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高一历史必修一

高一作文 时间:2010-02-12

【www.jinghuajt.com--高一作文】

高一历史必修一篇(一):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期末复习时,学生面临由机械记忆到理解记忆的转变,我们不能单纯的背书,要学会做题,学会运用所学的知识内容。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及答案,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1.《左传》中记载分封制“封建亲戚,以藩?沃堋!闭馑得鞣址庵
  A.对象只有王族 B.目的是巩固西周统治
  C.带有神权色彩 D.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
  2.历史学家钱穆形容分封制为:“鲁、齐诸国皆伸展东移,……周人(都城在镐京)从东北、东南张其两长臂,怀抱殷宋(宋国为殷族遗民之国)。”其主要含义是
  A.西周疆域向南北方向扩大
  B.镐京与宋成为两大政治中心
  C.西周重视对殷商遗民的防范
  D.突出鲁、齐在诸侯国中的政治地位
  3.《说文解字》云:“宗,尊祖庙也。”即宗法制的“宗”,本意是指宗庙。由此可见,用以维系西周宗法制的纽带是
  A.地域 B.权力 C.血缘 D.财产
  4.“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群臣莫敢用。”这主要体现了
  A.皇位世袭 B.皇权至上 C.皇帝 独尊 D.君权神授
  5.《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 诸侯不便 。”这主要说明
  A.郡县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郡县制有利于赏赐功臣
  C.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命 D.分封制与郡县制应并行
  6.柳宗元《封建论》中记载:“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 而为之 守宰,据天下之雄图,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运于掌握之内,此其所以为得也。”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肯定中央集权制度,其奠定了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
  B.肯定中央集权制度,其维护了国家统一
  C.否定中央集权制度,其激化了阶级矛盾
  D.否定中央集权制度,其束缚了社会的进步
  7.汉代颁行“推恩令”,规定诸侯王 死后,除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其他子弟可分割王国的一部分土地成为列侯,由郡守统辖。其目的是
  A.壮大皇族力量 B.保证列侯利益
  C.加强中央集权 D.笼络王侯人心
  8.史皮尔在《最古老与最年轻的国家:中国与美国》(1870年)中说:“中国人民的竞争使整个政府管理的政治原则公开化。听吧!西方国家 ,它没有世袭等级,或许没有个人荣耀,它没有财富的权力,它不主张任人唯亲,它也不去迎合世俗的偏见和利益。”对材料理解准确的是
  A.古代中国社会没有世袭等级 B.科举制的选官依据是门第
  C.科举制是较为公开的选官制度 D.科举制加强了君主专制
  9.唐初以三省长官为宰相。高宗时,打破宰相任用资历限制,允许三省中四品以下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名义行宰相权,参预朝政。其目的是
  A.重用人才,推行科举取士 B.缓和矛盾,抑制朋党之争
  C.分工协作,提高行政效率 D.削弱相权,加强君主专制
  10.《明代政治史》中记载:“据统计,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至二十一日,8日之间,内外诸司奏札凡1660余件,共3291事。平均算来,朱元璋每天审批的公文多达207余份,处理的事务多达411余件。”造成上述历史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加强皇权
  B.朱元璋废除行中书省,设“三司”
  C.明初社会矛盾激化,政务繁忙
  D.内阁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11.某史书记载:“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威名所寄……盖隐然执政之府也。”材料所说的“盖隐然执政之府”指的是
  A.中书省 B.中书门下 C.内阁 D.军机处
  12.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根据当时雅典的政治体制,做出应战决定的是
  A.公民大会 B.五百人议事会 C.元老院 D.民众法庭
  13.雅典政治家阿里斯提德曾在放逐投票时,被一个目不识丁的公民请求代写上阿氏自己的姓名投入票柜,阿里斯提德问那人何以要放逐他,那人答道:“不为什么,我甚至还不认识这个人;但是到处都称呼他为‘公正之士’,我实在听烦了。”这主要说明雅典民主政治
  A.特点是主权在民和轮番而治 B.特点是打破血缘关系的束缚
  C.局限 是公民素质的参差不齐 D.局限 是少数人的民主
  14.恩格斯说:“在社会发展的某个很早的阶段,产生了这样一种需要:把每天重复着的产品生产、分配和交换用一个公共规则约束起来,借以使个人服从生产和交换的共同条件。这个规则首先表现为习惯,不久便成了法律。”这主要说明
  A.习惯法最早出现于罗马共和国 B.习惯法产生是社会发展的结果
  C.习惯和法律间有明显的界限 D.习惯法有伸缩性和不确定性
  15.公元1世纪的罗马政论家和散文家西塞罗曾这样说:“公民法是什么性质的东西呢?它是权势所不能左右,暴力所不能屈服,金钱所不能收买的东西。”这主要说明罗马法追求
  A.不畏强权 B.公平正义 C.保护私有财产 D.维护所有人的利益
  16.罗马法中有句名言,即“没有告诉人就没有法官”,这就是由“控诉式诉讼”派生出来的“不告不理”的审判原则。资产阶级对此加以继承与发展,用立法形式确认“非经起诉,法官不得审判”的原则。这主要说明罗马法
  A.稳固了罗马帝国统治 B.保护了奴隶主贵族利益
  C.推动了资产阶级革命 D.影响了资产阶级法律原则
  17.西方社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平等、法制的社会观念,而古老的中国则衍生出对权力的膜拜和鲜明的等级尊卑秩序。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
  A.生活方式上动与静的差别
  B.经营方式上开放与封闭的差别
  C.经济形态上商品经济与农耕经济的差别
  D.文化观念上个人主义与集体主义的差别
  18.伏尔泰在《巴比伦公主》中说:“谁相信从这个可怕的深渊里,从这个不睦、残酷、愚昧、狂信纠缠不清的混沌里,居然会产生出今天世界上可能是最完美的政府呢?一个受人尊敬而富裕的国王,有无限的权力做好事,却无力为非作歹,当了一个自由、强盛、擅长经商、又很开明的国家的首领 。一边是贵族重臣,一边是城市代表,与国君共分立法之权。”材料描述的近代政体是
  A.1689年《权利法案》颁布后的英国政体
  B.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颁布后的德国政体
  C.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后的法国政体
  D.1787年联邦宪法颁布后的美国政体
