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乌兹别克族

初三上 时间:2012-07-19

【www.jinghuajt.com--初三上】

一:[乌兹别克族]乌孜别克族的文化介绍


  乌孜别克族族人很注重礼节,平常见面都要热情问候。虽然人口稀少分布聚散,但是乌孜别克族人很团结,他们朴实热情。大家是不是也对乌孜别克族这个民族感兴趣呢?接下来我们一起跟着小编去了解下乌孜别克族的文化。
  乌孜别克族的文化
  音乐舞蹈
  乌孜别克族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他们的传统音乐内容丰富,有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古典音乐等许多种;传统乐器有“都塔尔”、“斜格乃”、“热瓦甫”、“弹布尔”等弹拨乐器以及手鼓、撒帕依等打击乐器等,表演时弹唱,表达情感十分自如。
  乌孜别克族能歌善舞,传统音乐曲调优美、节奏明快、韵律婉转,有独唱、齐唱、对唱等多种形式,民间说唱也十分丰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以《黑眉毛的姑娘》、《埃尔帕米希》、《古鲁黑拉·苏勒坦》等最为流行。有歌必有舞,乌孜别克族舞蹈优美轻快而富于变化,舞姿舒展,展示浓郁西域风情的《阿伊江》、《乌帕尔》、《塔纳瓦尔》、《哈拉增》等民间舞蹈最为流传。
  民族文学
  乌孜别克族的民间文学极为丰富,英雄史诗《阿勒帕米西》,叙事长诗《帕尔哈德与希琳》等流传广泛。
  诗人玛赫穆德·麦赫穆尔,是一位具有民主主义思想倾向的诗人,在作品中,总是无情地鞭笞封建统治者及其御用文人。麦赫穆尔的作品在乌孜别克文学发展史上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有承前启后的意义。
  诗人穆克米(1850~1903)继承了乌孜别克前代古典作家的创作传统,并以自己杰出的作品从题材内容、 艺术手法和语言形式等方面,丰富了乌孜别克的文学宝库,并将乌孜别克文学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
  扎克尔江·哈里穆罕默德·吾里(1858~1909),笔名菲尔海提,浩罕城人,诗人,1896年定居于新疆莎车。菲尔海提继承了古典诗歌的优秀传统,特别重视诗歌的艺术形式,诸如音律、韵脚、声调等。因此,他的作品以流畅优美见长,至今在乌孜别克族民间被谱曲传唱。《释放你的猎物吧,猎手》是菲尔海提具有代表性的杰作。
  民族刺绣
  乌孜别克族妇女善于绣花,灵巧的双手既为自己打扮,也常为丈夫的手帕、烟袋和衬衣上绣花,使他们的衣饰成为一种精美的工艺品。
  乌孜别克族的服饰
  乌孜别克族男女都喜欢戴小花帽,小花帽的形式很多,有带棱角的,有的则不带棱角,帽子顶端和四边绣有几何形和以花卉为主的图案,有的老年人戴的花帽图案少,有的则无图案,花帽为紫红、墨绿、黑色、枣红色的金丝绒和灯芯绒。
  乌孜别克妇女戴小花帽时外披长花色头巾,再穿上带有花纹的马靴,显得别有一番风韵。在春夏季节里,她们穿上宽大多褶的花连衣裙,再配上项链、手镯、戒指等装饰物,这就为她们增添了不少姿色。妇女夏天穿丝绸衬衣、连衣裙等,老年妇女的褶多且宽大,颜色单调,青年妇女的色彩艳丽,胸前绣有各式花纹和图案,并缀上五彩珠和亮片。冬天喜欢穿狐皮、裘皮大衣。
  乌孜别克族男装
  乌孜别克妇女戴的首饰样式繁多,质料考究。金、银、珠、玉、绒、绢精工制成的簪、环、花,错落有致地戴在头上,再配上精美玲珑的耳环、金光闪烁的项链、戒指,那真是珠光翠影,大有时装模特的风范。
