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化学反应原理

高二作文 时间:2010-02-12

【www.jinghuajt.com--高二作文】

篇一:[化学反应原理]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要点归纳


  在高中化学中,化学反应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知识点,但是往往很多学生都掌握不好这个内容,想知道化学反应有哪些知识点吗?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二化学重要的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二化学反应原理知识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1)反应热的概念:
  当化学反应在一定的温度下进行时,反应所释放或吸收的热量称为该反应在此温度下的热效应,简称反应热。用符号Q表示。
  (2)反应热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Q>0时,反应为吸热反应;Q<0时,反应为放热反应。
  (3)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反应热的仪器为量热计,可测出反应前后溶液温度的变化,根据体系的热容可计算出反应热,计算公式如下:
  Q=-C(T2-T1)
  式中C表示体系的热容,T1、T2分别表示反应前和反应后体系的温度。实验室经常测定中和反应的反应热。
  2、化学反应的焓变
  (1)反应焓变
  物质所具有的能量是物质固有的性质,可以用称为“焓”的物理量来描述,符号为H,单位为kJ·mol-1。
  反应产物的总焓与反应物的总焓之差称为反应焓变,用ΔH表示。
  (2)反应焓变ΔH与反应热Q的关系。
  对于等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若反应中物质的能量变化全部转化为热能,则该反应的反应热等于反应焓变,其数学表达式为:Qp=ΔH=H(反应产物)-H(反应物)。
  (3)反应焓变与吸热反应,放热反应的关系:
  ΔH>0,反应吸收能量,为吸热反应。
  ΔH<0,反应释放能量,为放热反应。
  (4)反应焓变与热化学方程式:
  把一个化学反应中物质的变化和反应焓变同时表示出来的化学方程式称为热化学方程式,如:H2(g)+O2(g)=H2O(l);ΔH(298K)=-285.8kJ·mol-1
  书写热化学方程式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化学式后面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固态(s)、液态(l)、气态(g)、溶液(aq)。
  ②化学方程式后面写上反应焓变ΔH,ΔH的单位是J·mol-1或 kJ·mol-1,且ΔH后注明反应温度。
  ③热化学方程式中物质的系数加倍,ΔH的数值也相应加倍。
  3、反应焓变的计算
  (1)盖斯定律
  对于一个化学反应,无论是一步完成,还是分几步完成,其反应焓变一样,这一规律称为盖斯定律。
  (2)利用盖斯定律进行反应焓变的计算。
  常见题型是给出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合并出题目所求的热化学方程式,根据盖斯定律可知,该方程式的ΔH为上述各热化学方程式的ΔH的代数和。
  (3)根据标准摩尔生成焓,ΔfHmθ计算反应焓变ΔH。
  对任意反应:aA+bB=cC+dD
  ΔH=[cΔfHmθ(C)+dΔfHmθ(D)]-[aΔfHmθ(A)+bΔfHmθ(B)]
  高二化学必备知识
  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电解
  1、电解的原理
  (1)电解的概念:
  在直流电作用下,电解质在两上电极上分别发生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的过程叫做电解。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叫做电解池。
  (2)电极反应:以电解熔融的NaCl为例:
  阳极:与电源正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阳极,阳极发生氧化反应:2Cl-→Cl2↑+2e-。
  阴极: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电极称为阴极,阴极发生还原反应:Na++e-→Na。
  总方程式:2NaCl(熔)2Na+Cl2↑
  2、电解原理的应用
  (1)电解食盐水制备烧碱、氯气和氢气。
  阳极:2Cl-→Cl2+2e-
  阴极:2H++e-→H2↑
  总反应:2NaCl+2H2O2NaOH+H2↑+Cl2↑
  (2)铜的电解精炼。
  粗铜(含Zn、Ni、Fe、Ag、Au、Pt)为阳极,精铜为阴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还发生几个副反应
  Zn→Zn2++2e-;Ni→Ni2++2e-
  Fe→Fe2++2e-
  Au、Ag、Pt等不反应,沉积在电解池底部形成阳极泥。
  阴极反应:Cu2++2e-→Cu
  (3)电镀:以铁表面镀铜为例
  待镀金属Fe为阴极,镀层金属Cu为阳极,CuSO4溶液为电解质溶液。
  阳极反应:Cu→Cu2++2e-
  阴极反应: Cu2++2e-→Cu
  高中化学知识重点
  一、有机物的概念
  1、定义: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为有机物(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盐、碳的金属化合物等除外)
  2、特性:①种类多②大多难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③易分解,易燃烧④熔点低,难导电、大多是非电解质⑤反应慢,有副反应(故反应方程式中用“→”代替“=”)
  二、甲烷CH4
  烃—碳氢化合物:仅有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甲烷是分子组成最简单的烃)
  1、物理性质:无色、无味的气体,极难溶于水,密度小于空气,俗名:沼气、坑气
  2、分子结构:CH4:以碳原子为中心, 四个氢原子为顶点的正四面体(键角:109度28分)
  3、化学性质:①氧化反应:(产物气体如何检验?)
  甲烷与KMnO4不发生反应,所以不能使紫色KMnO4溶液褪色
  ②取代反应:(三氯甲烷又叫氯仿,四氯甲烷又叫四氯化碳,二氯甲烷只有一种结构,说明甲烷是正四面体结构)
  4、同系物:结构相似,在分子组成上相差一个或若干个CH2原子团的物质(所有的烷烃都是同系物)
  5、同分异构体:化合物具有相同的分子式,但具有不同结构式(结构不同导致性质不同)
  烷烃的溶沸点比较:碳原子数不同时,碳原子数越多,溶沸点越高;碳原子数相同时,支链数越多熔沸点越低同分异构体书写:会写丁烷和戊烷的同分异构体
  三、乙烯C2H4
  1、乙烯的制法:
  工业制法:石油的裂解气(乙烯的产量是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之一)
  2、物理性质:无色、稍有气味的气体,比空气略轻,难溶于水
  3、结构:不饱和烃,分子中含碳碳双键,6个原子共平面,键角为120°
  4、化学性质:
  (1)氧化反应:C2H4+3O2 = 2CO2+2H2O(火焰明亮并伴有黑烟)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说明乙烯能被KMnO4氧化,化学性质比烷烃活泼。
  (2)加成反应:乙烯可以使溴水褪色,利用此反应除乙烯
  乙烯还可以和氢气、氯化氢、水等发生加成反应。
  CH2=CH2 + H2→CH3CH3
  CH2=CH2+HCl→CH3CH2Cl(一氯乙烷)
  CH2=CH2+H2O→CH3CH2OH(乙醇)

