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回望过去]在“回望”中引领儿童成长

写作素材 时间:2019-05-22

【www.jinghuajt.com--写作素材】

  摘 要   自媒体的应用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立足学生的“问题”和发展需要,用自媒体捕捉并剪辑学生过去的生活场景,记录“道德瞬间”,引领学生“回望”生活,通过对比反思和自由表达,深化道德认知,发现并感悟生活所内在的道德意蕴,进而激活其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关 键 词
  小学道德与法治;自媒体;向生活学习;回望生活
  自媒体时代,人人都可以成为媒体的主人,随拍、随放、随传的照片和视频为道德与法治课堂提供了极为丰富的教学素材。但是,如果教师仅仅是简单地播放这些视频或照片,就容易将道德与法治课堂变成看一看、笑一笑的“剧场”。以学生生活为“脚本”,借助自媒体,引领学生在“回望”中发现生活的意义,实现道德的自主建构,才能真正让自媒体服务于学生的道德成长。
  一、抓拍“规则”行为,在对比反思中深化道德认知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版)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的生活中,德育离不开儿童的生活,儿童的知识是通过其在生活及活动中的直接体验、思考、积累而逐步建构起来的。因此,“向生活学习”是统编《道德与法治》主导的道德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不知如何、不知对错时,能想一想自己过去的经验、同学的经验,从中找到当下的出路。这是一种生活的反刍,道德正是在这种反刍与回味中呈现的。[1]自媒体的广泛应用,为这种反刍与回味提供了生动立体的素材。
  以“校园里的号令”一课(统编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6课)为例,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为什么要听它(号令)的话”。这一问题旨在引导学生对校园的号令有进一步的思考,进而实现认同和理解,明白在集体生活中统一号令的作用,了解号令存在的必要性与重要性。许多老师在教学时,常常会让学生观看解放军或消防员听从号令快速行动的视频。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发现,这一视频虽然非常典型且震撼人心,但对于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听它的话”并无助益。学生的回答多是停留在“听号令可以打赢战争”“听号令可以救人”这种浅显的层次,对于校园里号令的作用并没有达到应有的理解。究其原因,解放军、消防员对学生而言有一定距离,而且其高度整齐和对命令的绝对服从,让学生觉得遥不可及,难以真正感受和理解号令在战争、救火等情况下的重要作用。
  对此,教师借助自媒体捕捉学生身边的人和事,尝试进行了教学改进。教师通过观察发现,一年级学生对于号令常常充耳不闻,尤其是在大课间出操时,学生常常不听广播号令,仍然在教室里活动、游戏。于是,教师悄悄地拍摄了一年级和高年级的出操场景,在课堂上进行对比播放。学生看到,自己的班级不听号令,需要老师去催促;排队散漫,用时超过两分钟,还影响了其他班级出操。相比之下,高年级学生听到号令后自觉、快速地排起了整齐的出操队伍,用时仅五十多秒,各个班级依次走向操场,整齐快速且精神振奋。如此,学生形象直接地感受到校园号令的重要作用,并对自身的出操行为进行了反思,知道了怎样做才是遵守号令。
  低年段学生尚未形成自觉的生活反思意识,他们对蕴含于生活之中的道德意义的理解和领悟,需要教师的巧妙引导和激发。借助自媒体,让学生通过对比观察生活“现场”,从中发现自身的问题,进而产生了改进的愿望和需要。这种对于自身行为的反思将引领学生学会思考自身生活,深化道德认知,从而走向自觉成长。
  二、剪辑生活“现场”,在自由表达中感悟道德意蕴
  �W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道德认识和道德判断能力的形成,是以道德情感体验为基础的。没有真实情感的体悟,道德教育将成为说教。因此,道德与法治课堂必须引导学生表达真实的生活感受,用心体验每一个当下,发现生活中内在的道德意蕴。但是,对于中、低年段的孩子而言,完整流畅地表达已然发生过的事情都有一定难度,若要异时异地再次体验并准确表达其感受则更加困难。对此,我们尝试使用自媒体,引导学生“回望”过去,并表达真实而深刻的生活感悟。
  以“我的劳动感受”一课(苏教版《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下册第7课)为例,教师通常会启发学生说一说在学校和家庭劳动中的经历和感受。学生一般能够说出一些劳动的过程,如怎样值日扫地,怎样在家整理房间,但叙述或空洞无味,或繁琐冗长,而当时当地的“劳动感受”――或辛苦、或高兴、或沮丧、或激动,学生已经遗忘了。
  为了唤起学生劳动时或劳动后的真实感受,教师在课前布置学生利用周末做一次家务劳动,并请家长帮忙用手机拍下劳动过程,时间控制在3分钟以内,通过QQ传给老师。收到视频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劳动情况进行了剪辑,并在课堂上播放。
