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8下英语短文填词训练]8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初二作文 时间:2019-05-21

【www.jinghuajt.com--初二作文】

  初二是个很关键的时期,尤其是数学的学习!!勾股定理、四边形、函数,可谓重点重重,这些知识点一定要掌握牢固!

  八年级下数学知识点总汇

  一.分式复习要点

  1、形如AB(A、B都是整式,且B中含有字母,B≠0)的式子叫做分式。整式和分式统称有理式。

  2、分母≠0时,分式有意义。分母=0时,分式无意义。

  3、分式的值为0,要同时满足两个条件:分子=0,而分母≠0。

  4、分式基本性质:分式的分子、分母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

  5、分式、分子、分母的符号,任意改变其中两个的符号,分式的值不变。

  6、分式四则运算

  1)分式加减的关键是通分,把异分母的分式,转化为同分母分式,再运算.

  2)分式乘除时先把分子分母都因式分解,然后再约去相同的因式。

  3)分式的混合运算,注意运算顺序及符号的变化,

  4)分式运算的最后结果应化为最简分式或整式.

  7、分式方程

  1)分式化简与解分式方程不能混淆.分式化简是恒等变形,不能随意去分母.

  2)解分式方程的步骤:第一、化分式方程为整式方程;第二,解这个整式方程;第三,验根,通过检验去掉增根。

  3)解有关应用题的步骤和列整式方程解应用题的步骤是一样的:设、列、解、验、答。

  二. 函数及图象的复习要点

  1、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一一对应。数轴上的点A、B的坐标为x1、x2, 则AB= 。

  2、具有公共原点且互相垂直的两条数轴就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坐标平面内的点与有序实数对一一对应。

  3、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x轴上的点纵坐标y=0;y轴上的点横坐标x=0。

  第一象限内的点x>0,y>0;第二象限内的点x<0,y>0;第三象限内的点x<0,y<0;第四象限内的点x>0,y<0;

  由此可知,x轴上方的点,纵坐标y>0;x轴下方的点,纵坐标y<0;y轴左边的点,横坐标x<0;y轴右边的点,横坐标x>0.

  4、关于某坐标轴对称的点,这个轴的坐标不变,另一个轴的坐标互为相反数。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纵、横坐标都互为相反数。关于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对称的点,横纵坐标交换位置;关于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对称的点,不但横纵坐标交换位置,而且还要变成相反数。

  5、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相等;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上的点,横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6、在一个变化过程中,存在两个变量x、y,对于x的每一个取值,y都有唯一的一个值与之对应,我们就说y是x的函数。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函数的表示方法有:解析式法、图象法、列表法。

  7、函数自变量的取值范围:①函数的解析式是整式时,自变量可取全体实数;②函数的解析式是分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分母≠0;③函数的解析式是二次根式时,自变量的取值应使被开方数≥0.④函数的解析式是负整指数和零指数时,底数≠0;⑤对于反映实际问题的函数关系,应使实际问题有意义.

  8、如果y=kx + b ( k、b是常数,k≠0),那么,y叫x的一次函数。如果y=kx (k是常数,k 0),那么,y叫x的正比例函数。

  9、点在函数的图象上的代数意义是:这一点的坐标满足函数的解析式。两个函数有交点的代数意义是:两个函数的解析式组成的方程组的解就是交点的坐标。

  10、一次函数y=kx+b的性质:

  (1)一次函数图象是过 两点的一条直线,|k|的值越大,图象越靠近于y轴。

  (2)当k>0时,图象过一、三象限,y随x的增大而增大;从左至右图象是上升的(左低右高);

  (3)当k<0时,图象过二、四象限,y随x的增大而减小。从左至右图象是下降的(左高右低);

  (4)当b>0时,与y轴的交点(0,b)在正半轴;当b<0时,与y轴的交点(0,b)在负半轴。当b=0时,一次函数就是正比例函数,图象是过原点的一条直线

  (5)几条直线互相平行时 ,k值相等而b不相等。

  11、如果y=kx ( k是常数,k≠0),那么,y叫x的反比例函数。

  12、反比例函数y=kx的性质:

  (1)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双曲线,图象无限的靠近于x、y轴。

  (2)当k>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位于一、三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从左至右图象是下降的(左低右高);

  (3)当k<0时,图象的两个分支位于二、四象限,在每个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从左至右图象是上升的(左高右低)。

  (4)反比例函数y=kx与正比例函数y=k x的交点关于原点对称。

  三. 全等三角形

  1、判断正确或错误的句子叫做命题.正确的命题称为真命题,错误的命题称为假命题.

  2、命题是由题设、结论两部分组成的.题设是已知事项;结论是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常可写成“如果……,那么……”的形式.用“如果”开始的部分就是题设,而用“那么”开始的部分就是结论.

  3、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4、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方法1: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边及其夹角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A.S.(或边角边).

  方法2: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及其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S.A.(或角边角)

  方法3:如果两个三角形有两个角和其中一个角的对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A.A.S.(或角角边).

  方法4: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条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全等.简记为S.S.S(或边边边).

  方法5(只能用于直角三角形):如果两个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分别对应相等,那么这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简记为H.L.(或斜边、直角边).

