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精华作文网!

春三月

初一作文 时间:2010-03-08

【www.jinghuajt.com--初一作文】

春三月篇一:立春的养生原则与防病3要点


   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明清官方历书中被归入正月节气;到达时间点在公历每年2月3-5日(农历正月初一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立春这天“阳和起蛰,品物皆春”,过了立春,万物复苏生机勃勃,一年四季从此开始了。以下是小编要与大家分享的立春养生原则与养生防病要点,供大家参考!
  立春养生原则
   立春是从天文上来划分的,而在自然界、在人们的心目中,春是温暖,鸟语花香;春是生长,耕耘播种。中国古代将立春到雨水的15天分为三候:“一候东风解冻,二候蜇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说的是立春五日后东风送暖,大地开始解冻。
  1、早起早睡以养肝
    《黄帝内经》说:“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意思是说立春开始后自然界生机勃勃,万物欣欣向荣,这时人们应当顺应自然界生机勃发之景,早睡早起,早晨去散散步,放松形体,使情志随着春天生发之气而不可违背它,这就是适应春天的养生方法。违背了这种方法,就会损伤肝,这是因为春天生养的基础。因此,春季以舒畅身体,调达情志为养生方法。
    2、防止旧病复发
    古谚语:“百草回芽,旧病萌发。”可见立春后是疾病多发的季节。春天的多发病有肺炎、肝炎、流脑、麻疹、腮腺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精神病等。因此对于有肝炎、过敏性哮喘、心肌梗塞等的患者要特别注意调养预防。
    3、不要过早减衣
    “春不减衣,秋不戴帽”。立春气温还未转暖,不要过早减掉冬衣。冬季穿了几个月的棉衣,身体产热散热的调节与冬季的环境温度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由冬季转入初春,乍暖还寒,气温变化又大,过早减掉冬衣,一旦气温下降,就难以适应,会使身体抵抗力下降。病菌乘虚袭击机体,容易引发各种呼吸系统疾病及冬春季传染病。
    4、每天梳头百下
    《养生论》说:“春三月,每朝梳头一二百下”。春季每天梳头是很好的养生保健方法。因为春天是自然阳气萌生升发的季节,这时人体的阳气也顺应自然,有向上向外升发的特点,表现为毛孔逐渐舒展,代谢旺盛,生长迅速。故春天梳头,正符合这一春季养生的要求,有宣行郁滞,疏利气血,通达阳气的重要作用。
    5、少吃补品和盐
    很多人崇尚冬季进补,但是立春后进补要适度。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特点。人生于自然,应顺应自然规律。冬季根据个人体质适量进补,符合冬藏的养生原则。但立春之后的这段时间里,不论是食补还是药补,进补量都要逐渐减少,以便逐渐适应即将到来的春季舒畅、升发、条达的季节特点。与此同时,减少食盐摄入量也很关键,因为咸味入肾,吃盐过量易伤肾气,不利于保养阳气。
    6、多吃韭菜香菜
    春季阳气初生,饮食的调养除了注意升发阳气,还要投脏腑所好,应适当吃些辛甘发散之品,不宜吃酸收之味。因为酸味入肝,具有收敛之性,不利于阳气的生发和肝气的疏泄。食物可选择辛温发散的葱、香菜、花生、韭菜、虾仁等,少食辛辣之物。
  立春养生防病谨记3要点
  防呼吸道疾病
  立春到来,天气乍暖还寒,此时人体随着春季的到来也开始变得疏松,对寒邪的抵抗能力有所减弱,所以,初春时节不宜过早减少棉衣物,年老体弱者换装尤应谨慎,不可骤减。
  “春捂秋冻”是民间一条保健谚语,冬三月草木凋零、冰冻虫伏,人体新陈代谢相应变慢,抵抗力下降,容易生病,也容易损阳气,稍受风寒,易发宿疾。
  此时如果出汗,应及时擦去,切勿敞开胸怀让风劲吹。春天适当捂一捂,可减少疾病,尤其是常见的呼吸系统传染病的发生。
  防心理疾病
  春季养生要顺应春天阳气生发,万物始生的特点,注意保护阳气,着眼于一个“生”字。按自然界属性,春属木,与肝相应。这是五行学说,以五行特性来说明五脏的生理活动特点,如肝喜调达,有疏泄的功能,木有生发的特性,故以肝属“木”。
  肝的生理特点主疏泄,在志为怒,恶抑郁而喜调达。在春季精神养生方面,要力戒暴怒,更忌情怀忧郁,做到心胸开阔,乐观向上,保持心境恬愉的好心态。
  同时,要充分利用、珍惜春季大自然“发陈”之时,借阳气上升,万物萌生,人体新陈代谢旺盛之机,通过适当的调摄,使春阳之气得以宣达,代谢机能得以正常运行。
  防“潮”病
  春天开始回暖,空气中的水分渐渐增多,显得湿气很重。特别是南方的春天,雾霾、潮湿、闷热,给细菌的生长居提供了环境。所以要保证居室及办公室内的通风透气,在天气好的时候,要多晒晒被褥和衣服,晚上睡觉的时候要保持室内干燥透气。
  春季气温多潮湿,女士们更要注意个人卫生,穿在身上的内裤一定要保持干爽。也要注意晾晒的衣服要在通风透气的地方晾晒,不让细菌滋长。此外可以多穿纯棉的宽松衣服,避免发生湿疹。