  男子的服饰式样也不少,他们多喜欢穿一种跟维吾尔族“袷袢”相似的长衫,长衫没有纽扣和口袋,腰问系一条三角形绣花腰带,脚蹬马靴和胶质套鞋,显得潇洒而精神夏季,男子喜欢穿白色衬衣:这种衬衣的领口开襟处、领边和袖口绣有几何图花纹。
  乌孜别克族男子夏季喜欢穿绸制的套头短袖衬衣,衬衣的领口、袖口和前襟开口用红、绿、蓝相间的丝绒绣成各种图案花边。春秋穿过膝的长袷袢,腰束绸缎或棉布制成的三角形绣花腰带。冬天穿毛衣、毛裤、羊皮袄等。男女四季都要戴“朵皮”帽子。
  乌孜别克族的舞蹈
  乌孜别克族是一个喜爱歌舞的民族,他们的传统音乐内容丰富,有民间歌舞音乐、说唱音乐、古典音乐等许多种;传统乐器有“都塔尔”、“斜格乃”、“热瓦甫”、“弹布尔”等弹拨乐器以及手鼓、撒帕依等打击乐器等,表演时弹唱,表达情感十分自如。
  乌孜别克族能歌善舞,传统音乐曲调优美、节奏明快、韵律婉转,有独唱、齐唱、对唱等多种形式,民间说唱也十分丰富,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以《黑眉毛的姑娘》、《埃尔帕米希》、《古鲁黑拉·苏勒坦》等最为流行。有歌必有舞,乌孜别克族舞蹈优美轻快而富于变化,舞姿舒展,展示浓郁西域风情的《阿伊江》、《乌帕尔》、《塔纳瓦尔》、《哈拉增》等民间舞蹈最为流传。

二:[乌兹别克族]有关乌孜别克族的风俗习惯介绍


  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有关乌孜别克族的风俗习惯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有关乌孜别克族的风俗习惯
  乌孜别克族的服饰
  男子一般穿长衫,并有花纹,样式类似维吾尔族的“袷袢”,乌孜别克族称之为“托尼”。无钮扣,无斜领,右衽有的带有花纹,长及膝盖。腰间以各种绸缎、花布绣织而成的三角形绣花腰带。青年妇女多穿连衣裙,称“魁依纳克”,宽大多(幅)褶,不束腰,也有穿各式短装的,颜色艳丽。无论男女传统习惯穿皮靴,皮鞋外加浅帮套鞋。高筒的绣花女皮靴“艾特克”堪称乌孜别克族精湛的手工艺品,妇女不论老幼都留有发辫,爱戴耳环、耳坠等装饰物品。
  花帽 乌孜别克人都爱戴各式小帽,其中“托斯花帽”较为有名,绣有白色巴旦木图案,呈白花黑底,古朴大方。“塔什干花帽”则色彩对比强烈,火红闪耀,如盛开的花丛。青年男子一般喜戴红色小帽,老年男子多戴深绿色。妇女除戴小帽外,还有围方头巾的。按其宗教习惯,妇女出门必须穿斗篷,头上蒙面纱,从头到脚都不得露,解放后,其服饰日趋现代化。
  乌孜别克族的礼节
  苏麦莱克仪式 这是乌孜别克族特有的一种民族仪式。每年春季,以乡村为单位,村民集中用麦苗熬制成一种紫色的粥样甜汁食物,第二天由长辈向各户分发以纪念从事农业的先民。也有传说为纪念先知的两个孙子的。
  割礼仪式 割礼仪式,又称为“小喜”。男孩在5—7岁时进行,源于伊斯兰教教仪。
  乌孜别克族的住房
  乌孜别克人的住房一般为土木结构,自成庭院,房屋一般高大宽敞,土墙很厚,一般在0.8 -1米左右,四面用砖打底或包裹,平顶稍斜,有的在顶上覆盖铁皮以防漏雨渗。伊犁地 区的乌孜别克族住房一般有延伸的廊檐,夏季可在檐下吃饭、会客,冬季可避风寒。南疆的乌孜别克族住房一般在室内墙上挖壁龛,用雕花石膏镶砌各种图案,可存放用具,放一些小 摆设,室内的柱子上刻有各种图案。冬季一般用壁炉取暖。各家多在庭院里搭葡萄架,牧区的乌孜别克人均住毡房,类似蒙古包。
  乌孜别克族的丧葬习俗
  人死后,要马上告知所有亲友。参加丧礼的男人在腰间扎一白带,妇女在头上扎一白带。阿訇为死者诵经时,妇女围尸哭泣,男的一律在户外。死了年幼者,只告知直系亲友。为死者净尸必须是同性别者。埋葬后,在净体的地方放一个花盆,点一盏长命灯。从这时起,该室不能住人。埋葬七天之后,儿女方可脱孝服。在死后的二十天、四十天、七十天、一百天,都要作"乃孜尔"。周年内的每个"主麻日"亦要做小型?quot;乃孜尔"。周年内死者一如既往子头扎白布,不能外出作客,不能参加别家婚礼,周年后此禁才可撤除。
