常与温度有关的三个反应条件是点燃、加热、高温。

高一化学必修二篇2:高中必修2化学知识点归纳


  学习必修二的化学知识,最重要的还是对课本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只有将知识概念弄明白了,才能进行下一步的实验操作。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必修2化学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必修2化学知识总结
  1、铝片与盐酸反应是放热的,Ba(OH)2与NH4Cl反应是吸热的;
  2、Na与H2O(放有酚酞)反应,熔化、浮于水面、转动、有气体放出;(熔、浮、游、嘶、红)
  4、Cu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5、H2在Cl2中燃烧是苍白色的火焰;
  6、Na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
  7、P在Cl2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色烟雾;
  8、SO2通入品红溶液先褪色,加热后恢复原色;
  9、NH3与HCl相遇产生大量的白烟;
  10、铝箔在氧气中激烈燃烧产生刺眼的白光;
  11、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刺眼白光,在CO2中燃烧生成白色粉末(MgO),产生黑烟;
  12、铁丝在Cl2中燃烧,产生棕色的烟;
  13、HF腐蚀玻璃:4HF + SiO2 = SiF4 + 2H2O
  14、Fe(OH)2在空气中被氧化:由白色变为灰绿最后变为红褐色;
  15、在常温下:Fe、Al 在浓H2SO4和浓HNO3中钝化;
  16、向盛有苯酚溶液的试管中滴入FeCl3溶液,溶液呈紫色;苯酚遇空气呈粉红色。
  17、蛋白质遇浓HNO3变黄,被灼烧时有烧焦羽毛气味;
  18、在空气中燃烧:S——微弱的淡蓝色火焰 H2——淡蓝色火焰 H2S——淡蓝色火焰
  CO——蓝色火焰 CH4——明亮并呈蓝色的火焰 S在O2中燃烧——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高中必修2化学知识重点
  1、钠与水反应: 2Na+2H2O = 2NaOH +H2↑
  2、铝片投入氢氧化钠溶液:2Al+ 2NaOH +6H2O = 2 Na [Al(OH)4] +3H2↑
  3、氯化铁溶液中加入铁粉:2FeCl3+ Fe = 3 FeCl2
  4、FeCl3溶液与Cu反应:2FeCl3+ Cu = CuCl2+2FeCl2
  5、硫氢化钠溶液与碘反应:NaHS+I2 = S↓+ HI+NaI
  6、过氧化钠和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
  7、铜与浓硝酸:Cu+4HNO3(浓) = Cu(NO3)2+ 2NO2↑+ 2H2O
  8、铜与稀硝酸:3Cu+8HNO3(稀)= 3Cu(NO3)2+ 2NO↑+ 4H2O
  9、稀硝酸除银镜:3Ag+4HNO3 = 3AgNO3+ NO↑+ 2H2O
  10、稀硝酸与过量的铁屑反应3Fe+8HNO3(稀) = 3Fe(NO3)2+ 2NO↑+ 4H2O
  11、FeS和稀硝酸反应:FeS+4HNO3 = Fe(NO3)3+NO↑+S↓+2 H2O
  12、电解饱和食盐水:2 NaCl+2H2O = C12↑+ H2↑+2NaOH
  13、用石墨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2CuSO4+2H2O = O2↑+2Cu+ 2H2SO4
  14、醋酸加入氨水: CH3COOH+NH3·H2O = CH3COONH4+H2O
  15、氢氧化镁加入醋酸: Mg(OH)2+2CH3COOH =(CH3COO)2Mg+2H2O
  高中必修2化学知识
  结构
  1、半径
  ① 周期表中原子半径从左下方到右上方减小(稀有气体除外)。
  ② 离子半径从上到下增大,同周期从左到右金属离子及非金属离子均减小,但非金属离子半径大于金属离子半径。
  ③ 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质子数越大,半径越小。
  2、化合价
  ① 一般金属元素无负价,但存在金属形成的阴离子。
  ② 非金属元素除O、F外均有最高正价。且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绝对值之和为8。 ③ 变价金属一般是铁和铜,变价非金属一般是C、Cl、S、N、O。
  ④ 任一物质各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能根据化合价正确书写化学式(分子式),并能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3、分子结构表示方法
  ① 是否是8电子稳定结构,主要看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共价键数目对不对。卤素单键、氧族双键、氮族叁键、碳族四键。一般硼以前的元素不能形成8电子稳定结构;
  ② 掌握以下分子的空间结构:CO2、H2O、NH3、CH4、C2H4、C2H2、C6H6、P4。
  4、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
  ① 掌握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极性共价键、非极性共价键、分子间作用力、氢键的概念。
  ② 掌握四种晶体与化学键、范德华力的关系。
  ③ 掌握分子极性与共价键的极性关系。
  ④ 两个不同原子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
  ⑤ 常见的具有极性共价键的非极性分子:CO2、SO3、PCl3、CH4、CCl4、C2H4、C2H2、C6H6及大多数非金属单质。