  19.光荣革命后,英国议会上院(贵族院)和下院之间围绕权力问题多次较量。经过多次改革,权力不断由上院转移到下院。时至今日,上院已经沦为下院的辅助工具。这一过程体现了英国政治进程的特点是
  A.法制化 B.法治化 C.民主化 D.共和化
  20.华盛顿说:“我们要么在一个首脑的领导下组成联邦,要么成为互相牵制不已的13个独立的主权国家。……13个主权国家,你斗我,我斗你,又一块同联邦首脑斗,必然会很快同归于尽。”材料主要说明了当时的美国
  A. 建立联邦制的必要性 B.建立邦联制的必要性
  C. 实行三权分立的必要性 D.实 行两党制的必要性
  21.1933年6月16日,美国国会通过《全国工业复兴法》。罗斯福称《全国工业复兴法》“是美国国会制定的最重要、最具深远意义的立法”。1935年5月27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决“工业复兴法”违宪。 这最能体现美国政治体制中的
  A.联邦制原则 B.分权制衡原则 C.民主原则 D.中央集权原则
  22.“(它)是共和主义与君主主义妥协的产物。它虽然承认了共和制,但君主制的阴影处处可见……这样一部不伦不类、伸缩性很大的宪法既能适应君主制也能适应共和制。”“它”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 B.美国1787年宪法
  C.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D.德意志帝国宪法
  23.近代某国宪法规定:皇帝有权召集、召开联邦议会和帝国议会;宰相主持帝国政府,只对皇帝 负责而不对议会负责。“某国”是
  A.英国 B.法国 C.德意志 D.美国
  24.托克维尔指出,“谁要是只研究和考察法国,谁就永远也无法理解法国大革命。”这一材料所体现的历史研究方法是
  A.关注不同国家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B.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C.侧重社会变化对历史发展的影响 D.把握历史前进 的方向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25.(26分)
  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
  ——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
  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史记•秦 始皇本纪》
  材料三 本朝鉴五代藩镇之弊,遂尽夺藩镇之权。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州郡遂日就困弱。靖康之祸,虏骑所过,莫不溃散。
  ——《朱子语类》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朔漠,并西域,平西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元史•地理志》
  (1)根据材料一指出分封制的主要对象。(6分)
  (2)根据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6分)
  (3)根据材料三指出北宋实行哪些措施解决“五代藩镇之弊”的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措施的影响。(6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的特点。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 (4分)
  (5)综合以上材料总结中国古代政治演进的趋势。(4分)
  26.(26分)
  政治文明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材料,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希腊民主制度,从梭伦改革开始,到克里斯提尼改革时确立,到伯里克利时期达到巅峰,最后因马其顿亚历山大的征服而结束。古希腊民主虽然只存在很短的时间,同时其制度设计也是相当的简单和粗糙,且带有其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但是它却是人类实践民主和追求自由的开始,是 后世追求民主、自由的不竭的智慧源泉,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
  ——任建林:《关于古希腊民主制度之局限研究》
  材料二 素以尊重传统、崇尚中庸的英吉利民族中,极端道路往往是不通的。……光荣革命吸取了40年代革命和1660年“复辟解决”两方面的教训,既摒弃了无限制的斗争,又避免了无原则的调和……它遏制了1661年后出现的君主专制主义趋势,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的发展方向,同时又没有割断历史,超越传统。
  ——程汉大《英国政治制度史》
  材料三 在美国的复合共和国里,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然后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因此,人民的权力就有了双重的保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
  ——汉密尔顿等《联邦党人文集》
  (1)根据材料 一,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古希腊民主的“自身无法克服的弱点和局限性”。你是如何理解古希腊民主是“人类文明史上璀璨的明珠”的?(8分)
  (2)材料二中“根本改变了英国政治制度发展方向”指什么?据材料分析英国政治制度发生根本改变的原因。(8分)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人民交出的权力首先分给两种不同的政府,……两种政府将互相控制”?“ 把各政府分得的那部分权力再分给几个分立的部门。……同时各政府又自己控制自己。”是如何实现的?(4分)
  (4)综合上述三则材料,谈谈你对国家政治体制发展历程的认识。(6分)
  高中历史必修一试题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B C C C A B C C D A D A
  13 1 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C B B D C A C A B C C A
  25、(26分)(1)对象:姬姓王族、功臣、先代贵族。(6分)
  (2)制度:郡县制。(2分)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有效的控制,有利于巩固统一。(4分)
  (3)措施:尽夺藩镇之权,将地方的军、政等大权收归中央。(2分)
  影响: 改变了唐末以来繁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造成了积贫积弱的局面。(4分)
  (4)特点:疆域辽阔。(2分)制度:行省制度。(2分)
  (5)趋势: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4分)
  26、(26分)(1)局限:就范围而言,仅为“公民”的民主,广大妇女、奴隶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就性质而言,是原始的直接民主;就形式而言,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民主形式,可能会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答出其中一个方面即可)(4分)