  乌孜别克族的婚姻家庭
  乌孜别克族实行一夫一妻制。按照传统习惯,在哥哥未婚前,妹妹不能出嫁;姐姐出嫁前,弟弟不能娶妻。总的要求是:长者在前,幼者在后。通婚范围大多限制在族内,但也有和维吾尔族、塔塔尔族结婚的。
  按照传统习惯,在订婚前,男方要多次请人到女方家提亲。在女方同意之后,男女双方都要请亲友吃饭,商定婚期。在未结婚之前,如遇节日,男方要给女方送礼,包括布料、食物及日常用品等。在吉日的前数天,男方还要给女方送礼,包括穿、戴、食品与用具(即有新娘的,也有其岳父母的)。在吉日的前一天,新郎父母均到新郎家中与新娘父母共同确定邀请客人名单。然后,发散请贴。吉日所用一切人员、用具等开支,均由男方承担。
  结婚仪式是在女家举行,双方父母出面招待。先吃抓饭,然后男方父母向亲友表示感谢,并请亲友为新郎新娘祝福。在吉日的下午,新郎的妹妹等,也来新娘家。在她们进门时,女方要铺“巴炎达孜”(一块长布),并将糖果分给她们所带的孩子。吃饭后,分别被领到所预备的房间。晚上举行结婚典礼,仪式按伊斯兰教规进行。在举行仪式的前一时刻,媒人要向双方父母协商"讨休钱"。结婚仪式完毕后,新娘去婆家。
  婚后第二天,新娘主办“吉尔克派克”(联欢会),再过一、二天,新娘的父母举行“恰利拉尔”,即请新郎及其父母亲友等人作客。入席均按长幼分坐,并向新郎与来客分别赠予礼物;新郎的父母为表示答谢,也举行“恰利拉尔”,请新娘的父母亲友作客。至此,结婚仪式才告完成。
  在此过程中,还有"请新娘"和"搬新娘"的活动。“请新娘”是由新郎的亲友将新娘请去作客。“搬新娘”是新郎的亲友将新娘叫回家中,新郎要带礼物前去,请求将新娘“放回”。新娘则抱着母亲哭,表示不分离,父亲则为女儿祈祷。然后,由老年妇女或新娘的嫂嫂等人护送新娘回婆家。当新娘回来时,要在院中生起一堆火,新娘绕火堆一周,踏着铺在门前的白布进屋。在此时刻,撒水果糖及其他小食物,表示恭喜新娘返回。然后,送新娘的客人返回,只留下年长和有威望的妇女,等次日返回。
  乌孜别克族的生育习俗
  乌孜别克族在妇女生育时,丈夫不能进入产房;产妇在七天内不得外出。谁家生了小孩,都要向亲友报喜,亲友一定要备礼相送;在产后的第二天给婴儿命名,一般是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给孩子命名,或是请阿訇或某些宗教人士命名。近年来,由父母命名的逐渐多起来。产后十一天要宴请亲友,亲友向婴儿送礼物,母亲把婴儿抱出,放入摇篮(第一胎仪式较隆,二胎以后就简化)。四十天后,给孩子行"洗礼"(洗澡),先由父母将一个金镯子或金戒指放在一个盆里,来祝贺的亲友都要向盆里倒一点水,然后,母亲把孩子抱入盆中进行淋浴。至此,产妇即可出门参加一切劳动和活动。
  乌孜别克族的起源
  乌兹别克族的先民由粟特人、马萨盖特人、花剌子模人和南下的突厥语人群融合而成。古代粟特人主要生活在中亚细亚的锡尔河和阿姆河流域以及泽拉夫尚河流域,也称为河中地区。公元前2世纪,属于阿尔泰语系的突厥人部落开始陆续进入中亚细亚地区。随着交往的加深,当地土着的粟特人部落受其影响,逐渐演变成操突厥语的人群。根据活动区域的不同,这部分人一直被称为突厥人、布哈拉人、费尔干纳人、花剌子模人、撒马尔罕人。
  公元874年,中亚的粟特人建立萨曼王朝,大力推行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了中亚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并将古波斯文化与伊斯兰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新的波斯文化,为乌孜别克族的形成奠定基础。