  5、一般来说,在两个命题中,如果第一个命题的题设是第二个命题的结论,而第一个命题的结论是第二个命题的题设,那么这两个命题叫做互逆命题.如果把其中一个命题叫做原命题,那么另一命题就叫做它的逆命题.

  6、如果一个定理的逆命题也是定理,那么这两个定理叫做互逆定理,其中的一个定理叫做另一个定理的逆定理.

  7、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写成“等角对等边”)

  8、如果三角形的一条边的平方等于另外两条边的平方和,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的逆定理)

  9、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到一个角两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10、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到一条线段的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四.平行四边形的判定

  1、四边形的内角和定理:四边形内角和等于360°;

  2、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3、多边形的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4、n边形对角线条数公式:n(n-3)2(n≥3);

  5、中心对称: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对称。

  6、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就说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7、中心对称的性质: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的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8、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和判定

  类别 性质 判定

  边 角 对角线 对称性 边 角 对角线

  平行四边形 ①对边平行②对边相等 ①对角相等

  ②邻角互补 对角线互相平分 中心对称 ①两组对边分别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②一组对边平行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矩形 ①对边平行②对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①对角线互相平分

  ②对角线相等 中心对称,轴对称 ①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②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菱形 ①对边平行②四边相等 ①对角相等②邻角互补 ①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②对角线平分每一组对角 中心对称,轴对称 ①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②四条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正方形 ①对边平行

  ②四边相等 四个角都是直角 ①对角线互相垂直平分

  ②对角线平分每一组对角 中心对称,轴对称 一组邻边相等的矩形是正方形 有一个角是直角的菱形是正方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且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

  等腰梯形 ①两底平行②两腰相等 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对角线相等 轴对称 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五.数据的整理与初步处理

  1、平均数=总量÷总份数。数据的平均数只有一个。

  一般说来,n个数 、 、…、 的平均数为 =1n(x1+x2+…xn)

  一般说来,如果n个数据中,x1出现f1次,x2出现f2次,xk出现fk次,且f1+f2+… +fk=n则这n个数的平均数可表示为x=x1f1+x2f2+…xkfkn。其中fin是xi的权重(i=1,2…k)。

  加权平均数是分析数据的又一工具。当考虑不同权重时,决策者的结论就有可能随之改变。

  2、将一组数据按由小到大(或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即使有相等的数据也要全部参加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那么中位数就是中间的那个数据。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偶数,那么中位数就是中间的两个数据的平均数。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只有一个,它可能是这组数据中的一个数据,也可能不是这组数据中的数据.

  3、一组数据中出现的次数最多的数据就是众数。一组数据可以有不止一个众数,也可以没有众数(当某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出现的次数都相同时,这组数据就没有众数).

  4、一组数据中的最大值减去最小值就是极差:极差=最大值-最小值

  5、我们通常用 表示一组数据的方差,用 表示一组数据的平均数, 、 、…、 表示各个原始数据.则

  ( 平方单位)

  求方差的方法:先求平均数,再求偏差,然后求偏差的平方和,最后再平均数

  6、求出的方差再开平方,这就是标准差。

  7、平均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变化规律

  一组数据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数,极差不变,平均数加上或减去这个数,方差不变,标准差不变

  一组数据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数,极差和平均数都乘以或除以这个数,方差乘以或除以该数的平方,标准差乘以或除以这个数。

  一组数据同时乘以一个数a,然后在加上一个数b,极差乘以或除以这个数a,平均数乘以或除以这个数a,再加上b,方差乘以a的平方,标准差乘以|a|. (加减的数都不为0)

  八年级下册数学公式

  1、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上的一半。

  2、定理: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

  3、四边形的外角和等于360°。

  4、多边形内角和定理: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

  5、多边形外角和定理:任意多边的外角和等于360°。

  6、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7、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8、推论: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

  9、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3: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10、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1: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1、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2: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2、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3: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3、平行四边形判定定理4: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14、矩形性质定理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

  15、矩形性质定理2:矩形的对角线相等。

  16、矩形判定定理1: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17、矩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18、菱形性质定理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19、菱形性质定理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0、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即S=(对角线的乘积)÷2。

  21、菱形判定定理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22、菱形判定定理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3、正方形性质定理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

  24、正方形性质定理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25、定理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的。

  26、定理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27、逆定理: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28、等腰梯形性质定理: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29、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

  30、等腰梯形判定定理: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1、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32、平行线等分线段定理:如果一组平行线在一条直线上截得的线段。

  相等,那么在其他直线上截得的线段也相等。

  33、推论1:经过梯形一腰的中点与底平行的直线,必平分另一腰。

  34、推论2:经过三角形一边的中点与另一边平行的直线,必平分第三边。

  35、:三角形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36、梯形中位线定理: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公式为:L=(a+b)÷2; 由此可得:梯形的另一个面积公式:S=L×h。


看过"8年级下册数学知识点 "的人还看了:

1.8年级下册历史知识点

2.8年级下册地理知识点

3.教育考试

4.高考数学知识点归纳总结

5.高考数学必背知识点

6.高考数学常考知识点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chuzhongzuowen/519240/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