春三月篇二:春季养生要做好这几件事

  我国历代养生学家极为重视神的调养,古人有“静则神藏,躁则消亡”“神强则长生”、“神全气蕴则寿”之名言。那么,春天如何养神呢?
  养精保神。中医认为,精、气、神是人体三宝,神由先天之精生成,需后天的滋养才能旺盛。《服气经》中说:“保精则神明,神明则长生。”春天要有规律的生活,节制房事,不妄作劳。风和日丽的天气到清静宽敞之环境中调息净心,可使周身气血通达,起到养精保神作用。
  清心养神。中医认为,肝属木,喜条达,恶抑郁,与春天升发之气相应。如不注意调摄情志,则肝气郁滞、神气浮躁、神明紊乱,出现头昏眩晕、心烦失眠、妄想狂乱等症。高血压病患者易出现肝阳上亢、血压升高,有发生中风的危险。糖尿病患者情绪波动,血糖则难以控制。患精神分裂症的人,春天易复发犯病。因此,每一个人要学会调控和驾驭好自己的情绪。唐代医家孙思邈在《千金方·养性》中指出,调摄情志应“莫忧思、莫大怒、莫悲愁、莫大惧、莫大笑,勿汲汲于所欲,勿????怀忿恨”,一旦遇到烦恼时,做到“自讼、自克、自语、自解”。学会自我宣泄,使心神免受伤害。沈括在《苏沈良方·养生说》中说得好:“(心)安则物之感我者轻,(心)和则应物者顺,外轻内顺,则生理备矣!”因此,要有一颗平常心,清心寡欲,以保持心神的宁静,即可内轻外顺、气血通畅、脏腑和谐、阴阳平衡,无形中起到与春天升发阳气相适应的保健功效。
  运动健神。冬去春来,气温渐渐升高,人体阳气渐趋于表,流向皮肤的血液增多,各器官负荷加大,而对大脑供血不足,机体尚不能马上协调适应,人会感到疲倦,出现“春困”现象。对付的好办法就是外出锻炼。《黄帝内经》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因此,在春日的清晨或傍晚到空气清新的野外进行适度的运动,如打太极拳、散步、慢跑、做健身操、放风筝等,常参加丰富多彩的文体娱乐活动,解除“春困”烦恼,可使人体健神清。
  睡眠安神。古人称睡眠为“眠食”,清代曾国藩说:“养生之道,莫大于眠食。”故有“不觅仙方觅睡方”的名言;世界卫生组织把“睡得香”确定为健康的重要标志之一。春三月如何进入甜蜜的梦乡呢?一是顺应自然规律,做到起居有时,夜卧早起;二是讲究睡姿,睡觉时宜“卧如弓”,以右侧卧位为好,利于全身放松,睡得安稳;三是先睡心后睡眼,如《老老恒言》中说:“入寝时,将一切营为计虑,举念即除,渐除渐少,渐少渐无,自然可得安眠。”四是有良好的睡眠环境,居室要幽静,温湿度适宜,空气新鲜,床铺舒适。这些都有助于提高睡眠质量,睡得香,自然体健神爽。
  食养补神。宋代陈直在《养生奉亲书》中说:“主身者神,养气者精,益精者气,资气者食。”明代高濂所著《遵生八笺》亦说:“由饮食以资气……气足以生神,神足以全生。”春季为肝气当令,合理的膳食是滋养精、气、神之本。因此,饮食上应遵循唐代医家孙思邈说的“春日宜省酸增甘,以养脾气”的原则,常吃护肝养脾的甘性食物。如小麦红枣粥可养血益心安神;山药粳米红枣粥健脾益气养神;绿豆鲜藕粥清热生津宁神;竹叶粥、百合粥润燥清心益神等。各人应根据自己的体质,机体的阴阳盛衰来选择好饮食,方能起到补养神气、强身健体的作用,安然度过三月阳春。
  凝神敛思。《医钞类编》里说:“养心则神凝,神凝则气聚,气聚则形全。若日逐攘扰烦,神不守舍,则易于衰老。”当然,这种凝神敛思、保持清静的养生方法,并不是无知无欲、无理想、无抱负,不是人为地过于压抑思想和毫无精神寄托的闲散空虚,因而它与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懒汉思想绝不相同。从养生学角度而言,神贵凝而恶乱,思贵敛而恶散。凝神敛思是保持思想清静的良方,反之,正如孙思邈在《千金要方·道林养性》里所云:“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志昏,多事则形劳。”道人吕洞宾提倡“寡言语以养气,寡思虑以养神”的养心敛神方法不无道理

本文来源:http://www.jinghuajt.com/chuzhongzuowen/4698/

推荐内容