  9世纪以后,中亚的葛逻禄、回鹘等突厥人南下,进入河中地区,建立起喀喇汗王朝,喀喇汗王朝国力强盛,于公元999年灭亡了伊朗人的萨曼王朝,1004年消灭于阗国,成为强大的中亚帝国。此时中亚开始了大规模的突厥化进程,突厥人与伊朗人相互融合,突厥文化与波斯文化相互融合,形成突厥—波斯—伊斯兰文化。喀喇汗王朝同时是中亚封建制度最终取代奴隶制的时期。
  乌兹别克族是古老的民族,但是乌兹别克这个名称来源于公元14世纪时蒙古帝国四大汗国之一的金帐汗国(钦察汗国)的突厥化统治者苏丹·穆罕默德·乌孜别克汗,《元史》上称为“月即别”、“月祖伯”等。金帐汗国在乌孜别克汗的统治下,国势曾一度强盛,在当时被称为“乌孜别克汗国”。然而好景不长,从公元14世纪中叶开始,金帐汗国便因汗位之争而陷入了连年的战乱之中。
  到了公元15世纪,国困民乏的金帐汗国终于土崩瓦解。这时,作为金帐汗国组成部分的白帐汗国日益强盛起来,其统治范围内的农牧民被泛称为乌孜别克人。
  1451年,穆罕默德·昔班尼建立起了“昔班尼汗国”,当时生活在中亚细亚水泽地带和草原山林地带的突厥部落,就是组成昔班尼汗国的主要部落。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昔班尼汗率领乌孜别克游牧民南下,通过多年征战,最终建立了强大的布哈拉汗国,确立了在河中地带和费尔干纳河流域的统治地位。这样,南下的乌孜别克游牧民与当地从事农业的突厥—伊朗萨尔特居民杂居在一起,开始了新的大融合。由于南下的乌孜别克人的语言与当地居民相同或近似,加之他们在政治、经济等领域的统治地位,从而促进了整个乌孜别克族的形成。
  乌孜别克族饮食习惯
  乌孜别克族日食三餐,主食以面米为主。面食以馕最为常见,其做法与维吾尔族烤馕方法大同小异,民间烤馕有油馕和肉馕之分。除油馕和肉馕外,还有窝窝馕、片馕等数种。
  奶茶是乌孜别克族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烧奶茶一般用铜壶或铝锅,先将茶水煮沸,然后加入牛奶烧煮,搅匀,待茶乳完全交融后,再加适量的食盐即成。饮时把奶茶盛入碗中,稍加酥油或羊油、胡椒即可。乌孜别克族一日三餐中,早餐比较简单,多以切小块的馕泡奶茶。
  乌孜别克族典型食品主要有:那仁,乌孜别克族的传统风味食品。用来招待贵客,食用时一般情况下用手抓食;米肠子,乌孜别克族传统小吃,用羊肠、加米和佐料等灌制而成。

三:[乌兹别克族]乌孜别克族的饮食风俗介绍


  伊斯兰教对乌孜别克族人民的影响深刻地体现在各个方面。乌孜别克族老年人吃饭前,一般用双手摸面作都瓦,这是一种古老的宗教祈福仪式,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乌孜别克族是保持这种传统最好的民族之一。下面是百分网小编为你整理乌孜别克族的饮食风俗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乌孜别克族的饮食风俗
  馕是乌兹别克人的主食,做法与内地的烤烧饼相似,是用面粉加淡盐水稍稍发酵后烤制而成。在面内可加入牛奶、清油、羊油或酥油,外脆内软,称为油馕。此外还有肉馕、窝窝馕、片馕等。
  奶茶是乌孜别克族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料,其制作方法是:将茶水置于铜壶或铝锅内烧开,加入牛奶边煮边搅拌,待茶乳完全交融后,再加入适量食盐即成。奶茶具有驱寒、生津、止渴、化食的作用,不但可口,而且营养丰富,四季均可饮用。
  抓饭是乌孜别克族最基本的一种主食。他们也爱吃大米,除去米饭、粘饭和米粥,还精于烹制有“十全大补”之誉的“朴劳”(抓饭)。如菜朴劳(粉条白菜、番茄、辣椒抓饭)、肉朴劳(羊肉丁、胡萝卜丁抓饭)、蛋朴劳(葡萄干、杏干抓饭)、克德克朴劳(酸牛奶抓饭)、阿西曼吐(包子抓饭)。