  意义:古希腊民主开启了西方民主政治的先河,影响了近代西方民主制度的建立。(4分)
  (2)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分)
  原因:英国有议会政治的传统;英吉利民族崇尚中庸;“光荣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6分)
  (3)美国政府由联邦政府(中央政府)和州政府(地方政府)两级构成,联邦政府和州政府互相制衡;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实 行立法、司法、行政三权分立,且三权互相制衡。(4分)
  (4)政治体制的选择与具体国情和历史传统有关;政治体制随着历史的演变而不断发展;杰出人物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6分)

高一历史必修一篇(二):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历史是基础性学科,高一的学生想打好基础,就要掌握好学过的知识,特别是必修一的知识点。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一、两次鸦片战争
  鸦片走私与虎门销烟:英国为了扭转对华贸易逆差,向中国走私鸦片。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1839年6月,虎门销烟。
  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英国资本主义发展的需要,要求扩大海外市场和大量掠夺原料
  两次鸦片战争的起止年代:1840-1842年,1856年—1860年
  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及其内容:1842年。《南京条约》内容: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商口岸;协定关税。
  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60年英法联军洗劫和焚毁圆明园
  1858年《天津条约》规定了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增开十口通商、外国军舰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
  1860年《北京条约》规定了增开天津为商埠、割九龙司等沙俄侵占我国北方150多万平方公里领土
  英国侵占我国领土香港地区(条约及地图)经过: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割占香港岛;1860年中英《北京条约》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1898年强行租借新界。
  二、太平天国运动
  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初步建立政权,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与清廷对峙的政权。通过北伐、西征,1856年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全盛时期。
  1856年发生天京内讧。1864年曾国藩指挥湘军攻陷天京,太平天国运动失败。
  洪仁?著《资政新篇》:是先进的中国人首次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设想
  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天朝田亩制度》内容及其评价
  内容:①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根据“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的原则,以户为单位,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②关于产品的分配,根据“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的原则,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目的:要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评价:①它是太平天国的建国纲领。②反映了农民要求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③但它体现的绝对平均主义思想,严重脱离实际,根本无法实现。
  高一历史必修一常考知识
  1、中国早期政治制度 了解宗法制的基本内容:
  性质: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 内容: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宗族内部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宗族中的地位,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特点:嫡长子继承制。“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理解分封制基本内容:
  内容: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义务:被封的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等义务。
  权利:在分封制下,受封的诸侯在他的领地,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独立性。
  2、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了解秦朝的建立与疆域
  建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定都咸阳。
  疆域:东至海暨朝鲜,西至临洮、羌中,南至北向户,北据河为塞,并阴山至辽东。
  了解皇帝制度的创立
  秦始皇首创皇帝制度。一方面以皇位世袭显示了权力的不可转移,另一方面以皇权至上显示了地位的不可僭越。这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了解秦朝的丞相、御史大夫与太尉
  秦朝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在中央设立三公。丞帮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事;御史大夫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太尉负责全国军务。
  了解郡县制的建立
  郡县制的建立始于春秋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把郡县制推广到全国。县是郡的下级行政机构。郡守、县令或县长由朝廷(皇帝)任命。郡县制的建立,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府直接有效的控制,标志着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认识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影响