篇二:[化学反应原理]化学反应的实质知识点3篇

  化学反应的实质篇一:关于化学反应的本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
  一、整体解读
  试卷紧扣教材和考试说明,从考生熟悉的基础知识入手,多角度、多层次地考查了学生的数学理性思维能力及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能力,立足基础,先易后难,难易适中,强调应用,不偏不怪,达到了“考基础、考能力、考素质”的目标。试卷所涉及的知识内容都在考试大纲的范围内,几乎覆盖了高中所学知识的全部重要内容,体现了“重点知识重点考查”的原则。
  1.回归教材,注重基础
  试卷遵循了考查基础知识为主体的原则,尤其是考试说明中的大部分知识点均有涉及,其中应用题与抗战胜利70周年为背景,把爱国主义教育渗透到试题当中,使学生感受到了数学的育才价值,所有这些题目的设计都回归教材和中学教学实际,操作性强。
  2.适当设置题目难度与区分度
  选择题第12题和填空题第16题以及解答题的第21题,都是综合性问题,难度较大,学生不仅要有较强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扎实深厚的数学基本功,而且还要掌握必须的数学思想与方法,否则在有限的时间内,很难完成。
  3.布局合理,考查全面,着重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的考察
  在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和三选一问题中,试卷均对高中数学中的重点内容进行了反复考查。包括函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概率统计、解析几何、导数等几大版块问题。这些问题都是以知识为载体,立意于能力,让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方式贯穿于整个试题的解答过程之中。
  化学反应的实质篇二:化学反应的本质
  1. 化学反应的本质:原子或原子团的重新组合,即反应物中旧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中新
  化学键的形成
  2. 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根本原因:
  物质中的原子之间是通过化学键结合的
  断开反应中的化学键要吸收能量,形成生成物中的化学键要放出能量
  化学键的断裂和形成是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以2H2+O2=点燃=2H2O为例
  2H2_断开2molH-H_键_生成4H
  4H_吸收2×436kj_生成2H2}→_ 形成4molH-O键生成-2H2O -
  O2_断裂1mol O=O键_生成4H← 2H2O放出4×465kj能量 -
  4H_吸收498kj能量_生成2O 1molH2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为4×465kj?2-(2×436KJ+
  498kj)?2=245kj
  ※ 仅有化学键的断裂,不能称为化学反应。如NaCl溶于水,NaCL中离子键断裂,但没有
  新化学键的形成。物质的键能越大,能量越低,稳定性越强。
  3.一个反应在完成后是吸收能量还是放出能量,决定于反应物的总能量与生成物总能量的相
  对大小。
  反应物
  生成物
  化学反应的实质篇三:从化学反应原理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
  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核心是研究物质的变化及其规律,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的是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具体体现,而化学变化的种类繁多,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成为高中化学教学和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本文从化学反应原理角度来揭示化学反应的规律、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不仅能帮助学生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或离子方程式,还能促进学生化学反应知识的系统化和结构化。从个及类的思维发散和从类到个的思维的收敛,能帮助学生发展逻辑推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1.化学反应的表示方法
  化学方程式是化学反应的具体表现形式,高中化学对物质的研究从定性到定量,化学方程式揭示了化学反应的本质规律,不仅反映物质的变化还反映量的变化,化学方程式中的“=”体现了质量守恒和原子守恒。正确书写化学方程方程式,须正确理解化学方程式中几个符号的含义。
  1.1.化学方程式中几个符号的含义
  化学方程式中“→”“=”“”三个符号都表示变化、生成之意。对有机反应由于副反应的较多,通常不用“=”用“→”表示。从反应进行的程度大小将化学反应分为完全反应和可逆反应。完全反应用“=”来表示,可逆反应用“”来表示。
  对完全反应正反应若自发反应,则逆反应为非自发反应。对可逆反应,正反应是自发反应,其逆反应也可能是自发反应。
  1.2.化学方程式中“↑”“↓”表示的含义
  化学方程式中“↑”符号表示在水溶液中有气体生成,但如银镜反应:CH3CHO+2Ag
  (NH3)2OH CH3COONH4+2Ag↓+H2O+3NH3,虽有气体NH3生成,仍不写“↑”符号,因为反应中生成的NH3量很少且NH3极易溶于水,实验中没有看见气体放出不写“↑”符号,所以“↑”符号表示的是在水溶液中看见有气体放出的反应。
  2.化学反应的条件对反应产物影响的探究
  从能量角度分析,化学反应过程是反应物分子中旧的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分子中新的化学健的形成过程,反应物分子中旧的化学键的断裂须吸收能量,所以,化学反应的发生往往需要一定的条件才能进行,条件不具备反应不能发生。