  制作朴劳用料除大米外,有清油、羊肉、胡萝卜、洋葱、盐、西红柿、木瓜、葡萄干、杏干等。做法是先将羊肉剁成小块用清油煎炸,然后放入洋葱和胡萝卜在锅内炒,放盐加水,约20分钟后将泡好的大米放入锅内,不要搅动,焖约30分钟。这样做出来的抓饭油而不腻,富有营养。根据用料的不同,乌孜别克族的抓饭又可分为费尔干纳式、梧尤提马式、布哈拉式、坡苏提都米摆式等不同的种类。除抓饭外,乌孜别克族常吃的食品还有“库尔达克”(土豆炖肉)、“尼沙拉”(用蛋清和白糖做成的食品)、抓肉、烤肉、烤包子、拉条子、大米绿豆汤、米肠子、面柿子等。餐前主人先拿来精工细做的洗手壶和接水盆让客人依次洗手,然后请客人直接用手从盘中抓食。抓饭也有不放肉而放葡萄干等干果的,俗称甜抓饭或素抓饭。
  “纳仁”饭由羊肉、面粉、皮芽孜为原料。做法是先将煮熟的肉切碎,盛在盘中,再加上皮芽孜,洒胡椒和酸奶,搅拌混合,浇肉汤即成。据说这是最珍贵的食物,一般只在节日或请客时才做。
  根据乌孜别克族的传统习俗,用餐时,长者居上座,幼者居下座。吃饭时严禁脱帽,不能当着客人的面咳嗽、擤鼻涕或者大声说话。否则会被认为没有礼貌。
  乌孜别克族女子服饰
  乌孜别克妇女戴小花帽时外披长花色头巾,再穿上带有花纹的马靴,显得别有一番风韵。在春夏季节里,她们穿上宽大多褶的花连衣裙,再配上项链、手镯、戒指等装饰物,这就为她们增添了不少姿色。妇女夏天穿丝绸衬衣、连衣裙等,老年妇女的褶多且宽大,颜色单调,青年妇女的色彩艳丽,胸前绣有各式花纹和图案,并缀上五彩珠和亮片。冬天喜欢穿狐皮、裘皮大衣。
  乌孜别克妇女戴的首饰样式繁多,质料考究。金、银、珠、玉、绒、绢精工制成的簪、环、花,错落有致地戴在头上,再配上精美玲珑的耳环、金光闪烁的项链、戒指,那真是珠光翠影,大有时装模特的风范。
  乌孜别克族传统体育
  乌孜别克族的民间体育活动多在传统民族节日里举行,有时也在百花盛开、阳光明媚的节假日里举行。由于长期和其他兄弟民族杂居相处,乌孜别克族的民间体育与维吾尔、哈萨克族大体相同,喜好赛马、叼羊、摔跤等活动,这些活动既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又具有广泛的群众性。
  赛马在乌孜别克族人民的日常生活中,马被视为力量和速度的象征,备受乌孜别克族人民的喜爱。赛马项目分男子和女子,运动员年龄不限,骑手多为少年男子。参加比赛的马匹,几个月前就要进行挑选和训练。赛马场一般为平坦的大草场,原为直线跑,后改为环形,赛程一般10-30千米。
  赛前,领队带领骑手绕场两周,同观众见面。骑手们头戴花帽,或者裹上蓝色的或粉红色的丝绸头帕,左手引缰,右手执鞭,显得精神抖擞。参赛马匹不具马鞍,经骑手精心打扮,额头翘起。
  乌孜别克族宗教信仰
  乌孜别克族全民信仰伊斯兰教逊尼派。自元、明以后,越来越多的乌孜别克族人定居新疆。居住在喀什、莎车、伊犁、奇台等地的乌孜别克族人民自发捐款、捐物、出工,建造了一些规模较大、气势宏伟的清真寺,作为他们进行宗教活动的中心。
  乌孜别克族人民严格遵守伊斯兰教的基本信仰,尊奉《古兰经》、圣训,履行必修功课。伊斯兰教对乌孜别克族人民的影响深刻地体现在各个方面。
  乌孜别克族老年人吃饭前,一般用双手摸面作都瓦,这是一种古老的宗教祈福仪式,在我国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中,乌孜别克族是保持这种传统最好的民族之一。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danyuanzuowen/123774/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