  对秦朝影响:有利于国家统一,有利于封建经济发展,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都起来重。
  对后世的影响:秦朝建立的中央集权专制统治具有开创性,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归纳
  一、甲午中日战争
  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主要战役有平壤战役、黄海战役(邓世昌牺牲)、辽东战役、威海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1895年中日《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及危害:
  ①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③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
  在《马关条约》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大大加深了。
  二、八国联军侵华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1901年签订。内容之一是赔款4.5亿两白银。
  总之,《辛丑条约》的签订,使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的工具,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辛亥革命
  中国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地点、性质、纲领):1905年在东京成立。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其政治纲领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后来孙中山把它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
  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定都南京,孙中山担任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时间、性质:1912年春,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分析其体现的民主精神:主权在民;确立公民的基本权利;三权分立;建立责任内阁,确立议会共和制政体)
  1912年2月12日清朝结束
  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辛亥革命失败的标志辛亥革命的功绩:①是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②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③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④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高一历史必修一篇(三):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的学生面对必修一的历史课本常常会感到无从下手,看书的时候也不知道哪些知识点才是重要的,哪些知识点是需要特别注意的。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历史知识归纳,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一历史必修一知识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从禅让到王位世袭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我国开始有了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禹死后,其子启即位,原始社会的禅让制被王位世袭制所取代。
  2.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统治者把自己的行为说成是天的意志,国家大事通过占卜方式来决定。
  3.初步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
  中央设相、卿士等,地方设侯、伯。
  二、西周的政治制度
  1.等级森严的分封制
  (1)目的:
  拱卫周王室,进行有效统治,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2)内容:
  ①分封对象——周王把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授于王族、功臣、古代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
  ②被封诸侯的义务——要服从周王的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
  ③被封诸侯的权利——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
  (3)作用:
  ①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
  ②开发边远地区,扩大了统治区域;
  ③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
  ④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
  ⑤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序列,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国家政权趋向严密。
  (4)局限:
  受封诸侯在各自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为王权衰落和诸侯割据埋下隐患。
  (5)瓦解:
  西周后期,王权衰弱,分封制受到破坏(根本原因在于封建经济生产方式的产生,这一生产方式使诸侯势力日益壮大)。
  战国时诸侯国变法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郡县制,分封制瓦解。
  2.血缘关系维系的宗法制
  (1)定义:
  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政治制度。(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内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
  (2)目的:
  加强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
  (3)内容:
  继承制;确立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家国政治
  (4)影响:
  ①形成了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
  ②宗法关系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把“国”与“家”密切的结合在一起。