  师:这个周末,同学们都在家参加了家务劳动,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几位同学的表现。
  播放视频:一位女同学耐心地喂弟弟吃饭:“啊,宝宝张大嘴巴。”“小火车要开进小山洞啦。”“再吃一口,长肉肉。”……不知不觉中,一小碗米糊就喂完了。
  视频中姐弟两人真情流露,充满童趣,同学们被她逗引弟弟的话语逗笑,也被弟弟吃得满嘴的“胡子”逗笑了。教师及时采访同学:你们为什么笑呢?
  生1:别看她平时在学校嘻嘻哈哈,喂起她弟弟来还真有一套。
  师追问:你说的“一套”是哪一套?
  生1:她知道跟弟弟说说话,引他张嘴,还会跟弟弟玩小火车的游戏。而且我看到弟弟嘴上吃脏了,她还会用勺子把嘴边的食物刮到嘴巴里去。
  教师采访视频主角:我们看到你很会喂弟弟吃饭,你是怎么学会这些方法的?
  生答:我平时看妈妈这样喂,就学会了。
  师适时小结:哦,原来留心看大人是怎么劳动的,我们也能学会劳动的本领……多练习多干活,我们就能发现劳动中可能会出现的麻烦和困难,就有了劳动的经验,能做得更好。那你喂弟弟累吗?
  生:不累,看弟弟全吃完了我很高兴!
  师:劳动虽然是辛苦的,但通过劳动我们也感受到,这不仅是付出,也是我们爱的表达,就像爸爸妈妈对我们一样,对吗?   生:是的!(同学们露出了若有所思的表情。)
  每一天的生活看似平淡无奇,但平凡的日常小事往往蕴含着美好的情感。正是这份真与善引导着学生向往更美好的生活,培育起真善美的品质。借助自媒体,让学生重新体会生活内在的道德底蕴,并充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而道德意义正是在这种生活的反刍与回味中呈现在学生心中,引领学生用心体会每一个“当下”,领悟平凡生活中所内在的道德意蕴,学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三、记录“榜样瞬间”,在“发现学习”中激活道德愿景
  榜样学习是人类学习特别是意义获得与领悟的重要方式。对于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的小学生而言,无论是真实的还是虚拟的榜样,都可以成为激发学生道德成长的源泉。但是,在以往的品德课堂中,榜样过于成人化、事迹过于极端化,强调模仿、忽视反思等问题并不鲜见。统编《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材针对这一问题,注重从儿童的日常生活中选取榜样,并强调同学之间互为榜样的学习意识。实践中,我们尝试借助自媒体,记录学生的道德“瞬间”,让学生学会“发现”身边的榜样,感受身边的道德力量,以此激活学生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例如,在教学“同学之间”一课(苏教版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之前,教师留心观察学生的日常行为,用手机拍摄了同学之间许多感人的瞬间:课间有同学不开心,好朋友会在一旁陪伴他,和他说话;有同学作业遇到困难,热心的同学会细心为其讲解;有同学身体不适,善良的同学们争着送其到校医室就诊……通过剪辑制作,在“美好回忆”这一教学环节进行展示。由此,带领学生一同回望刚刚经历的温情生活,体会同学之间真情相待、互相帮助的友爱之情;接着,教师随机采访照片中的施助者和受助者,同学们真情流露,激动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并互相表达谢意。温情满满的课堂交流,让学生感受到美好的、道德的生活就在身边,自然产生了认同和向往的道德情感。
  向过去的生活学习,意味着服务于当下问题的解决,服务于当下学生的困惑,服务于更美好的未来生活。“榜样瞬间”的回放,让学生回到“同学之间”的日常生活现场,“在日常生活场景中直接触摸到现实中的具体可感的人物”,“与榜样人物面对面接触并感知其身上的力量” [2],重新“发现”其中所蕴含的同学情谊。由此,架起了沟通过去与未来生活的桥梁,引领学生反思过去,憧憬未来,走向更加美好的道德生活。
  统编小学《道德与法治》低年级教材主编孙彩平教授曾说:回望生活是意义发现的方式,回望生活是“�历史告诉未来,从过去的生活获得当下的智慧”。[3]自媒体资源的有效开发与使用,让道德与法治课堂真正走进学生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引领学生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并反思生活,用心感受生活内在的道德意义。由此,让学生学会向生活学习,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孙彩平.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上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6:9.
  [2]薛国凤.论少年儿童的榜样教育法[J].中国德育,2017(11):11-15.
  [3]孙彩平.在回望中发现未来的模样,实现意义的前行[J].中小学德育,2014(12):1.
  (作者单位:南京市建邺区教师发展中心
  江苏南京 210017)
  责任编辑 毛伟娜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chuzhongzuowen/529709/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