高一化学必修二篇3:高一化学必修二重点知识点汇总


  高一化学是学生学习高中化学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必修二的化学内容是比较复杂的,如果平时比加以复习是很难掌握好的。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化学必修二必备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必修二化学基础知识
  一、化学能与热能
  1、在任何的化学反应中总伴有能量的变化。
  原因:当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断开反应物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而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一个确定的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的总能量的相对大小。E反应物总能量>E生成物总能量,为放热反应。E反应物总能量
  2、常见的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
  常见的放热反应:①所有的燃烧与缓慢氧化。②酸碱中和反应。③金属与酸、水反应制氢气。
  ④大多数化合反应(特殊:C+CO2 2CO是吸热反应)。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以C、H2、CO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如:C(s)+H2O(g) = CO(g)+H2(g)。
  ②铵盐和碱的反应如Ba(OH)2•8H2O+NH4Cl=BaCl2+2NH3↑+10H2O
  ③大多数分解反应如KClO3、KMnO4、CaCO3的分解等。
  [练习]1、下列反应中,即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又是吸热反应的是( B )
  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灼热的炭与CO2反应
  C.铝与稀盐酸 D.H2与O2的燃烧反应
  2、已知反应X+Y=M+N为放热反应,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X的能量一定高于M B. Y的能量一定高于N
  C. X和Y的总能量一定高于M和N的总能量
  D. 因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不必加热就可发生
  二、化学能与电能
  1、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方式:
  电能
  (电力) 火电(火力发电) 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 缺点:环境污染、低效
  原电池 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 优点:清洁、高效
  2、原电池原理(1)概念:把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通过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1)有活泼性不同的两个电极;(2)电解质溶液(3)闭合回路(4)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4)电极名称及发生的反应:
  负极: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电极反应式:较活泼金属-ne-=金属阳离子
  负极现象:负极溶解,负极质量减少。
  正极:较不活泼的金属或石墨作正极,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电极反应式:溶液中阳离子+ne-=单质
  正极的现象:一般有气体放出或正极质量增加。
  (5)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
  ①依据原电池两极的材料:
  较活泼的金属作负极(K、Ca、Na太活泼,不能作电极);
  较不活泼金属或可导电非金属(石墨)、氧化物(MnO2)等作正极。
  ②根据电流方向或电子流向:(外电路)的电流由正极流向负极;电子则由负极经外电路流向原电池的正极。
  ③根据内电路离子的迁移方向:阳离子流向原电池正极,阴离子流向原电池负极。
  ④根据原电池中的反应类型:
  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现象通常是电极本身消耗,质量减小。
  正极:得电子,发生还原反应,现象是常伴随金属的析出或H2的放出。
  (6)原电池电极反应的书写方法:
  (i)原电池反应所依托的化学反应原理是氧化还原反应,负极反应是氧化反应,正极反应是还原反应。因此书写电极反应的方法归纳如下:
  ①写出总反应方程式。 ②把总反应根据电子得失情况,分成氧化反应、还原反应。
  ③氧化反应在负极发生,还原反应在正极发生,反应物和生成物对号入座,注意酸碱介质和水等参与反应。
  (ii)原电池的总反应式一般把正极和负极反应式相加而得。
  (7)原电池的应用:①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如粗锌制氢气速率比纯锌制氢气快。②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③设计原电池。④金属的防腐。
  高一化学必考知识点
  一、 有机物的概念
  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①种类多②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③易分解,易燃烧④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⑤反应慢,有副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用“→”代替“=”)
  二、甲烷
  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烃)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 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
  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 (产物气体如何检验?)
  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应: (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
  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三、乙烯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 = 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
  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 + 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3)聚合反应:
  四、苯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气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有毒,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
  溶剂,本身也是良好的有机溶剂。
  2、苯的结构:C6H6(正六边形平面结构)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碳碳键键能大于碳碳单键键能小于碳碳单键键能的2倍,键长介于碳碳单键键长和双键键长之间
  键角120°。
  3、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 2C6H6+15O2 = 12CO2+6H2O (火焰明亮,冒浓烟)
  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2)取代反应
  ① + Br2 + HBr
  铁粉的作用:与溴反应生成溴化铁做催化剂;溴苯无色密度比水大
  ② 苯与硝酸(用HONO2表示)发生取代反应,生成无色、不溶于水、密度大于水、有毒的油状液体——硝基苯。
  + HONO2 + H2O
  反应用水浴加热,控制温度在50—60℃,浓硫酸做催化剂和脱水剂。
  (3)加成反应
  用镍做催化剂,苯与氢发生加成反应,生成环己烷 + 3H2
  五、乙醇
  1、物理性质:无色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与水以任意比互溶
  如何检验乙醇中是否含有水:加无水硫酸铜;如何得到无水乙醇:加生石灰,蒸馏
  2、结构: CH3CH2OH(含有官能团:羟基)
  3、化学性质
  (1) 乙醇与金属钠的反应: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取代反应)
  (2) 乙醇的氧化反应
  ①乙醇的燃烧:CH3CH2OH+3O2= 2CO2+3H2O
  ②乙醇的催化氧化反应2CH3CH2OH+O2= 2CH3CHO+2H2O
  ③乙醇被强氧化剂氧化反应
  CH3CH2OH
  必修二化学知识重点
  元素周期律
  1.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核外电子排布、原子半径、主要化合价、金属性、非金属性)随着核电荷数的递增而呈周期性变化的规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变化实质是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周期性变化的必然结果。
  2.同周期元素性质递变规律
第三周期元素
11Na
12Mg
13Al
14Si
15P
16S
17Cl
18Ar
(1)电子排布
 