  (5)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两大支柱,互为表里;
  分封制是建立在宗法制基础上的,宗法制在政治制度上的体现就是分封制。
  3.礼乐制度
  (1)含义:
  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如祭祀、婚葬等)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
  (2)目的:
  更好地维护分封制和宗法制
  (3)作用:
  周礼成为维护等级制度、防止僭越行为的工具,有利于统治秩序的稳定。
  高中历史必修一必背知识
  一、中央集权制度形成的背景——秦的统一
  1.背景
  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兼并战争
  2.条件
  ①经济:秦国经过商鞅变法,实力增强
  ②思想:法家学说为秦的统一奠定理论基础
  ③客观:人民渴望统一
  ④主观:秦王嬴政的雄才大略
  3.建立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国家——秦朝。
  4.措施(巩固统一)
  颁布秦律;统一度量衡、货币、车轨;统一文字;修驰道、开通灵渠、修长城、移民等。
  5.影响
  ①结束了长期的诸侯割据局面,建立了统一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秦王朝,促进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
  ②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民族融合,巩固国家统一。
  ③有利于以华夏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形成。
  二、皇帝制度
  1.内容
  ①权力高度集中
  天下大权,集于中央 中央大权,集于皇帝
  ②皇权至上
  皇帝总揽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皇帝有权任免中央和地方的主要官员。
  ③皇帝独尊(皇帝神圣)
  创制皇帝专用称号(朕、 制、诏 、玺)
  ④皇位世袭
  2.特点
  皇位世袭——权力的不可转移
  皇权至上——地位的不可僭越
  这是中国古代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三、中央官制
  1.内容:三公九卿
  丞相——百官之首,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
  御史大夫——副丞相,上传下达,负责监察百官
  太尉——管理全国军务
  九卿(诸卿):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分管国家各项具体事务
  2.特点
  ①主要官职在地位、职责和权力方面相互配合,彼此牵制,军政大权掌握在皇帝手中。
  ②军政大事,先进行朝议,最后由皇帝裁决,以减少决策失误。
  3.利弊
  利: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君主专制下重大事情的决策失误。弊:因皇权过大,易形成君主专制独裁,缺乏对皇帝的监督与制约的机制。
  四、郡县制
  1.背景:
  ①春秋战国时期,一些诸侯国已陆续在新建并的地区设郡县
  ②秦统一后,通知区域空前扩大
  ③李斯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2.内容:
  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个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若干县
  建立相应的地方官僚机构,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
  3.影响:
  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
  把全国每个地方每户人家都纳入国家政治体制之中,巩固了国家的统一。
  高中历史基础知识
  代科学技术革命
  原因:
  ①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求;
  ②人文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兴起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③科学家们的个人天赋和不懈努力。
  (一)经典力学
  1、天文学
  (1)波兰天文学家、数学家哥白尼“近代天文学奠基人”:提出太阳中心说,根本上动摇了神学的理论基础。
  (2)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近代科学之父”:1610年发现了木星的四颗卫星,为日心说找到了确凿的证据。他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为牛顿经典力学的创立奠定了基础。
  2、物理学——牛顿的经典力学
  (1)英国科学家牛顿被称为“近代科学开创者”,其三大成就有:万有引力定律、微积分学和对光的分析。牛顿于1687年出版了他的力学经典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意义:牛顿的经典力学,
  ①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
  ②对人类解释与预见物理现象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牛顿力学和万有引力定律有效性的最成功范例。
  ③牛顿力学是经典物理学和天文学的基础,也是现代工程力学及与之有关的理论基础。
  ④牛顿力学的创立,标志着人类科学时代的开始。
  ⑤牛顿力学和热学引发了第一次工业革命。
  ⑥还为法国启蒙思想和唯物主义哲学奠定了科学基础。
  (二)生物学
  1、背景:神创论占统治地位。经过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的洗礼,基督教神学受到重创,面向现实世界、重视实践、崇尚理性的追求蔚然成风。
  17-18世纪的西欧,更是一个狂飙突进的时代。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的相继发生,科学技术长足进步,人类视野不断拓宽,思想文化更加开放。
  19世纪,生物学领域迎来重要转折。细胞学说和进化论是其中两项最重大的成就,它们同能量守恒定律被誉为19世纪的三大科学发现。
  2、主要内容:
  1859年达尔文《物种起源》,揭示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871年,达尔文发表《人类的起源》,进一步论证了人类是从古猿进化而来的观点。
  1863年,英国科学家发表了赫胥黎 《人在自然界中的地位》,进一步确立了人猿同祖论。
  3、意义:
  ①生物进化论从根本上改变了19世纪绝大多数人对生物界和人类在生物界中位置的看法,是对上帝造人说的颠覆,为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提供了基础。
  ②进化论在处于国家危亡时期的中国思想界也引起巨大震动。晚清,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对它进行宣传,唤醒国人,以避免亡国灭种之灾。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gaozhongzuowen/1491/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