篇三:[化学反应原理]对化学反应原理的教学反思

  篇一
  本学期,我担任高二4、8、12、16班共4个教学班的化学教学,。为了积累经验,提升自身素质,以胜任以后新课程改革路上的教学任务,下面就本人的工作作一个总结:
  化学教学是研究化学教学规律的一门学科。它的研究对象是化学知识系统和化学教学过程中教与学的联系、相互作用及其统一。它的中心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化学知识、发展化学素养、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新课程中看重的是学生在该类知识结构的形成过程,特别是高一这个基础年段,广度甚于深度。不能为了高考一味的加深知识的难度,毕竟高一学生不会全部去念化学专业。怎样才能在教与学的统一中完成这个中心任务呢?通过对学生的研究,发现学生差别很大,主要表现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学习方法上和信心上三方面。针对以上因素,有如下措施:
  1、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
  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尽量降低落后面。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2、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
  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在上课过程中,许多同学从初中升上来时,实验基础很差,有的同学居然连天平也不会用。在初中只是看老师做演示实验,根本没有动手的机会。因此,我们高一备课组在整个学期中,全员到位,保质保量的完成教材中涉及的所有实验。
  3、要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在教学中要注重能力的培养,讲题不要面面俱到,而要注重思路的分析。
  4、多联系生活的实际经验,激发学生的兴趣。
  篇二
  根据教学调查,我觉得学生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第一,学生基础稍为薄弱,故在学习化学原理的时候倍感吃力。在问卷的第一题中,“你觉得化学哪一方面掌握得最薄弱”,有约40%的同学认为是元素化合物知识,而这部分内容是安排在必修一和必修二里的,现在高二学习学习反应原理是但凡涉及相关物质反应就会觉得无从下手,另外有约30%多的学生认为化学实验这部分知识也比较难把握。
  第二,学生欠缺正确的学习方法。在“你觉得学习化学的困难来自哪里”的调查中发现,85%以上的同学认为是方法不对,不会灵活运用知识。这说明学生在学习过程还没养成正确的学习习惯。
  第三,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或并未引起重视。在调查问卷在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同学每天花在化学上的时间小于半个小时。也有学生反映学习化学的困难主要是缺乏学习动力。
  为此,我将会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重视双基教学。
  上课务必充分备好课,提前研究和筛选新课内容相关的辅导资料上的习题,挑选适合难度的题目给学生做,避免偏题或难题等加重学生负担。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堂讲解上尽量简洁有条理,思路清晰,让学生充分理解并转化为自己的知识,能做到灵活运用。
  第二,加强对学习学习方法和能力的培养。
  在新授课或习题课中多注意注意归纳总结,尤其是在学习一章节后对知识的梳理,使知识的形成网络化,方框化。同时,在习题课中,多注意对同种类型的题目的总结和点拨,对易错题型的分析等。
  第三,寻求有效的教学方式,增强学习的学习兴趣。
  部分学生在化学科上花的时间少,根本的原因还是兴起问题。所以课堂气氛,教师人格魅力等都需要高要求达到,要充分利用课堂的感化作用,在备课时要充分想清楚哪个环节可以将期趣味化,新课引入,情境设置等,同时还要安排适当的学生活动时间,增加师生互动,及时留意学生动向及反馈的情况,并能随时作出调整。另外,也可以根据化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吸引学生注意。另外,对于部分缺乏学习积极性的同学能及时提醒,多督促多提醒,多检查作业和练习完成的质量,并对其作出相应的辅导。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gaozhongzuowen/1498/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