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数依次增加
(2)原子半径
原子半径依次减小

(3)主要化合价
+1
+2
+3
+4
-4
+5
-3
+6
-2
+7
-1

(4)金属性、非金属性
金属性减弱,非金属性增加

(5)单质与水或酸置换难易
冷水
剧烈
热水与
酸快
与酸反
应慢
——

(6)氢化物的化学式
——
SiH4
PH3
H2S
HCl

(7)与H2化合的难易
——
 
由难到易

(8)氢化物的稳定性
——
 
稳定性增强

(9)最高价氧化物的化学式
Na2O
MgO
Al2O3
SiO2
P2O5
SO3
Cl2O7

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10)化学式
NaOH
Mg(OH)2
Al(OH)3
H2SiO3
H3PO4
H2SO4
HClO4

(11)酸碱性
强碱
中强碱
两性氢
氧化物
弱酸
中强

强酸
很强
的酸

(12)变化规律
 
碱性减弱,酸性增强

  第ⅠA族碱金属元素:Li Na K Rb Cs Fr(Fr是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左下方)
  第ⅦA族卤族元素:F Cl Br I At(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位于周期表右上方)
  判断元素金属性和非金属性强弱的方法:
  (1)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水或酸反应生成氢气容易(难);②氢氧化物碱性强(弱);③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Fe+CuSO4=FeSO4+Cu。
  (2)非金属性强(弱)——①单质与氢气易(难)反应;②生成的氢化物稳定(不稳定);③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含氧酸)酸性强(弱);④相互置换反应(强制弱)2NaBr+Cl2=2NaCl+Br2。
  同周期比较:
金属性:Na>Mg>Al
与酸或水反应:从易→难
碱性:NaOH>Mg(OH)2>Al(OH)3 
 
非金属性:Si<P<S<Cl
单质与氢气反应:从难→易
氢化物稳定性:SiH4<PH3<H2S<HCl
酸性(含氧酸):H2SiO3<H3PO4<H2SO4<HClO4 
  同主族比较:
金属性:Li<Na<K<Rb<Cs(碱金属元素)
与酸或水反应:从难→易
碱性:LiOH<NaOH<KOH<RbOH<CsOH
非金属性:F>Cl>Br>I(卤族元素)
单质与氢气反应:从易→难
氢化物稳定:HF>HCl>HBr>HI
金属性:Li<Na<K<Rb<Cs
还原性(失电子能力):Li<Na<K<Rb<Cs
氧化性(得电子能力):Li+>Na+>K+>Rb+>Cs+
非金属性:F>Cl>Br>I
氧化性:F2>Cl2>Br2>I2
还原性:F-<Cl-<Br-<I-
酸性(无氧酸):HF<HCl<HBr<HI
  比较粒子(包括原子、离子)半径的方法:
  (1)先比较电子层数,电子层数多的半径大。
  (2)电子层数相同时,再比较核电荷数,核电荷数多的半径反而小。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gaozhongzuowen/299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